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珊
(溫州珍瑾服裝有限公司,浙江 溫州 325014)
傳統刺繡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對于現代服裝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借助對傳統刺繡的進一步研究,將其引入現代服裝設計,彰顯傳統刺繡的魅力與價值。唯有認識到傳統刺繡的內涵及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意義,才可以將傳統刺繡與現代服裝設計有效結合,更好地發揮傳統刺繡所具有的優勢,發揚與傳承刺繡的魅力。
刺繡在我國民間也被稱為繡花,是我國當代民間藝術的主要象征。依據歷史記載,我國在商朝時期就有在服飾上刺繡的風俗。到了宋朝,國家的手工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特別是江南地區,絲織業十分繁榮,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刺繡開始廣受人們喜愛,被廣泛地應用到各種服飾之中。然而,機械刺繡因為其具有的高效性,逐漸替代了傳統刺繡原有的地位,很多傳統的刺繡技術也開始面臨無法傳承的危險。刺繡就是使用針穿取彩線,在特質面料織物上依據已經設計完成的圖案做相應的穿刺,使用繡線勾勒出不同圖案紋樣的一項傳統技能[1]。刺繡包含套針、滾針、齊針以及切針等很多種針法,圖案大部分是山水、花草、動物以及人物這些形象。刺繡在我國生活服裝與婚嫁禮服中都有所體現。我國古代社會對于部分造型獨特的刺繡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借助刺繡把服裝的優美動人之處展現出來,已然成為服裝設計的主流思想以及服裝設計的主要標準。刺繡本是對古典藝術的展現,將其和現代服裝設計有效結合,把古典美和現代美結合到一起,能使這兩種美得到普遍應用。刺繡具有的工藝美借助現代服裝的設計來呈現,現代服裝設計與刺繡的融合,能夠體現出其他設計難以實現之美。刺繡具有獨特的美感,和現代服裝設計的融合不僅能體現出自身的美感,還展現了服裝的特色。
刺繡是用線去縫制,但其勾勒出的形態全然發現不了縫制的痕跡。繡制的圖案,不管是中距離還是遠距離觀察都非常形象,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帛本、絹本以及紙本,表面上看非常光滑、精細以及優質。通過細致的觀察不難發現,刺繡表層比較服帖,線頭并未顯露,而是隱藏在繡料的背面,其表層則看著較為平整。刺繡所使用的針腳比較規整,走線也較為密實,刺繡運用的色彩通常更有層次,所以繡制的圖案富有光澤。
刺繡和繪畫具有一定的差異,將其和繡料有效結合,使刺繡的圖案在中距離和遠距離觀看都惟妙惟肖、十分生動,也并非全然服帖在繡料上,而是有著相應的立體感。刺繡借助針線進行縫制,不同走向的針線交互到一起,讓刺繡所塑造的形象有著固定的厚度,手摸就能夠感知到刺繡針線的紋路,遠處觀察則能體會到逼真的效果。刺繡除了借助針線交互所形成的厚度而呈現出立體感以外,還能借助繡線具有的“色階變化”使所勾勒的事物展現出立體感。刺繡就像是繪畫一樣,借助繡線具有的色階變化,展現所勾勒事物的光影[2]。
我國古代的刺繡對金線的運用達到了游刃有余的程度。古代帝王、君主專用的龍鳳圖案,就是用金線繡制的,以展現皇家的威嚴與高貴。所以,刺繡絲線的運用不僅能滿足百姓的要求,更是皇親國戚完成衣服繪制的主要方式與手段。在古代皇族的觀念中,借助刺繡對服裝進行裝點就是精致加工的表現,借助金線完成衣服圖案的繪制更是貴族的象征。所以,刺繡也是一種高貴感的體現方式。在古代,普通家庭基本買不起絲線,更加難以進行刺繡,有一定資本的人或是達官貴族才可以穿帶刺繡的衣服,這也體現了刺繡具有的高貴性。
刺繡是我國傳統的裝飾手法,工具較為簡單,只需要針線就能夠勾勒出很多圖案。傳統刺繡對針法有著很高的要求,在現代服裝設計的運用中,對細致之處的勾勒也更為仔細。此外,傳統刺繡可以依據現代服裝設計的要求,勾勒各種圖案,和現代服裝結合,在服裝設計中加以有效運用。
傳統形式的服裝通常指的是采用現代服裝的設計,與以往的服裝類型有著緊密的聯系,但不具備太過顯著的現代化特征。刺繡在我國傳統服裝的應用中通常顯現出其=裝飾效果,借助細節之處的裝飾,展現服裝的精致。這種形式的裝飾依據國家、區域、織物類型、穿衣方式、審美習慣和加工方式存在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具有固定的格式與色彩使用規律。例如在設計中式睡衣時,在胸前、領口以及袖口可以進行刺繡圖案的設計,=依據睡衣的特征,參照一些溫馨的裝飾來繪制圖案,既能夠在細微之處彰顯衣服的特征,也使服裝顯得更為精致,做工也可以體現得更為精良。
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刺繡曾一度被人們青睞,在我國現代服裝的設計中廣泛運用。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在女裝領域的應用,借助合理的手段與材料的改變,可以使傳統的刺繡工藝獲得很好的發展,也更加體現出服裝的特點。例如在進行服裝設計時廣泛使用釘珠裝飾、釘珠和釘線結合的方式、釘珠與釘閃光片的有效結合以及較大花型包梗等方式。同時,現代服裝的設計還添加了電腦刺繡,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人力成本,降低了服裝的價格,使得現代服裝的購買人群得以拓展。刺繡工藝中大量色彩的比較與運用,也使得現代服裝的設計別出心裁,被更多人喜愛。
通常來說,傳統刺繡在以往服飾的裝飾中較為模式化,刺繡作裝飾最多的位置是領口、袖口、前襟和裙邊。其一,因為這些位置常被摩損;其二,在以上位置添加一些綴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服裝的耐久度。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審美需求也隨之得到了提升,更多的人開始追求個性獨特與造型新穎的服裝。特定位置的裝飾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裝飾的需求,所以,現代服裝設計務必針對裝飾形式展開創新,轉變之前特定和單一的裝飾樣式,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服裝提出的要求[3]。
傳統刺繡內部的圖案有特殊的寓意,例如彩云紋樣象征著吉祥,如意紋樣象征著吉祥如意。現代服裝設計逐步削弱了對這些圖案寓意的考慮,更重視服裝的形式。比如在傳統刺繡中,龍紋圖案象征皇家權威,唯有天子才有權利使用。然而,君主制度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的服裝設計師能夠更加隨心地應用龍紋圖案。所以,現代的服裝設計師不用局限于刺繡圖案所具有的傳統寓意,能夠依據服裝設計真實的需求運用圖案,逐步樹立獨有的風格,凸顯服裝的形式美。
在我國古代,傳統服裝的圖案重視整體性和對稱性,所以,通常會把整體構圖作人為的分割。在現代服裝的設計中,人們對于美的感知有了顯著的強化,服飾的設計更關注和人體曲線之間的貼合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往服飾所具有的對稱性和整體性在對人體體型的突顯上逐步喪失了已有的優勢。身為一名服裝設計師,把傳統刺繡添加到現代服飾的設計中,需要將設計的需求作為依據,沖破整體構圖的限制,彰顯裝飾圖案所具有的靈動性。此外,在挑選刺繡圖案時,不可再拘泥于之前的花草或是動物,而是需要將現代化的時尚元素和刺繡圖案有效結合,提升服飾所具有的時尚感和立體感,讓其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傳統刺繡圖案有著明顯的特征,是國家服飾文化發展歷程中的一道美麗風景,將傳統元素與現代的服裝形式有效結合,使整體更加協調,不只可以實現傳統文化的發展,也可以體現出當代的審美需求。現代刺繡設施的持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手工刺繡所用的時間,并且讓刺繡的完成效果更佳。比如在面料上做挑花或是打籽時,運用機器印刷不只提升了刺繡的效率與質量,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個性化的需求,使傳統刺繡更受歡迎。
伴隨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服裝的需求已經不局限于遮體御寒,還需要滿足人們對時尚與個性的需求。服裝設計者應該主動探索,進行創新,進一步了解刺繡的內涵和魅力,把刺繡和現代設計有效地結合起來,設計出滿足當代人審美要求的服裝,并且借助刺繡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把這一傳統手工藝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