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建輝
在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習主席深入分析當前基層建設面臨的“六個新變化”,明確提出“三個過硬”時代標準,為科學抓建基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軍隊醫院系統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提升按綱抓建質效,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立起發力靶標,找準基層建設的著力點、突破口。近期,通過深入一線摸排基層底數,征求意見建議,分析基層建設形勢,感到當前軍隊醫院系統按綱抓建應突出解決六個方面問題。
一、抓住舉旗鑄魂這個根本,突出解決政治引領的效力問題。習主席指出,基層過硬首先政治上要過硬。按綱抓建首要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政治引領這個根本要求,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基層建設中的指導地位,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官兵。調研發現,一些軍隊醫院在思想政治建設上普遍面臨“四大難題”:一是思想觀念難轉變,營區高度開放,周邊經濟活躍,醫務人員受市場規則影響深,受外部干擾誘惑多,忽視學習、淡化政治的現象一定程度存在;二是教育時間難保證,工作“三班倒”,醫療任務重,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鉚在一線,很難抽出固定大塊時間;三是標準要求難統一,人員涵蓋軍人、文職人員、返聘人員、職工、聘用人員,有的醫院文職人員和聘用人員占九成以上,學歷從中專到博士;四是工作精力難覆蓋,調整改革后,政工力量大幅縮減,有的單位一個政治協理員要管十幾個黨支部。面對這些情況,如果仍沿用老思路、老辦法,不創新思維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推進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針對性、實效性就難以保證。
二、抓住備戰打仗這個核心,突出解決抓建為戰的定力問題。鍛造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基層,是習主席對建設過硬基層提出的重要要求,立起了基層建設的打贏標準。近幾年,各級大力糾治和平積弊、推進練兵備戰,軍隊醫院為戰為兵導向更加鮮明,但一些單位還存在“三個不夠”。一是理念向打仗聚神不夠,一些科室對于把抓建方向放在業務建設還是軍事訓練上存有迷茫,座談中個別科主任甚至說“到底是讓我們跑得快、打得準,還是看好病、看大病”;二是工作向中心聚力不夠,作為軍事經濟單位,軍隊醫院仍需兼顧戰場與市場、為兵與為民,一些同志顧慮“不加大收容收治,就沒有病人,練不了技術,更沒有收入,造成人才流失,陷入惡性循環”;三是訓練向實戰聚焦不夠,科室日常訓練普遍以基本功為主,新技術嵌入不夠,與實際臨床業務救治、與現代戰爭要求不相適應。這些問題深刻啟示我們,軍隊醫院必須“戰”字當頭、以戰領建,把戰斗力標準落到基層,把戰斗力建設強到基層,把“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的功夫下在平時。
三、抓住強筋壯骨這個關鍵,突出解決自主抓建的能力問題。這次修訂《綱要》很重要的一個創新點,就是首次對基層自主建設作出規范,把基層黨組織單列一章突出出來,彰顯了黨支部在基層建設中的領導地位和關鍵作用。鍛造過硬基層,歸根結底要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增強基層主動負責精神和自主建設能力。從調研情況看,有的軍隊醫院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還有短板和不足,集中體現為“四弱”:一是務黨能力“弱”,科室黨支部書記普遍一肩挑一頭沉,重業務輕黨務,不懂不會不熟悉不精通問題凸顯,集體領導和民主集中制落實質量欠佳,議事決策程序不規范,落實組織生活不嚴肅;二是謀劃能力“弱”,對本單位未來發展缺少頂層設計,沒有清晰路徑,把握大局、領導發展的作用發揮不明顯;三是組訓能力“弱”,主動謀訓、抓訓、參訓的意識不強,仍有一些科室和個人訓練考核不達標;四是科研能力“弱”,缺少優勢特色技術,高層次成果為數不多,有的科室甚至處于求生存階段。輸血更需造血,自建才能自強。問題倒逼我們,必須把黨總支部和黨支部兩級組織搞堅強,把黨組織負責人能力素質搞過硬。
四、抓住醫護人員這個主體,突出解決干事創業的動力問題。《綱要》指出,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增強基層內生動力和工作主動性。醫務人員是醫院的主人、建設的主角、完成任務的主力,離開他們基層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再好的目標規劃也無法落實。從調研情況看,在一些單位三大主體各有各的困局。軍人層面,績效“大鍋飯”,上封頂下保底,干得多的收益非但不漲、風險反而增加,體現不出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暫時頂崗納編的干勁不足,“一眼望盡天涯路”;文職群體,晉升、淘汰、交流機制還不健全,易進不易出、易上不易下,一個崗位干到底;合同制人員,既有身份地位的心理落差又有工資收入的待遇落差,缺乏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無論干什么事情,人都是決定因素。必須進一步創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營造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增強醫務人員的獲得感、幸福感,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熱愛基層、建功基層的精氣神。
五、抓住生態純正這個保證,突出解決整肅治理的氣力問題。習主席強調:“基層處在治軍帶兵第一線,必須堅持嚴字當頭,全面落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以嚴明的法治和紀律凝聚鐵的意志、錘煉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近年來,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等先后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巡視,縱深推進包括醫療衛生在內的重點行業領域整肅治理,破解行業沉疴積弊、扎緊織密制度籠子。從上級紀檢、巡視、審計移交的情況看,收受回扣、“飛刀”、“走穴”、違規采購、不如實填報個人有關事項等問題的解決還不托底,發生在醫療服務中的“微腐敗”尚未完全根治。問題警示我們,越是行業風險高、利益誘惑大、糾風除弊難,越要把嚴明法紀、純正風氣突出出來,常長用勁、久久為功,針對行業特點構建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紀律震懾、群眾監督、查糾整改、追責問責等制度體系,切實從源頭上斬斷行業不正之風。
六、抓住解難幫困這個職責,突出解決機關幫建的乏力問題。領導、指導和幫建基層,各部門有各部門的職能,各層級有各層級的責任。《綱要》提出:師旅團級單位抓基層要加強領導和督促指導,協調解決基層無力解決的矛盾困難。實踐證明,基層建設中的矛盾問題表現在下面,但根子在黨委機關工作指導出了偏差。對一些醫院的調查顯示,當前醫院基層需要各級機關指導幫建的事項很多,最為集中的是“三缺”:一是缺人才,受調整改革等因素影響,不少專家骨干退出現役,很多科室帶頭人達齡退役,沒有合適接班人,中青年骨干轉文意愿低,全文編科室面臨斷層,30 歲以下的年輕醫療管理干部緊缺;二是缺“武器”,設施設備陳舊老化問題明顯,不少超期服役、帶病運行,器械采購周期長,短時間內難以到位,有的一到位就落后;三是缺“陣地”,各醫院體能訓練場、臨床實驗室、藥理基地、文化娛樂等基礎設施普遍缺乏,特別是信息化建設整體滯后、與先進醫院產生代差。這些問題,既是醫院系統基層建設的薄弱環節,也是按綱抓建實踐探索的重點難點,要求我們加快轉型升級、完善政策制度、主動擔當作為,努力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過硬。
此次軍隊醫院系統調整改革,最鮮明導向就是備戰打仗。調整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是政策制度帶來的連鎖沖擊效應,有的是后勤力量重塑引發的正常波動,這些問題只有且必須通過深化調整改革來解決。應當看到,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以來,軍隊醫院緊緊圍繞“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大力傳承弘揚白求恩精神,在練兵備戰、服務官兵、醫教科研、扶貧幫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面對疫情防控義無反顧、逆行出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重要貢獻。隨著軍隊政策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軍隊醫院一定會把為戰的標準樹得更牢,為更好履行新時代聯勤使命、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