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亮 姚龍龍 李志強

摘要:油田生產及開采期間,油田設備發揮作用十分重要,確保油田設備管理實效性,對確保和優化油田生產及開采整體質量存在積極影響。本文主要圍繞油田設備管理期間,涉及的一些常見問題和對應的改進辦法展開細化探討,同時,以抽油機為例,針對其管理問題及解決進行了具體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建言獻策。
關鍵詞:油田設備;常見問題;抽油機;改進方法
引言:結合經濟不斷發展以及工業化發展腳步不斷加快的現狀,我國對石油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由此,石油企業有必要重視積極探尋和創新多種有效手段,實現石油產量的提升,達到緩解能源壓力的目的,想要達到這一目的,重視發揮各類油田設備實效性十分關鍵,所以,針對油田設備管理涉及問題及改進辦法展開細化探討具有較高價值。
1.油田設備管理常見問題
1.1設備管理實效性低
基于我國現階段開展的油田設備管理現狀加以分析,管理方式多具有智能化特點,需要遵循企業內部要求和引導,簡單來講,不但要開展設備管理,同時要針對質量檢測及生產等部門發揮引導作用,導致負責設備管理的部門所開展相關工作不符合實際狀況[1]。再加之管理期間涉及員工職責劃分不明確的問題,致使員工只是單純依照上級領導指揮,和同時缺少有效溝通,也不利于其創新創造能力提升,導致組織機構工作實效性難以有效發揮,對員工自身發展也存在不利影響。
1.2設備年限較長,更新速度較慢
油田企業內應用的設備涉及類型較多,同一領域需求設備的種類和型號等,通常也具有較大出入,同時,差異化型號及種類的設備通常無法匹配,使得設備管理和維護的困難性大幅提升。現階段油田企業應用設備具體包括壓縮機以及抽油機等,且通常規模相對較大的油田公司會具有超過5000臺的設備需求,且設備更新速度緩慢,應用設備普遍為超齡或者即將達到使用期限。此外,因相關投入缺乏等,導致設備問題頻發,對油田相關工作正常開展起到了不良影響。
2.改進方法
2.1科學創設管理機制
油田企業應對明確設備管理及相關工作關鍵作用提起重視,同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完善管理制度創設操作,并要重視考量現代化管理理念,針對相關部門權責義務等加以合理設置和分配,實現對各環節設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設備管理制度屬于維系油田企業發展的基本要素,同時,對員工行為也存在限制性影響,有助于推動油田企業可持續發展[2]。
現階段,結合石油資源稀缺,和國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現狀,企業在實際發展期間,應重視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及改良相關操作,經由了解和吸收其他國家成功經驗的方式,以我國基本國情作為考量,實現對管理制度的合理及科學化的改良操作,同時,各類操作的可行性。此外,針對設備的管理、應用及維護等創設完善的責任制度,并重視對其加以有效落實,創設規范的崗位責任制度,引導員工樹立自覺開展設備維護及管理的意識,并要求使用人員必須擁有相應資格,具體應用期間,也要注重考量設備的實際運行需求,有助于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各類安全隱患問題發生可能性。
2.2重視規范設備種類,確保設備更新及時性
經由針對油田設備型號及類型開展規范化操作的方式,可促使設備管理實效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對更好的控制設備投入也存在積極影響,實際規范期間,應重視確保備件和尺寸等的統一。此外,針對超過正常使用時間的設備,和涉及嚴重透支問題的設備,應及時展開細化檢測,倘若相應設備在大修以后,也難以開展正常的生產操作,則要對其開展對應的更新操作,避免由于設備影響導致生產效率出現降低的問題。同時,僅設備的挑選和引進時,還應重視節能和環保的特點,積極提高對設備維修管理的投入的資金量。
3.實例分析
下文以抽油機為例,針對其實際管理期間,涉及一些問題及改進策略展開細化探討。
3.1情況概述
其一,油田企業某作業區現存抽油機超過400臺,使用時間多超過20年,其中一些變五型機的使用接近30年,設備老化問題嚴重,亟需更新。
其二,抽油機基于非正常狀態下持續運行,導致故障問題產生,對原油生產及油田生產安全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故障出現可能性大幅提升。
其三,2019年該作業區總產出原油30萬噸,為確保生產安全及順利,組建了專門的設備管理團隊,期望通過優化抽吸參數,降低各類設備出現幾率,達到優化抽油時率的目的(表1為影響抽油時率的原因頻數)。
由上表可知,對抽油時率造成主要影響的原因即為設備故障。
3.2問題及原因分析
其一,作業人員來源差異性較大,掌握知識和專業技能也良莠不齊。
其二,缺少專業知識及技能培訓,作業人員操作不規范,缺少相應經驗,難以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
其三,缺乏安全意識,以及經由可靠管理實現設備安全運行維護的責任意識。
其四,由于一般操作或者地層原因影響,使得抽油機負荷變動幅度較大,再加之對其開展的平衡調整相關操作,不夠及時,導致設備上下負荷涉及不均勻問題,對設備運行和安全性造成較大影響。、
其五,設備使用時間過長,涉及嚴重老化問題,長時間處于超載運行狀態,導致故障發生幾率大幅提升。
3.3對策提出
其一,2019年以月為單位,針對作業人員開展為期一周的培訓操作,進行現場組織培訓共90課時。
其二,邀請經驗豐富的技師以及專業領域的技術人員,針對作業人員開展廠員工及技師展開實踐培訓,并匹配相應考核。
其三,以年為單位,設計完善的員工培訓方案,強化技術指導,結合抽油機管理及維護標準,針對現場實操展開規劃化調整[3]。
其四,創設可發揮動態監測功能的抽油機平衡率管控制度,并有效貫徹落實,以班組為單位,要求各班組針對全井范圍,開展電流測試操作,確保臺賬創設規范性,每隔兩月開展一次對比操作,實現對抽油機平衡率動態變化的有效掌控。
其五,針對相關措施開展前后,負荷及參數改變較為明顯的,改成以星期為單位,開展電流測量,同時,結合電流進行平衡調節,確保設備運行正常和穩定。
3.4經濟及經濟效益
其一,停機維修換新時間縮短,抽油時率提升,效益及產量均有所增加。基于抽油時率的提升,以年為單位,降低影響的原油約為180噸,根據噸油成本進行計算,約為865元,總體效益約為16萬元。
其二,實現了抽油機配置優化目的,大幅降低了各類設備故障出現幾率,節省了大量的維修投入。2020年,由于設備故障出現幾率降低,減少約60維修井次,并實現了對設備問題的實時跟蹤,總計節省維修費用約33萬元。
3.5社會效益
其一,設備管理團隊開展相關活動取得優良成果,獲得領導認同和支持,同時,基于活動開展實現設計和優化的管理制度實現大范圍推廣。
其二,活動期間針對設備管理制度進行了更新和改良,引導作業人員樹立優良的責任意識,大幅降低了各類抽油機安全事故出現可能性,對作業區績效考核不造成影響。
結論: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現今我國油田企業實際開展相關設備管理期間,涉及問題依舊較多,解決的迫切性較高,由此,理應積極探尋和創新多種有效措施和手段,包括規范設備種類,確保設備更新及時性,以及創設科學的管理機制等,實現對各類問題出現可能性的大幅降低,對推動油田企業長遠、穩定發展存在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偉國,覃建宇,宋吉明.小型模塊撬裝化油基鉆屑深度固控設備在海上油田的實踐探索[J].中國設備工程,2020(11):240-241.
[2]侯云鵬,崔軍峰,付紅星.油田機泵設備變頻節能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9(23):206-207.
[3]王旭東,顏菁菁,石張澤.運用精細化管理降低渤海油田修井設備故障率——以渤南區域為例[J].石化技術,2019,26(08):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