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當下世界全球化趨勢下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度,在中國各地都有所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要素。本文通過對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進而對完善就業工作進行了思路和研究,并為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大學生就業工作提出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 大學生就業 就業能力
中外合作辦學是本世紀初在我國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其引進和整合國外先進教育資源、豐富國內高等教育內容和形式、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國際化復合人才,有助于提升大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加強對中外院校大學生就業情況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從而促進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1 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大學生就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雖說我國經濟勢頭發展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供的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但是從大學畢業生的人數上來說,其就業情況還是非常嚴峻的。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大學畢業生就業也局限于全國整體就業情況,就業途徑和渠道與其他普通院校也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是出國留學、升學、就業和創業等幾種,只是在畢業生去向構成中,出國留學的比例要高于其他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在教學中更加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外教眾多,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國外文化,因此在出國留學的比例上也比其他院校要高。
2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大學生就業現狀的原因分析
2.1專業能力相對薄弱。中外合作辦學受到招生模式的限制,學生對于專業的認同感要低于非合作辦學專業,因此學生的專業教育效果有所折扣。另外,合作辦學的課程和教學內容也有一定的限制,中外合作的教學內容很多都是兩個專業內容的一個較為簡單的融合,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欠缺。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大學生的國際視野一般都是依托在相應環境下的實習,所以其語言能力較強,但是專業知識相對要弱一些。
2.2就業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從整個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來看,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畢業生占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較小,現有的工作崗位中很少有專門為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畢業生設置的崗位。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畢業生要與其他院校的畢業生一起競爭,從而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從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角度來看,因為中外合作辦學模式開始的時間還不長,學校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研究上,對于學生就業及創業的研究和探討相對較少。甚至很多學校都沒有專門負責就業指導的教師,一般都是與其他專業一同接受就業指導,并且也少有中外合作辦學專場的招聘會。
2.3社會適應能力有欠缺。進入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學生一般家庭條件相對要好一些,這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外部條件的要求較高,因此在就業時的要求也較高,因為即使畢業了生活基本上也都能得到很好地保障,所以不愿意走出舒適的生活圈。因此,這類畢業生對于艱苦環境的工作的適應能力較低,對陌生環境的適應性有限。
3提升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3.1加強就業引導。大學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畢業生分析個人特征和職業環境,對于他們選擇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確定就業路線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大學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他們樹立一種正確的、合理的就業觀念,能夠有目標的進行就業準備。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大一新生一入學,就對他們做好專業介紹,同時對他們進行職業道德、職業理想教育。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其專業課程相適應,加強出國和涉外知識的宣傳,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3.2強化實踐能力。當前,國外優質高校的申請難度較大,不是之前說的只要有錢就能夠去上學。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引導學生出國留學的過程中要借助中英合作辦學項目,在學習中注意加強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同時要加強學生在實踐創新能力上面的培養。在此過程中,首先要為學生引入國際視野,邀請國外知名學者來校開展講座,讓學生能夠打開國際視野,了解國際需求。其次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參加相關活動,增加語言能力,盡早通過雅思、托福等外語水平等級考試。再次是強化協同育人,學校應該做好校企對接,讓學生進入相關外企強化學習,從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3.3打通就業渠道。中外合作辦學院校應該積極開通畢業生就業渠道,做好畢業生就業的組織工作。在大學生畢業前夕,可以組織各種專題講座,邀請商界的成功人士在學校開展就業相關的知識講座,幫助學生端正就業思想,完善就業規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優質的服務。
4 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在思維上與傳統的大學畢業生有一定的區別,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及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這種體制下學生的就業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其就業中應該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和正確的擇業觀,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從而使中外合作辦學大學畢業生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姜良杰,姜茂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畢業生就業力淺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9):18 -20+26.
[2]黃肖.淺析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8(04):93.
[3]徐夢,楊龍祥.大學生就業協同路徑的探索與創新——以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培養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2017,39(03):123-125.
[4]張文卿,張照婕,孫立云.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就業現狀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04):178 -179.
[5]畢躍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就業工作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9):29-31.
項目編號:2019QDXMOIO,項目名稱:《中外合作專業合肥區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主持人:張尋。
作者簡介:張尋(1989.12-),男,漢族,安徽省合肥市,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教師,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教學、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