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面臨著迅速轉型的嚴峻考驗。曾經是受眾獲取新聞重要渠道的報紙,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第一時間獲取信息的要求,而迅速崛起的移動客戶端,逐漸成為重要的信息發布渠道。報紙在今后一段時期內,還將起到重要的載體作用。在這段時期,如何發揮報紙的優勢,與新媒體形成互動,相互融合發展?這成為媒體人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煙臺晚報》在近幾年的實踐中,在守住傳統媒體陣地的同時,積極探索新媒體傳播規律,努力實現紙媒與新媒體互動發展、相互支持的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幾年來,隨著4G信號的全面覆蓋,通過智能手機看新聞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在一段時期內,報紙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讀者群穩定,受眾群體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這部分群體是頗具社會影響力的一個群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報紙與新媒體仍將并存發展。
在這個并存發展期,作為傳統媒體,報紙在新形勢下并非無用武之地,根據讀者的特點,精準抓住相關讀者群,為新媒體引流,走融合發展之路,成為報紙變革的一個新方向。
《煙臺晚報》在辦報過程中,認真研究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規律,充分發揮報紙的優勢,開辟為新媒體吸引流量的相關專欄,在吸引報紙讀者群的同時,積極引導讀者向新媒體客戶端轉移,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相互促進。
《煙臺晚報》組建了新媒體運營領導小組,協調記者、報紙編輯、新媒體編輯、美術編輯等各方面的力量,打造了“煙臺晚報公眾號”“煙臺晚報抖音號”等多個新媒體客戶端,為新媒體業態發展提供了人員保障和發布平臺。為打通報紙與新媒體的融合通道,《煙臺晚報》上刊發的重要稿子,積極在新媒體上推送,并在報紙上刊登新媒體端的鏈接二維碼。報紙讀者對于感興趣的新聞報道,在掃描二維碼后,可以轉移到新媒體端進行深度閱讀。作為新媒體端,“煙臺晚報公眾號”上的文章,精選報紙當天的重頭新聞,根據新媒體特點重新擬定標題,精選內容,根據稿件特點制作圖文并茂的頁面。對于讀者關注度高但內容較長的稿件,報紙上將主要內容予以刊登后,附加上新媒體客戶端的二維碼,讓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登錄新媒體端,可以全面查看相關信息。
這種方式,兼顧了報紙和新媒體客戶端的特點,將讀者從報紙端吸引到新媒體客戶端,一方面解決了報紙信息量受限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為新媒體吸引了讀者,增加了粉絲量,受到讀者的歡迎,提升了新媒體的影響力。
報紙受出版流程限制,與讀者互動不及時,有的話題也不宜在報紙上展開討論。而新媒體容量大,與讀者互動更加方便,報道信息靈活,語言生動活潑,發揮空間更大,可以為報紙補短板。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積極應對,涌現出大量先進人物,煙臺本地也涌現出各種典型人物。為弘揚正能量,《煙臺晚報》與教育部門合作,在廣大中小學生中發起“抗擊疫情使命有我”主題征文大賽,學生可通過網絡投稿的方式參與。活動共吸引了1萬余名學生投稿,優秀作品在網絡上展示,部分優秀作品選登在報紙上。這種通過新媒體發起活動的方式,彌補了報紙發行受限、閱讀率不高等方面的不足,弘揚了時代正能量主旋律,活動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充分證明了新媒體的影響力。
隨著信息傳播形式的推陳出新,很多受眾已經不滿足于被動接收信息,而是希望能夠主動參與,探討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煙臺晚報》在新媒體客戶端開辟了“大小新聞直播間”欄目,就熱點話題,邀請相關嘉賓與讀者互動連線,第一時間傳遞權威信息。每次直播活動前期,在報紙上刊發相關稿件,附加新媒體客戶端直播間的二維碼,為新媒體吸引關注流量。抗疫期間,《煙臺晚報》邀請援助湖北的醫護人員做客直播間,請他們講述在湖北難忘的援助經歷,吸引了大量市民觀看直播,并積極參與話題討論。
2020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因疫情防控的需求,記者從傳統的“跑兩會”變成了“云跑會”。為此,《煙臺晚報》開設了“2020·兩會直播間”,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對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進行“云采訪”,第一時間聆聽來自全國兩會的“煙臺好聲音”,并將市民關注的話題傳遞給前方的人大代表,請他們以適當的方式替市民發聲。這一系列連線直播活動,充分發揮了新媒體的特點,讓受眾第一時間了解到兩會的相關信息,也讓人大代表與市民有了新的溝通渠道。
新形勢下,報紙的轉型發展必須加快腳步,思路更開闊一些,步子更大一些,守正創新,積極進取。在堅守正確輿論導向的同時,積極探索研究新媒體發展趨勢,根據受眾的特點,探索出新的發展路徑。《煙臺晚報》利用自身20多年沉淀的品牌影響力,抓住傳媒業態發展的新動向,積極投入到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探索中。
2020年5月28日,“煙臺晚報抖音號”推出“援鄂專場”直播活動。為市民推薦周黑鴨小吃、洪湖小龍蝦、熱干面等十余種湖北特色美食,助力湖北經濟復蘇,在短視頻帶貨和直播帶貨兩個方面開啟媒體內容創新的全新嘗試。兩個小時的直播時間里,售出數量可觀的貨品,收獲近2萬次點贊。
目前,《煙臺晚報》在報紙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探索出一定的規律,打造了多個傳播平臺,也培養了一批融合發展方面的新型人才。當前形勢下,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各種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充分研究利用新媒體傳播特點,抓住機遇勇于自我革新、自我轉變,是傳統媒體的必然之路。只有提供適合時代發展的、讀者喜歡的新聞產品,才能在新形勢下站穩腳跟,在新媒體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