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應用航拍鏡頭,能夠賦予紀錄片更多更美的內容。運用紀錄片航拍途徑,需要對航拍鏡頭拍攝方法以及鏡頭特點予以掌握。航拍要結合紀錄片主題,來達到拍攝效果。航拍不僅鏡頭角度靈活,而且操作便捷,可以降低拍攝成本,在現代拍攝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發展空間。
航拍鏡頭是在空中對所要拍攝的事物進行取景等,應用航拍會給影視紀錄片創作提供更好的支持。紀錄片制作的重要核心,是要保證所記錄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具體拍攝環節中應用航拍技術,能夠有效獲取相關鏡頭,提高紀錄片拍攝質量和效果。
紀錄片的航拍鏡頭,根據航拍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基于紀錄片攝影師開展的航拍,一種是基于無人機技術開展的航拍,這兩種航拍鏡頭的拍攝都具有應用優勢。
1.攝影師航拍鏡頭的拍攝。攝影師航拍是依托于攝影師拍攝技能,通過乘坐直升機等設備來達到航拍目的。
攝影師航拍,能夠在拍攝的過程中,由攝影師來判斷拍攝景物的范圍、內容和角度,直接運用攝像機來完成航拍鏡頭。與地面拍攝相比,具有更加廣闊的視角,能夠較好地保證拍攝效果。
2.無人機航拍鏡頭的拍攝。無人機航拍技術是近年來紀錄片制作中被廣泛采用的一種新的拍攝方法。
無人機的出現為紀錄片拍攝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在無人機上搭載高清攝像頭以及無線傳輸裝置等,能夠對無人機飛躍范圍內的事物進行有效拍攝。
無人機航拍與傳統的攝影師航拍相比,具有更好的適應性,無人機可以飛抵一些人類難以達到的區域,如原始森林、雪山、沙漠及河谷等,這些區域由于氣候條件限制,人類難以踏足,但使用無人機就不會面臨這些問題。
無人機可以實現遠程操控,無人機操作者只需要根據無人機無線傳輸系統傳回的畫面進行無人機飛行速度、飛行方位和角度等方面的調整,就可以航拍到令人滿意的紀錄片畫面。
在使用無人機進行航拍時,需要注意航拍畫面的平穩性。在一些細致性的紀錄片鏡頭拍攝中,尤其需要穩定操作無人機,這樣才能夠保證畫面清晰穩定。無人機由于體量較小,容易受到風向等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航拍控制人員具備良好的控制技術。
另外,在無人機航拍時,需要避免飛行速度過快的問題。當無人機飛行速度過快時,無人機自身抖動性會增加,不僅畫面的抓拍質量會受到影響,如果在一些地形地貌較為復雜的區域內,還容易造成無人機損毀掉落事故。
無人機航拍過程較為靈活,能夠實現一些人類拍攝所難以達到的效果。無人機航拍中,通過對傳統拍攝方式的突破,使得航拍鏡頭能給人更加強烈的視覺刺激。無人機航拍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約束和干擾,可以實現各種角度和鏡頭的捕捉。如360度旋轉鏡頭,能夠增強紀錄片拍攝畫面的震撼性,或者通過無人機操作桿,能夠實現鏡頭平移、鏡頭升空、鏡頭環繞等。
無人機航拍過程的視覺體驗性更好,仿佛讓觀眾置身于上帝的俯視視角中。航拍的鏡頭范圍可以顯著擴大,讓紀錄片呈現更加完整。無人機的視角變化速度較快,在紀錄片突出某一主題時,可以通過快速鏡頭下的視角變換來加深觀眾的印象。
下面以《航拍中國》這部紀錄片為例來分析航拍鏡頭的具體運用。
《航拍中國》是以航拍技術為主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也是中國運用攝影師航拍和無人機航拍的里程碑作品。《航拍中國》以中國地理地貌為主要內容,通過航拍來呈現出中華大地的無限魅力。
《航拍中國》為了更好地完成拍攝效果,出動了多架載人直升機和無人機,通過對航拍鏡頭的合理設計,從不同角度去展現中國大地上的著名地標。如在對衛星發射塔的拍攝中,就運用了跟拍技術,通過無人機對火箭發射過程的鏡頭推進,讓觀眾獲得與火箭一同遨游天空的體驗。為了展現出立體環繞視覺感受,運用多架無人機對發射塔進行環繞包圍,讓紀錄片畫面能夠同時展示火箭發射的各個方位景象,帶給觀眾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
采用航拍鏡頭還能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放大,如對西安大雁塔的航拍就運用了這種鏡頭,在大雁塔垂直上方使用無人機,拍攝塔尖部位,再以俯沖的方式拍攝,讓大雁塔以塔尖為中心不斷放大呈現,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增強了《航拍中國》的獨特表現魅力。
隨著紀錄片拍攝技術的不斷發展,航拍技術受到了普遍關注。
航拍技術突破了傳統拍攝技術中的鏡頭限制,能夠豐富紀錄片拍攝視角,可以將紀錄片的主題和內涵更好地傳達給觀眾,讓觀眾享受到視覺盛宴。航拍鏡頭能夠為紀錄片創作提供重要的支持,使我國紀錄片拍攝水平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