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步復句因與其他復句的交叉較多,是對外漢語教學復句教學中的難點。現有的讓步復句定義與分類,對于漢語語感不足的外國學生來說,不易于理解。對讓步復句的定義、構成形式以及分類再次進行整理,降低外國學生理解讓步復句的難度,有利于對外漢語中讓步復句的教學。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讓步復句;分類
一、引言
讓步復句在日常生活及文學作品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但因其定義及分類的分歧眾多,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給外國學生帶來極大的困惑。課堂教學在外國學生學習漢語讓步復句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在課堂上特別強調讓步復句的班級,其學生在使用頻次和正確使用頻次上均呈上升趨勢。[1]因此,如何使讓步復句的定義及其下位分類簡單易懂,成為現代漢語研究學者及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前人對讓步復句的定義與分類后,重新對讓步復句進行更具區分度的定義,并對讓步復句進行重新分類。使留學生可以盡快分辨讓步復句與其他復句的異同,準確掌握讓步復句。
二、讓步復句的界定
首先,為敘述方便,下文將讓步復句簡稱為“讓步句”。
(一)讓步句的歸屬
對于讓步句的歸屬,本文采用邢福義先生的“三分法”。即將復句的一級分類劃分為廣義因果關系、廣義并列關系和廣義轉折關系等三大類,轉折類復句是表示廣義轉折關系的各類復句的總和,下位可細分為轉折句、讓步句和假轉句。所以讓步句歸屬于轉折類復句,所有的讓步句都具有轉折關系。
(二)讓步句的定義
在讓步句定義中首先確定的是轉折屬性。下面是幾個典型的讓步句。
1. 雖然外面下著大雨,但他還是出門跑步了。
2. 即使他很有能力,也不會被重用。
3. 寧可孤注一擲,也要弄個明白。
4. 無論走到哪里,我都會惦記著你。
正常情況下,人在外面下雨時不會出門跑步,但是在例1中,前一分句“外面下著大雨”的情況下,后一分句“出門跑步”依然成立,形成違逆關系,也就是逆轉關系。在例2中“很有能力”往往會被重用,但是后一分句中“不會被重用”成立,兩者也是逆轉關系。在常理中,人往往是不需要“孤注一擲”也可以弄明白一件事,但是在例3中“孤注一擲”地影響自己利益的,才能“弄個明白”。人的記憶在正常情況下會隨著去過的地方增多而影響之前的記憶,但是在例4中,去過多少地方都還會惦記你,前后句也是逆轉關系。由此發現所有的讓步句都具有轉折屬性,而且在讓步連詞的影響下,會提前預感到后一分句會出現與前分句相逆的結果。讓步句的前一分句往往都是提出條件或情況,再加上前一分句中出現的讓步連詞,會讓我們對出現此種狀況后出現的結果有一個常理下的判斷,也就是預設。后一分句的結果與前分句帶來的預設呈逆轉關系。因此我們可以確定“預設(期待)”和“逆轉(否定)”是讓步句的兩個基本屬性。由此,讓步句的定義可以理解為:在轉折類復句下,前分句提出預設條件,后分句否定前句產生的期待的復句。人在接觸到前一分句時大腦會產生一個意料之中的結果,但是后一句表達的是意料之外(否定意料之中)的結果。當然這里的前后分句在順序上是可以互換的。
在確定讓步句的定義后,就可以與其他復句加以區分。
首先是讓步句和狹義轉折句。
5a. 雖然這個房子面積很大,但是住起來并不寬敞。
5b. 雖然這個房子面積很大,但是那個房子裝修得更豪華。
初看兩個例句的前分句一樣,后分句也都是一個語義上的轉折。但是仔細分析兩者的前后句邏輯可以發現,前分句都是對房子面積大的描述,5a的后分句對前分句可能產生的“房子面積大,住起來就寬敞”是一種否定的轉折關系,而5b的后分句是敘述另一個房子的裝修情況,只是對兩個房子進行對比。由此可知狹義轉折句是前后句的逆轉,而讓步句的前后句還具有否定期待的邏輯關系。
再來看讓步句和狹義假設句。
6a. 就算我不認真,也不會出錯。
6b. 如果我不認真,就會出錯。
兩個句子的前分句都是做了一個“我不認真”的假設,假如我不認真。6b的后半句在提出這個假設之后,得到一個情理之中的結果。這里我們可以推測出這個“我”是一個比較粗心的人,只要是出現不認真的狀況,就會出錯。6a的后半句恰好與6b的相反,“我不認真”的假設,結果依然“不會錯”。雖然兩句話的前半句都是一種未發生情況,但是從連詞來看,“就算”明顯帶有一種下文暗含轉折的意味,“如果”則不然。雖然兩者都具有假設情況,但前后分句的意思不同,邏輯關系也不同。
綜上所述,在對外漢語的讓步句教學中,著重強調“預設(期待)”和“逆轉(否定)”這兩個屬性,基本可以明確什么是讓步句,并且和其他復句加以區分。
三、讓步句的分類
人類認識事物是從其有無和多少開始的。所以我們從讓步句的前分句有無限定條件和限定條件的多寡來對讓步句進行分類。
首先我們從限定條件的有無將讓步句分為:限定條件讓步句和無限定條件讓步句。無限定條件并不是指完全不限制條件,而是指在前分句中出現的條件全部排除在外。例:
7. 不管大事小情,他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8. 無論明天下不下雨,你還是把傘帶著吧。
例7中的前半句限定條件為“大事小情”,相當于把所有事情都排除在外。例8中的限定條件為“下不下雨”,相當于把下雨與否都排除在外。
無限定條件讓步句又可以根據其“無限定條件”的形式再分為列舉式和總括式。列舉式又可以分為3類,包括“a + b + c”并舉式、“a + 不 a”然否式和“a + z”對立式。總括式,包含表示任指的疑問代詞“誰、什么、哪里”等,或者包含有“怎么( 怎樣、如何) + 中心語”“多么( 多) + 中心語”“多少 + 中心語”的結構。
例:9. 這時不管他是工人、農民、公務人員,還是大腹便便的商人,人們的眼睛都被一種莫名其妙的困惑苦惱著……
10. ……所有過去結的婚,不管是不是包辦,若是今天兩人感情好,就不應該離婚……
11. “三蘭”真是黨的好宣傳員,不管啥運動,她們都搶在前頭。
例9列舉了“工人、農民、公務人員和商人等職業,虛指周圍的所有人,說明全部人的眼睛都在關注。例10列舉了是包辦與非包辦的兩種結婚情況,是肯定與否定的結合。例11的前半句使用了表示任指的“什么(啥)”,總括所有運動。
有標志的讓步句中,除了無限定條件讓步句之外,都屬于限定條件讓步句。根據前分句的限定條件的數量,可以分為:單一條件讓步句、然否條件讓步句和選擇條件讓步句。例:
12. 雖然是出身貴族從來不干活,但是干起活來一點沒有大小姐脾氣。
13. 就算今天下雨,我們也要去上學。
14. 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
在例12中,限定條件是“出身貴族從來不干活”只有一個條件,而且具備真實性,并不是虛擬的假設。屬于單一條件讓步句的范疇。例13中,限定條件是今天下雨,而且是對天氣的一種假設。看上去是單一的條件,但其實暗含了“不下雨去,下雨也去”這樣的雙重條件。因為是“a + 不a”的形式,所以此類讓步句屬于雙重條件讓步句中的然否條件讓步句。例14的限定條件是“舍棄一頓飯”,看上去也是一個單一條件。但后分句是與“舍棄一頓飯”相比較的“舍棄二人轉”。這是一種將選擇做對比從而突出讓步義的類別,所以單獨分為選擇條件讓步句。
其中的一些典型句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可以根據情況省略轉折詞或改變搭配,但是表達的讓步語義不變。
四、對外國學生的教學建議
外國學生在學習讓步復句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邏輯關系判斷錯誤,關聯詞語搭配不當等錯誤。在以往教學中很少提及復句的邏輯概念,多是從二級分類的小類直接進行教學。雖然這種方式易于記憶,但卻直接導致學生對于讓步復句中邏輯關系的理解出現偏差。只注重了讓步復句間的差異,忽略讓步復句與其他復句的區別。
我認為應先從復句的三分法講起,厘清三大類復句間的邏輯關系。再對讓步復句與其他轉折復句加以區分,明確讓步復句“期待,否定”兩個特性。最后按照最直觀的讓步條件的有無、多寡來對讓步復句的內部分類進行教學。重語義、語用,而輕語法。重思維方式、邏輯關系,而輕句式套用。
五、總結
對外漢語教學不同于母語教學,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又要兼顧外國學生的客觀困難。將漢語讓步復句進行更明確的定義和分類,可以滿足對外漢語教學“使外國學生更快更好地學好、掌握好漢語這門語言”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謙功. 外國學生漢語讓步式復句習得研究及教學新思路[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
[2]李明達. 韓中讓步關系表現形態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7.
[3]邢福義. 漢語復句研究[M].商務印書館,2001.
基金項目:延邊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扶持項目(18YLFC14);2018年度延邊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漢韓語讓步表達對比研究)
作者簡介:李明達(1987—),男,漢族,吉林省延吉市,博士,延邊大學朝漢文學院,講師,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