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要:5G時代的來臨,的確給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過這種信息化、多媒體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勢必會讓檔案管理工作從質到量、由表及里地進行一次全面優化與升級。本文就從信息安全、云存儲、多媒體全息信息應用等層面針對5G環境下大學檔案館信息化改造的重點進行簡析。
關鍵詞:5G環境;大學檔案館;信息化改造;云端
當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檔案信息化相關工作的時候,大學檔案館作為高校相關資料的整理、保存部門,的確在軟硬件建設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投入,讓大學檔案館充分地彰顯了檔案信息從紙質文本升級為電子文本的優勢,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大學檔案館的科技含量。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當5G時代來臨之后,大學檔案館的資料管理工作面臨著需要在之前基礎上更為細化地進行操作,讓相關的檔案信息體現出保存更安全、提取更方便的特點。
1 大學檔案館主要工作內容
與社會上的檔案館其工作性質并不完全相同的是,大學作為專業的學術研究機構,除了需要具備社會檔案館中關于人事等相關檔案的管理職責之外,還需要著重對一些具有學術價值且研究價值相對較高的專業論文、階段性研究成果以及重點科研資料進行專門的建檔與歸檔管理。
由于工作性質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在大學檔案館中,檔案實體分類方案的相關標識代碼,有些也與較為通用的存在一定差別,特別是針對大學二級學院的檔案管理中,大部分都從之前的“行政系統”中剝離出來,以獨立編碼、獨立成卷的方式進行統一管理。這樣做看似是增加了相對的勞動量與勞動強度,然而對于必須要充分地體現出嚴謹、務實、高效工作特點的檔案管理而言卻是完全有必要的,這樣最大程度上規避了因為“多頭管理”所容易產生的責權利模糊之后,檔案信息指向性不明確的情況出現。
2 信息化環境下大學檔案館工作面臨的困難
為了提升大學檔案館的工作效率,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能夠滿足正常工作需要之后,各所大學就都紛紛啟動了大學檔案館的軟硬件升級與改造工作,客觀地講,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造,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學檔案館的檔案管理工作從之前繁瑣的紙質文本檔案管理中剝離出來,顯著提升了大學檔案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尤其是一些多媒體硬件設施的應用,讓之前相對較為難以長期管理的學術研究領域中音視頻資料進行了妥善的電子化改造,提升了這些珍貴原始文獻資料的長期管理能力。然而必須要正視的是,這種大學檔案館信息化能力提升的過程在給大學檔案館工作形成較強助力的同時,也的確讓相關工作面臨了很多的新問題、新困難。
2.1 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偏弱
在常人的視角上來看,所謂的黑客攻擊, 其目標設定大多都是以滿足自身不同目的或者需求的大眾化網站,然而,如果說當年的CIH病毒所形成的“無差別攻擊”,部分大學圖書館、檔案館管理系統僅僅是被殃及池魚的話,那么想哭病毒(WannaCry)這種完全以高校為主要攻擊目標的AFP型攻擊則是給大學檔案館的信息安全防護敲響了警鐘。
從病毒攻擊的類別上來看,這種AFP型攻擊要比之前的ARP攻擊更具有隱蔽性,如果系統內部沒有及時地對病毒庫進行更新且讓防病毒相關程序長期處于保護狀態的話,這種病毒就完全可以借由這種“時間差”來完成自我復制和偽裝,以至于即便是當防病毒系統檢索并查殺到相應病毒之后,也會因為其已經完成了偽裝而給自身運行的系統留下極為危險的安全隱患,一旦這個病毒被“喚醒”,其所造成的損失基本上都是無法挽回的,這也是想哭病毒在爆發之后,國內數所高校的學生根本無法有效運行論文檢索系統,從而導致不得不延遲畢業的主要原因。
令人扼腕的是,由于對信息安全的相關防護工作并沒有形成必要的認識,甚至有些大學圖書館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在完成初始化狀態之后,相關的安全防護密碼及密鑰匙連動態密碼都沒有設置,更無從談及定期進行安全維護了,以至于相關部門在對大學圖書館、檔案館進行的病毒安全防護檢查過程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大學圖書館、檔案館信息安全管理上都存在著明顯的漏洞,安全防護能力整體水平偏低。
2.2 信息存儲能力偏弱
由于大學檔案館相關文獻資料的指向性和目標性都相對較強,無論是在之前的紙質文檔時期還是之后的電子文檔時期,對于文獻資料的存儲與管理都是極為重視的,特別是當計算機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大學檔案館的相關信息存儲工作之后,的確是在存儲容量和存儲效率上實現了顯著地提升。
可是,在這背后也的確暴露出現階段大學檔案館信息存儲能力偏弱的實際問題,之所以說其在信息化設備被廣泛應用之后卻暴露出信息存儲能力偏弱,主要是因為不僅僅是信息存儲方式實現了升級,“信息”,作為一個變量因素其本質也與之前完全不同了,與大量文字信息同步存在的是大量的音視頻信息內容,而且這些信息有很多是以“碎片化”方式呈現出來的,大學檔案館的相關工作人員如果仍然堅持采用傳統的信息存儲方式來對相關信息內容進行存儲,顯然已經無法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這樣其實就讓這些珍貴的原始資料失去了系統化管理的價值與意義。
2.3 信息提取能力偏弱
如果說在大學圖書館保存的一些信息基本上屬于公開化的信息文件,那么被大學檔案館歸檔保存的信息就并不適用公開原則了,譬如在北京大學的檔案館中,就專門有一項是“人物檔案”,在這些人物檔案中收錄了大量的燕京大學時期學生的圖片與文字信息,極為珍貴,為此也制定了詳細的《北京大學人物檔案接收整理要求》。
從有效加強檔案信息管理的層面上來看,制定相應的檔案歸檔與管理措施的確是完全有必要的,然而需要明確的一個原則是,大學檔案館的相關信息,是根據不同權限來劃定其歸檔及保密原則的,并非是所有的信息與文檔都是需要根據學校保密委員會制定的保密原則來進行管理的。
其實,有些學校的檔案館一味地強調大學檔案館的信息保密管理,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在掩飾其信息提取能力偏弱的問題,為了強化信息安全防護,這些檔案館完全斷開了與外網的鏈接,這樣的確能夠對外網形成阻隔,但是,在與內部局域網的鏈接過程中,整個OA管理系統也并沒有正常運轉,與之相匹配的按照不同層級所設定的訪問權限也完全沒有開放,這就導致不僅在外網根本無法對大學檔案館的一些常規信息進行必要的檢索以及瀏覽,就連大學內部的一些教職工,都無法借助內網完成相關操作,從而造成了一種大學檔案館信息化改造相對較為完善,但是實際利用率偏低的尷尬局面出現。
3 導致大學檔案館信息化改造遲緩的成因
梳理在信息化環境下大學檔案館升級與優化所面臨的困難就可以發現,各高校為了能夠提升大學檔案館的工作效率,逐年增加大學檔案館的人財物投入,提升大學檔案館基礎建設的水平是眾所周知的,用大學檔案館的硬件建設工作遲滯這個理由顯然經不起推敲。之所以造成當下的局面,究其本質是大學檔案館的管理人員,乃至于主管大學檔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管理團隊,對于大學檔案館的“信息化”以及“信息化改造”并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化地認識所致。
需要明確的原則是,大學檔案館信息化改造工作絕非是在辦公環境中增添幾臺計算機終端設備那么簡單,更不需要用觸摸顯示屏等那些明顯屬于“噱頭”的附屬品來作一些表面文章。信息化改造需要從信息的收、存、提等多個層面上去細化,特別是在5G環境下,必須要結合信息多元化存儲、全方位提取的轉變,來進一步細化大學檔案館信息化改造的具體內容。
不過考慮到大學檔案館的信息化改造工作中的確存在著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有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為了能夠提升其信息化能力,有必要針對現有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加以解決。
4 ?5G環境下大學檔案館信息化改造的措施
5G環境下大學檔案館的信息化改造工作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很多內容是存在著一定關聯性的,也就是說針對于某一項工作的優化與改造過程中,其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并非僅限于被改造的項目中,其它門類以及項目也能夠從中受益。其實,這也是5G信息化環境相較之前傳統的信息傳輸只能夠針對單一門類發揮作用的最大區別。
4.1 借助無證書加密體系來全面加強大學檔案館信息安全防護
現有的信息安全防護工作無論是其工作方式如何轉變,其原理都是依托動態密碼完成,這種密碼體系看似是相對較為復雜,對于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來說,只不過是相對較為繁瑣而已,畢竟其是存在一定固定范圍的。然而在5G環境下的無證書加密體系,是基于橢圓曲線上的雙線性對構造基于無證書短簽名的匿名相互認證方案。通俗點理解就是,此時的密碼看似是一種靜態的,然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卻呈現出動態化的特點,即便是偽裝者破解了一次密碼,由于密碼體系也完全發生了變化,這種密碼也根本無法被視為“密鑰匙”進行二次利用,再次被破解的密碼同第一次被破解的密碼之間由于是處于線性變化方式上的,也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共性或者規律可言,所以說,理論上來講,那些別有用心的偽裝者要想在5G環境下破解相關信息,除非掌握較為核心的源代碼,否則根本不會對正在運行中的系統產生威脅,較為常規的安全防護措施就完全能夠將其清除掉。
對于在ARP和AFP攻擊中較為常見的將病毒隱藏在文本文件或者影視頻文件中的行為,在5G環境下也有較為系統的優化與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大學檔案館這種文件較為集中管理的部門而言,從文件的錄入到提取過程中,“防護軟件+硬件檢索”并行的方式,可將基于身份的聚合簽密方案引入終端與網絡之間的認證,由多個終端生成的多個簽密密文可聚合成一個密文,在提高認證效率的同時可以實現數據機密性。
意外之喜是,借助這種方式,能夠讓以多媒體方式存在的檔案信息,能夠在提取的過程中憑借其所劃定的不同層級的訪問權限,在內網環境中實現全方位的訪問,理論上來說加裝了安全防護程序的移動多媒體終端也具備信息的提取能力,這就極大地方便了那些行動不便的專家、學者對大學檔案館的相關檔案資料進行實時提取。
4.2 借助動態掃描設備提升信息的錄入能力
5G環境下的動態掃描設備不僅僅是一種掃描錄入工具,其在掃描的過程中已經將所有的信息上傳到“云端”,而云端環境下,經過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根據預設的程序,在啟動了保護數據機密性的同時能實現細粒度的訪問控制,根據訪問策略的實現方式不同,云端的相關信息存儲設備還會自動將信息按照保密等級的不同分門別類地華為為密鑰策略下的 ABE (Key-Policy ABE: KP-ABE) 和密文策略下的 ABE(Ciphertext-Policy ABE: CP-ABE) 兩大類。
如此一來,不僅全面地提升了信息錄入的工作效率,而且有效提升了檔案管理的安全性。
4.3 借助5G網絡環境的有效覆蓋提升信息提取能力
在實驗狀態中,5G網絡環境的民用下載能力可以達到3GB/S以上,在如此強大的傳輸能力支持下,即便是較為龐大的實驗數據也基本上能夠實現短期內迅捷傳輸。再借助之前已經優化與完善的安全防護功能,就能夠讓大學檔案館的文檔提取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5G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對大學檔案館的相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也能夠為提升大學檔案館的工作效率形成較強助力,著眼于當下,展望信息化的發展大學檔案館的管理團隊應當秉承嚴謹務實的態度,對5G環境的應用有清晰的預判,這樣才能夠讓5G環境發揮出更多的優勢,朝“智能型大學檔案館”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胡娟.地市級廣播電視大學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研究[J].蘭臺內外,2020(19):64-66.
[2]邱艷.高校檔案館設置現狀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城建檔案,2020(06):92-94.
[3]詹弘.高校檔案館文化功能淺析——以長安大學檔案館為例[J].蘭臺內外,2020(16):46-48.
[4]祝鑫一,劉明珠.“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研究——以東北大學檔案館為例[J].城建檔案,2020(02):27-28.
[5]劉艷,張明明,劉琳,趙琰,李鳳蓮.高校數字檔案資源建設理念與機制創新研究——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檔案館為例[J].黑龍江檔案,2020(0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