錢銀萍 李建華
【摘要】目的分析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馬寨鎮衛生院治療的74例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雙盲法分組,一般組37例接受西藥治療,觀察組37例接受西藥聯合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分析臨床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低于一般組,有統計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一般組,有統計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隨訪期間腦卒中、新發頸動脈斑塊發生率低于一般組,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改善血壓水平更加有效,同時可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天麻鉤藤湯 加減治療 肝陽上亢型 高血壓
高血壓作為發病率極高的一種心血管綜合征,如治療方法不當將導致患者出現心臟病變、血管病變,導致致殘風險和死亡風險升高。藥物治療是維持血壓穩定的主要途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均為常見藥物,但單一用藥效果有限,且可能出現耐藥性,聯合用藥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中醫通過辯證分析,將高血壓歸納為多種證型,以肝陽上亢型最為多見,天麻鉤藤湯是治療肝陽上亢的名方。本研究重點觀察其用于高血壓治療的效果,回顧74例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1資料與治療方法
1.1患者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馬寨鎮衛生院治療的74例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雙盲法分組,命名一般組、觀察組,各37例。觀察組男患者19例,女患者18例,年齡最大年齡75歲,年齡最小44歲,平均年齡(58.8±3.2)歲,高血壓分級:I級12例,Ⅱ級16例,Ⅲ級9例:一般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7例,年齡最大年齡74歲,年齡最小45歲,平均年齡(58.9±3.1)歲,高血壓分級:I級13例,Ⅱ級18例,Ⅲ級6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組間對比差異較小(P>0.05)。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相關標準,舒張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②中醫診斷肝陽上亢型癥狀為頭暈頭痛,心煩易怒,舌紅苔黃。本研究經由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自愿加入。
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血壓病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證型診斷標準,②停用各類降壓藥2周以上。排除標準:①繼發性高血壓,②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③有心肌梗死、心衰病史,④生命體征不穩定。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減少鹽的攝入,補充優質蛋白質,戒煙戒酒,保持情緒穩定,肥胖患者積極控制體重。一般組37例接受西藥治療,卡托普利,生產廠家: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2986,口服,12.5mg/次,2-3次/d。觀察組37例接受西藥聯合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西藥同一般組,天麻鉤藤湯:梔子、黃芩、杜仲、茯神、益母草、夜交藤、桑寄生各9g,天麻10g,鉤藤、川牛膝各12g,石決明18g。加減:有痰加膽南星6g,川貝母10g,手足發麻加廣地龍10g,豨薟草12g,火盛加龍膽草10g,夏枯草15g,風盛加龜甲15g,牡蠣25g。早晚各1次。兩組均持續治療1個月觀察療效。
1.3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血壓情況。②中醫證候積分,頭暈頭痛,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耳鳴健忘,積分<10分為輕度,10-20分為中度,>20分為重度。③隨訪期間腦卒中、新發頸動脈斑塊發生率。
1.4數據統計分析
統計軟件Spss25.0,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實驗結果
2.1治療前后血壓情況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舒張壓( 103.38±9.04)mmHg,一般組患者舒張壓(103.50±9.Ol)mmHg,無統計意義(P>0.05,t=0.06);觀察組患者收縮壓( 167.88±9.85)mmHg,一般組患者收縮壓(167.75±9.71)mmHg,無統計意義(P>0.05,t=0.06);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舒張壓(83.28±9.44)mmHg,一般組患者舒張壓(87.84±9.23)mmHg,有統計意義(P<0.05,t=2.10);觀察組患者收縮壓(130.90±9.38)mmHg,一般組患者收縮壓(148.91±9.16)mmHg,有統計意義(P<0.05,t=8.36)。
2.2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頭暈頭痛評分(15.90±6.43)分,一般組患者頭暈頭痛評分(15.84±6.54)分,無統計意義(P<0.05,t=0.04);觀察組患者心煩易怒評分(14.82±6.45)分,一般組患者心煩易怒評分(14.98±6.12)分,無統計意義(P<0.05,t=0.11);觀察組患者舌紅苔黃評分(16.OO±6.01)分,一般組患者吾紅苔黃評分(16.08±6.04)分,無統計意義(P>0.05,t=0.06);觀察組患者耳鳴健忘評分(15.76±6.54)分,一般組患者耳鳴健忘評分(15.67±6.48)分,無統計意義(P>0.05,t=0.06)。
治療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頭暈頭痛評分( 8.01±2.22)分,一般組患者頭暈頭痛評分(10.94±2.39)分,有統計意義(P<0.05,t=5.46);觀察組患者心煩易怒評分(9.34±2.33)分,一般組患者心煩易怒評分(12.11±2.01)分,有統計意義(P<0.05,t=5.48);觀察組患者舌紅苔黃評分(6.40±2.12)分,一般組患者舌紅苔黃評分(9.73±2.05)分,有統計意義(P<0.05,t=6.87);觀察組患者耳鳴健忘評分(6.84±2.44)分,一般組患者耳鳴健忘評分(9.18±2.77)分,有統計意義(P<0.05,t=3.86)。
2.3 隨訪期間腦卒中、新發頸動脈斑塊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隨訪期間腦卒中發生率0.00%(0例),一般組患者隨訪期間腦卒中發生率10.81%(4例),有統計意義(P<0.05,X2=4.23)。觀察組患者隨訪期間新發頸動脈斑塊發生率0.00%(0例),一般組患者隨訪期間新發頸動脈斑塊發生率13.51%(5例),有統計意義(P<0.05,X2=5.36)。
3.討論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對患者心、腦、腎臟功能造成巨大影響,顯著增加腦梗死、心力衰竭、終末期腎病發生風險,已成為全球廣泛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早期控制高血壓可有效減輕對靶器官造成的損傷,降低嚴重并發癥發生概率。西藥治療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不良反應多、耐藥性、治療依從度低等問題。
祖國醫學將高血壓歸為“眩暈”“頭痛”范疇,早期病位以肝為主,逐漸累及脾、心、腎臟,肝功能失調為發病關鍵,治療宜從肝論治。加減天麻鉤藤湯是在天麻鉤藤湯和四物湯基礎上加健脾利濕、活血祛瘀之藥,起滋養肝腎、健脾和血之功效。本文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中醫證候積分低于一般組,有統計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隨訪期間腦卒中、新發頸動脈斑塊發生率低于一般組,有統計意義(P<0.05)。
加減天麻鉤藤湯組方中天麻、鉤藤為君藥,均入肝經,天麻治療眩暈有專效。黃芩、梔子、石決明、川牛膝為臣藥,黃芩、梔子可糾正肝經偏亢,石決明清熱明目,川牛膝直折亢陽。夏枯草解毒降壓,益母草活血利水,桑寄生清熱祛火,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安神定志,豨薟草活血通絡,全方共奏平肝熄風、清熱涼血之功效。現代藥理表明,天麻可有效減輕外周血管阻力,保護心肌缺血,鉤藤可擴張血管、對抗神經功能失調,石決明降壓作用明顯,杜仲可擴張冠狀動脈,對原發性高血壓有顯著功效。桑寄生可舒張冠狀血管,黃芩兼有降壓、降血脂、抗凝作用,益母草可擴張血管,促使血壓下降。高血壓的發生多伴有代謝紊亂、血脂異常,加減天麻鉤藤湯聯合西藥治療降壓效果更佳有效,考慮與其具有擴張血管、減輕容量負荷作用相關。綜上所述,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改善血壓水平更加有效,同時可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何漢軍,張東倉,連龍虎等.探究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2): 342.
[2]余衛紅.天麻鉤藤湯聯合卡托普利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l(8):1154 -1155.
[3]劉越滇,倪文穎,蔡欣延等.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及癥狀改善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9,38(9):66-67.
[4]楊志富,李梓.天麻鉤藤湯化裁治療肝陽上亢型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2):197 -199.
[5]盧彩艷,使用天麻鉤藤湯加減方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l7(7):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