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曾經是無差別覆蓋率最高的傳播媒介,因為超短波及地球電離層的存在,使得廣播的傳播和接收都有著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優勢。
然而隨著網絡傳播時代的到來,廣播開始面臨轉型陣痛,收聽人群發生了變化,受眾開始對廣播出現新的期待,所以當面對新媒體的沖擊時,廣播如何順應時代變化,繼續為廣大聽眾服務,如何逆風飛翔成功轉型,這是每一個廣播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網絡時代因為渠道準入門檻的降低,受眾對“把關人”理論也產生了全新的闡釋,受眾不再滿足于傳統的“你說我聽”模式,而是更傾向于多方互動、更快的傳播速度、更廣泛的發布渠道,這些都對廣播這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媒體提出了挑戰。
廣播媒體的轉型是歷史的必然,廣播媒體與網絡時代新媒體的兼容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任何一個時代都烙下歷史前進的腳印,只有不斷適應時代變化,結合自身優勢、融合優質資源才能與歷史的腳步契合。
縱觀世界歷史,不難發現任何一種媒體的產生與發展都是順應時代變化的產物,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先驅者不怕失敗、反復求索的結果。這就要求所有從業者都要接受從技術到思維的“大浪淘沙”,全新的視角,開闊的思維,包容的心態,堅定的信念,這些說起來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具體工作實施時又是重重考驗。
隨著年輕受眾在娛樂、新聞等傳播內容上參與度的提升,新時代廣播媒體必然與可視化、伴隨性相融合,也必然淘汰將電話打進直播間這種單一的互動模式。多角度、多元化、多渠道互動將成為未來廣播媒體的主要發展方向。
年輕的受眾同時也是廣播媒體轉型融合的“催化劑”,年輕人的觀念、對新事物的思考,都是對廣播可視化進程的促進,也是為廣播這個傳統媒體注入新活力的首要因素。此時可以暢想,未來廣播媒體將成為多元化運作的、融合多種模式的綜合性平臺,并可以覆蓋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新聞到民生,從交通到教育,從可視化平臺互動到伴隨性車載廣播。這種綜合性平臺將不僅僅是“只聽其聲不見其人”的空中聲音,而是可聽、可看、可互動的“身邊好朋友”。
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這是我國每一個新聞人的初心,也是媒體公信力的核心。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類“噪聲”,民眾面對的傳播媒介越多,其所受的干擾也就越多,廣播更應該在制作節目過程中,更多地肩負起價值觀傳遞的責任。為廣大受眾在網絡時代篩選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傳播信息,成為權威“把關人”,將公信力價值最大化,更好地為受眾服務。
媒介融合下廣播對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單純掌握新媒體技術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具有一定內容創造能力,能在先進的技術平臺上,適應廣播多媒體生產方式的人才。同時,還需要熟悉新廣播內容經營、渠道開拓、終端推廣、資本運作的人才。而媒介融合下廣播衍生的新媒體新業務的發展,主要依靠培育市場主體,形成多元化投資,組建法人企業。因此,應根據媒介融合下廣播發展的特性、從業者的素質特點,確定有效的、適應廣播產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在培養后續人才方面,廣播媒體人有著“傳、幫、帶”的優秀傳統,在技術爆發時代這種傳統將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并根據新的時代特色引進健全激勵機制,讓人才能夠發揮所長,不斷進步,在最適合的崗位創造更大的價值。產業需求的人才就是未來發展的人才,人才的培養是整個行業后續發展的根本,是行業發展的動力,只有好的機制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形成良性有序的循環。
在流行文化的沖擊下,媒體節目正在遭遇大浪淘沙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能夠屹立不倒的只有真正硬核的節目,品牌效應、名牌節目、優質內容是廣播媒體轉型中以不變應萬變的根本,不管時代如何發展,不管流行文化如何改變走向,高質量的、有內涵的節目都是廣播媒體的名片,也是廣播媒體增加附加價值的契機。
自20世紀20年代廣播誕生以來,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廣播并沒有被任何一種傳播媒介或者傳播形式所取代,因為世界已經有太多嘈雜的色彩,人們每天都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包圍,廣播就在這個時代成為寧靜的休憩港灣,當你想要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那么你可以收聽廣播,在電波中尋找到那充滿希望的聲音。當你想要知道想象的空間到底是什么樣子,那么你可以打開可視廣播,看見直播間中主持人向你招手致意。
優秀的節目是媒體延續、發展、壯大的根本,只有好節目才會有真正的忠實受眾。好節目來源于節目內容的知識性、趣味性,對現實生活的高度關注,對時代脈搏的準確把握。內容充實、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都是好節目誕生的前提。在泛娛樂化時代,人們會對節目有著更高的要求,也會逐漸回歸理性的審美選擇,以博取關注度為前提的節目將越來越沒有受眾,喧囂時代有思想性的節目才是廣播節目未來的發展方向。節目受眾群體也會不斷壯大,并且有著很高的忠誠度。也只有具有思想深度的節目才能夠在資訊的海洋中給受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網絡時代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廣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當挑戰與機遇并存,那么,只有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強者才能繼續走下去。廣播人將秉承著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精神,順應時代發展,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問題,讓廣播這個傳統媒體煥發出全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