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杭 章柯柯
習主席強調:“抓落實是關乎全局的政治問題。”基層處于全部工作的末端,一旦末端落實不好,戰斗力建設就無從談起,再好的制度,再有力的措施,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抓好末端落實,就要從實際出發,對癥下藥、取得療效。
一、思路要理清。末端落實的質量和標準,首先要看抓工作的思路正確與否。從實際看,大部分官兵是想干事、愿干事的,但有的單位忙忙碌碌,建設水平一直在低層次徘徊,有的同志兢兢業業,工作卻總是出不了成績,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想干而不會干”的問題。只有思路正確,工作才會真正落到實處。一要把握規律性。基層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千頭萬緒,如不把握規律抓工作,勢必造成工作忙亂,甚至不落實。要把握基層建設“緩升陡降”的規律,牢固樹立“基層年年抓,基礎年年打”的工作思路,持之以恒地抓好綱要規定的主要工作,扎實打牢部隊建設發展基礎。要把握基層建設“均衡發展”的規律,扎扎實實地把每一件具體的工作抓好、抓到位,不搞“一招鮮”、不搞“三板斧”,使各項工作環環相扣、有始有終。要把握基層建設“內外互動”的規律,必須解決好機關與基層在抓建中目標一致、責任一致、利益一致的問題,努力實現同頻共振。二要注重科學性。抓末端落實,最根本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強軍思想,確立全面搞建設、扎實打基礎、反復抓落實的理念,防止急功近利傾向,對事關部隊建設全局、具有長遠意義的工作,堅持用恒心、使長勁、求實效。要確立統籌協調的理念,正確處理整體與全部、重點與一般的關系,既要抓好練兵備戰中心工作,又要落實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確保末端各項工作共同發展、共同進步。要踐行群眾路線,充分相信和依靠官兵,發揮他們在抓工作末端落實中的主體地位,形成依靠官兵抓落實的良好氛圍。三要強化規范性。工作落實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規范和逐步完善的過程。因此,抓末端落實就是要強化法規意識,嚴格依法開展工作,自覺把條令條例、規章制度作為籌劃部署工作的基本依據、抓好落實的基本遵循、評估成效的基本尺度,切實做到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抓建、官兵依法履職。
二、職責要分明。工作方法多種多樣,職責明確是抓末端落實最起碼的方法要求。每名官兵都有自己的職責,每個崗位也都有相應的要求,如果每個人責任明確、按職負責,抓工作就會有條不紊,末端落實就會水到渠成。反之,有的工作就會一哄而上,有的則會掛空擋。職責分明,就是要嚴格落實責任制,一級抓一級,一級負一級的責,抓到位不越位。一要從崗位認清責任。要樹牢“末端落實、人人有責”的觀念,做到想問題、辦事情、做工作多從部隊建設大局出發,少考慮個人得失;多想想自己肩上的責任,少考慮組織照顧。要建立“末端落實、崗位有責”的制度,依據每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和個人崗位職責,明確末端落實的內容、時限和標準。二要按層級落實責任。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按級負責的現象。有的機關部門抓工作大包大攬,越俎代庖,“一竿子插到底”;有的不注重調動基層官兵的積極性,對基層統得過死,基層應有的權力得不到尊重;有的基層單位不按級匯報和請示工作,有什么事情“一下子捅破天”,這些現象是導致工作落實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機關要做到統攬不包攬,按照綱要規定的職責和要求實行層次領導,盡好應盡的責,辦好該辦的事。另一方面,要按照規定還權于基層,切實尊重基層的工作安排權、人員使用權、財物支配權,使基層領導真正有職有權、責權統一。三要嚴獎懲強化責任。牢固樹立“落實好的就獎勵,落實差的就問責”的鮮明導向,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嚴格執紀的原則,不搞“一團和氣”,誰做得好就表揚誰、就讓誰吃香,誰出了問題板子就打在誰身上。該獎一定要獎,該罰一定要罰,讓獎懲成為激勵官兵擔當作為的“倍增器”,切實做到責權一致、獎罰分明。
三、作風要務實。抓部隊建設成在“實”,敗在“不實”。抓好末端落實,“要學白藕扎深根,莫效浮萍水上漂”。實踐中,由于作風不實導致末端不落實或落實標準不高的問題還一定程度存在,有的機關部門抓工作急躁冒進,把高指標當高標準、把快節奏當高效益,使部隊疲于應付;有的抓工作迎合上級的喜好,考慮基層實際不夠;有的抓工作搞湊合應付、半截子工程,身到基層而心未到基層;有的基層單位對上級的指示、要求習慣于照抄照搬,不善于細化、分流;等等。這些傾向和問題如果不加以克服,各項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實處,基層建設也不會真正搞好。對此,必須弘揚求真務實作風,做到重實情、使實勁、求實效。一要把握實際情況,掌握“主導權”。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機關要利用下部隊檢查、考核、蹲點、調研等時機,沉到基層、深入末端、解剖麻雀,對基層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基層要結合工作實際和單位特點,制定出可操作性強的具體目標、計劃、方法和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抓好經常性工作,打好“持久仗”。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大都是地平線以下的工作,不顯山露水,短期也難以看到效益,但卻是管長遠、促發展、保穩定的工作,必須長期抓、反復抓。只有像燕子壘窩和蜜蜂釀蜜那樣,一以貫之,常抓不懈,才能見到長效。基層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時、下在經常,把建設基礎打扎實,才能為持續發展積攢后勁;機關只有從班子組建到思路清理到末端落實,時時處處為基層創造有利按綱抓建的條件,才能推進部隊建設科學發展。三要勇于攻堅破難,走出“新路子”。任何工作都是在攻堅破難中向前推進的。抓末端落實尤其要具備迎難而上的精神。要保持對單位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客觀存在的矛盾問題不能“繞道走”,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不能打“退堂鼓”,對長期形成的弊病不能見怪不怪,善于協調力量,求真務實,攻克難點,把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四、干部要用準。干部選用是方向、是標桿、是旗幟,關乎人心向背,影響末端落實。特別是改革轉型期間,面對大量人、情、利干擾和考驗的實際,選準用好干部更為重要。一要慎用“一團和氣”的老好人,重用“甘于吃虧”的老實人。德和才是黨員干部素質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有德無才,難以擔當重任;有才無德,會敗壞黨的事業。選人用人首先應當“問德”,發揮德的“第一道門檻”作用,注重從關鍵時刻、名利面前和“八小時之外”來考察識別干部,堅決把那些黨性不強、紀律不嚴、不講原則的人擋在門外,保證品行純實、思想務實、生活樸實的老實人受重視、被重用。二要慎用“熱衷表態”的高調人,重用“默默奉獻”的低調人。優先使用基層單位、偏遠艱苦地區和作戰一線崗位的干部,嚴格機關尤其是重要部位和崗位的干部使用,堅決不用熱衷表態、浮夸不實、投機取巧的干部,讓默默奉獻的能出頭、艱苦付出的有回報。三要慎用“溜須拍馬”會來事的人,重用“腳踏實地”肯干事的人。隨著改革穩步推進、各單位走向正軌、官兵漸漸熟絡,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有的干部不研究工作、只琢磨關系,熱衷于走“上層路線”,投其所好,吹吹拍拍,有的甚至通過親戚、朋友、老鄉拐著彎與領導拉關系、套近乎,等等。主要原因還是事業心責任感不強,工作上不用心,容易導致落實上不到位。解決這一問題,就是要積極倡導“廉潔、透明、務實、高效”的選人用人理念,使真正踏實肯干、務實干事的優秀干部進入視野,優先使用。
五、上下要貼心。抓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上下擔負著各自的職責,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如果不能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勁,工作就難以末端落實。一要建立雙向交流的機制。要堅持把相互學習提高、相互幫助督促作為交流的重要內容,作為強化機關基層自身建設的有效抓手。要采取定期開展機關基層雙向講評、與基層官兵談心交心等方法,虛心聽取部隊對機關工作的意見建議,讓溝通交流的過程變成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過程。落實好“雙向考評”機制,把基層單位建設的成效與業務工作的實績緊密聯系起來,不斷推動機關和基層協調發展、共同進步。二要用好掛鉤幫建的載體。要把機關幫和基層建結合起來,從部隊擔負任務實際出發,精心制訂幫建計劃,采取集中抓、跟蹤帶、經常促的方法,結合季節轉換、年終總結、執行重大任務、開展大項活動等時機搞好重點幫帶,加強面對面指導,幫助基層理思路、定目標、抓落實,既防止走過場又避免打亂仗,切實提高基層抓末端落實的能力。三要營造和諧創業的氛圍。營造和諧的內部環境是促進基層建設末端落實的重要保障。要從思想觀念、組織建設、財力物力以及內部環境上為基層創造有利于抓末端落實的條件,切實為基層建設提供全程的“保駕護航”,讓基層感到機關的關心和溫暖,以和諧友愛的內部氛圍促進末端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