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如火如荼推進,煤礦機電運輸技術和管理水平不斷取得質的飛躍。客觀來說,煤礦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工作在資源開采、運輸等諸多環節都有所滲透,該項管理工作效率的突破不僅能夠提高煤礦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同時對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乃至市場經濟起到帶動作用。基于此,本文將對煤礦機電運輸技術的管理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闡述如何在實踐中提高機電技術管理水平。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創新
引言: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煤礦企業方面只有全面提升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保證管理工作與時俱進,才能真正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國現階段煤礦企業在機電運輸技術管理方面還存在管理體系不健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需要企業單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整改。
1 現階段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問題
1.1 技術管理體系不健全
近些年來,國家政府針對煤礦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工作的開展已經出臺了多項文件制度,礦業行業也就機電技術管理形成了大致的規范和標準。但是,很大一部分煤礦企業在生產運行的過程中,卻很難按照相關標準展開作業。比如說,部分煤礦企業已經建立了比較健全的機械和電子管理系統,但卻并沒有真正將其用于煤炭機電生產經營中,所以整體來說技術管理秩序混亂。與此同時,煤礦企業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尚未形成健全的體系,導致人員責任劃分并不明確,可能會出現由于人員疏忽而導致的工作疏漏。
1.2 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煤礦機電運輸作業是一項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且危險性相對較高的工作,機電技術人員同樣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導致機電管理工作施展起來困難重重。歸根結底,導致煤礦機電技術管理效率不高的外界因素是煤炭生產經營大環境惡劣,而內部因素則是由于煤礦機電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現階段煤礦機電運輸人員的招聘門檻相對較低,大批量的農民工和臨時工進入行業,但是部分人員實際上并不具備機電運輸作業的專業素養,其對新型設備操作知識的了解微乎其微,而煤礦企業方面又很少組織員工參與集體培訓,導致煤礦企業的生產力整體偏低,機電運輸管理不盡如人意。
1.3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信息化技術為諸多行業的現代化管理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樣也令部分煤礦企業看到了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創新的方向。但是,單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機電管理技術仍舊在現階段煤礦企業機電管理中占據主體地位,這意味著企業必將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消耗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不利于煤礦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事實上,煤礦企業之間同樣存在較大的競爭壓力,技術創新和信息化管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出路,所以煤礦企業在優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方面仍舊任重而道遠。
2 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創新策略
2.1 提高人員技術水準
在創新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煤礦企業必須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凸顯人力資源在各項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首先,煤礦企業應適當提高人員招聘的門檻,既要選擇技術扎實且有進取心、責任心的技術人員,也需要選擇深諳現代化管理理念、業務能力突出的管理人才,打造符合現代化煤礦機電運輸艦藝術管理需要的人才團隊。其次,煤礦企業方面應定期就各個單位人員展開崗位培訓,經過對人員的定期考核來明確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全體人員能夠以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責任意識投入機電技術創新和管理工作中,提高機電管理綜合水準。
2.2 開展信息化安全管理
為了大幅度提高煤礦機電運輸技術管理效率,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充分汲取行業內的先進案例,借助信息化技術創新安全管理模式。首先,企業方面可以對責任片區進行精準劃分,并將每一區域的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實況錄入到電子系統中,確保負責各區域工作的管理人員能夠做好本職工作。與此同時,企業方面的各單位人員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溝通,實現機電運輸技術管理的協同作業,從而將安全事故和運輸問題的發生概率降至最低。
2.3 完善技術管理制度
雖然現階段煤礦行業已經就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形成大致的規范標準,但是企業方面不能完全照抄照搬該套標準,而是應該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對內部的機電技術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完善,提高制度和管理工作的契合度。比如說,在落實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定然會涉及到一部分損壞設備的檢測和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依據管理制度的指導對其進行維修或廢棄,從而保證整個機電運輸系統的高效運轉。與此同時,企業方面應高度重視機電系統的定期更新,及時引進更加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管理制度,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機電設備及相關部件,保證制度的有效落實。除此以外,企業方面還應該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將其作為機電運輸技術管理的安全系統核心。事實上,健全的制度是保障電氣和機械設備正常運轉、企業生產運營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只有確保各單位人員均能參與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均能有人管理,才能真正開拓機電技術管理創新的良好局面。
2.4 積極引入新型設備技術
在煤電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新工藝和新設備的引入將會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幫助企業跳出傳統生產模式的桎梏,走出機電運輸技術管理效率低的惡性循環。所以,企業方面既要向行業內其他先進企業學習管理經驗,同時也需要在行業內推廣包括絞車和主抽風機的變頻控制設備、功率更大的采煤機、掘進機等先進設備,打造高產安全的礦井作業系統,從而真正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煤礦企業機電運輸技術管理水平的突破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實力的關鍵所在。所以,企業方面必須正視現階段設備綜合管理不到位的現實問題,在制度、技術以及理念等維度實現突破創新,促進企業基業常青。
參考文獻:
[1]陳國華,馬志鵬.探究煤礦機電運輸系統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J].冶金管理,2020(11):74-75.
[2]陳曉飛.煤礦機電運輸設備安全運行技術[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20):124-125.
[3]韓福軍.煤礦機電運輸系統技術創新與應用[J].江西化工,2019(05):166-168.
[4]趙世鵬.煤礦機電運輸設備質量安全運行技術[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18):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