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冰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3)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為一體,通過構建“專創交融、能力遞進”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在線開放課程、編寫新形態教材、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改革教學模式與考核評價模式等方式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軌道交通企業培養高素質的通號類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助力。
隨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的不斷融入,軌道交通產業正朝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軌道交通企業對通號類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基于企業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搭建專創育人平臺,雙方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共同確定專業教學標準、共同實施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推進“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1]。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目標,將職業崗位能力進行碎片化分解,針對典型的工作內容、知識能力需求設置相應的職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及創新創業課程,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將相關課程融入職業基礎能力培養階段、職業專項能力培養階段、職業綜合能力培養階段,形成“專創交融、能力遞進”的專業課程體系。
響應“雙高”建設要求,將專業“車站信號計算機聯鎖”等19門專業課程建設成為在線開放課程。以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載體,建立網絡課程教學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通信技術、信息技術的優勢,更新教學內容,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創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以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依托,將思政元素、創新創業元素融入課內內容與課程教學設計,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意識品質及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響應國家號召,創新性地發展“互聯網+”職業教育模式,建設“智慧校園”“智慧課堂”。以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途徑,通過互聯網技術構建真實師生高效互動平臺,一方面解決傳統課程授課方式存在的弊端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面突出對學生學習的過程管理及過程考核[2]。
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將專業“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設備檢修實訓”等8門專業課程建設成為綜合技術技能課程,下面以“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設備檢修實訓”課程建設為例進行說明。
服務軌道交通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把握長春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需求,對接軌道交通企業信號相關技術崗位,面向多層次的學習者進行“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設備檢修實訓”課程建設。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加強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提高團隊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完善課程教學資源;創建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進行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注重學生技能培養,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模式。將“通用信號設備檢修實訓”課程建設成為教學內容完整,教學案例豐富,教學資源多樣化、碎片化,網絡教學平臺便捷易用、可持續更新,學生家長滿意、行業企業認可的綜合技術技能課程。為城市軌道交通供配電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可靠保障[3]。
4.2.1 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資源建設
深度調研信號類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梳理出崗位能力分析表;引入前沿的技術要素,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合理定位課程目標,歸納出知識點和技能點;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能力培養規律,設計并序化課程內容,將其按照模塊的方式重新組織、細化、歸類,完善課程標準;追蹤行業企業需求變化,對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進行動態調整。
結合課程教學模塊及任務開發與教學任務相匹配的教案、任務書、指導書、電子課件、試題庫等基礎教學資源;針對教學重難點錄制微課、教學視頻或者制作動畫,形成動態教學資源庫,用以滿足課程教學需求。
4.2.2 創建課程網絡教學平臺
依托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創建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立課程專門網站與網絡教學資源庫,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4.2.3 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構建以實體課堂教學為主體、以網絡課程平臺教學為主線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正確處理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關系的基礎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優化教學過程。
4.2.3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模式
在課程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教學評價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重視過程,既有定量評價又有定性評價,真正把“評價”變為指導和改進教學的過程和手段。
專業聯合省內兄弟院校及軌道交通企業共同打造通號類立體化、工作手冊式新形態教材,下面以“通用信號設備檢修實訓”教材建設為例進行說明。
服務軌道交通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把握長春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需求,對接軌道交通相關企業信號設備檢修技術崗位,面向多層次的學習者,將《通用信號設備檢修實訓》教材建設成為適應學生新的閱讀習慣、可讀性好、有利于碎片化學習,兼顧紙質版與信息化教學資源,對接企業供配電設備檢修崗位新標準、新要求、新工藝的工作手冊式教材。為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可靠保障。
5.2.1 教材整體設計
校企合作搭建“通用信號設備檢修實訓”教材編寫團隊,深入城市軌道交通企業調研,與企業專家一起對軌道交通信號職業領域中高端工作崗位對知識和技能需求進行分析,抽取對應工作崗位中典型工作任務作為課程教學任務,并將統一類型的教學任務組成相應的教學模塊,確保教材內容的科學性、職業性、針對性。教材編寫團隊合作制定設計教材結構、形式并請專家進行論證,降低區域、校際、專業及教師個人等因素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保障教學效果與標準之間的一致性,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5.2.2 紙質版教材編寫
紙質版教材在內容編寫時要體現典型的工作任務,采用模塊化整體設計方式,體現出工作手冊式教材的特色。適應高職學生特點,將教材內容按教學模塊分冊,內設相應的理論學習內容與任務書。在教材內容處理方面注意融入思政元素,在閱讀體驗方面做到語言通俗易懂,知識點清晰明確,重難點一目了然,形成復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手冊式新形態教材。教材完成在“通用信號設備檢修實訓”課程教學中試用。在試用的過程中,及時修改和完善教材出現的問題,并根據行業企業的發展變化,及時刪除過時技術內容,增添新知識、新技術、新內容、新工藝、新案例等,確保教材的先進性和可持續性。當達到出版要求后,聯系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擴大教材建設的影響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5.2.3 文本資源建設
結合教材設定教學模塊及任務開發與教學任務相匹配的教案、電子課件、試題庫、案例等文本教學資源。在文本資源編寫過程中要結合課程教學組織模式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充分發揮新形態教材建設對學生成長發展的促進作用和育人功能。
5.2.4 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
為保證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質量,與有資質的公司合作完成教材需要的以音頻、視頻、動畫等形式能呈現重要知識點、案例、操作流程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制作。以A/VR、AI技術為支撐,開發與本課程的配套虛擬仿真實訓資源1套,用以滿足課程教學需求。
“通用信號設備檢修實訓” 工作手冊式新形態教材建設推進了技術技能型課程的課程思政改革進程,適應并助推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解決了傳統教材更新速度慢的問題,保證學生獲得資源的及時性、有效性,全面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實踐性和職業性。
創新創業課程主要包括“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專題講座”、“創業實踐競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專業技能競賽”“大學生應用技術研究項目”及“職業資格認證”課程。通過“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課程的實施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輔助學生完成大學生學習生涯規劃。邀請知名企業家進行“創新創業專題講座”,指引學生學習奮斗方向,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精神。專業教師與創業導師配合指導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幫助學生完成企業注冊、融資,指導學生創業團隊參與企業運營及各級各類創業實踐競賽,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創業經驗。通過“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專業技能競賽”“大學生應用技術研究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品質。通過“職業資格認證”課程使學生獲得相應工作崗位的職業資格證書,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4]。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通過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推進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實現了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增強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提升了專業的知名度,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受到了家長、學生、行業企業的認可,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