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長城
習主席強調指出:“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血性,是戰斗精神的形象標識,自古以來備受推崇,飽含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道義擔當、“曲戟在頸,不易其心”的忠誠堅守、“一聞戰鼓虎氣生”的豪氣迸發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生死抉擇。培育革命軍人特有的戰斗血性,必須把“殘酷、流血、對抗”的要素貫注始終,從戰爭本質、職能使命、價值追求來認識把握、實踐培育,著力鍛造敢打敢拼、全面過硬的刀鋒銳氣。
一、把握內在遵循,形成漸進式培育態勢。戰斗精神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實踐過程。一要從知到行。知是行之始,只有內心上認同才能在行動上自覺踐行。要從深化官兵對戰斗精神的科學認知入手,注重用馬克思主義戰爭觀明向、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用軍隊根本職能和國家安全形勢強化,幫助官兵認清“戰斗血性是什么”“培育血性為什么”等問題,引導官兵自覺在實兵實訓中磨練戰斗意志、在日常管理中培塑戰斗作風。二要從易到難。部隊正處于轉型關鍵期,培育戰斗精神必須緊貼實際、層層遞進。新兵新排長訓練要以強思想、打基礎、塑形象為抓手,培育雷厲風行、勇往直前的作風;混編同訓要以群眾性比武競賽為抓手,培育不怕苦累、勇爭第一的意識;演習演訓要在難局、險局、危局中研戰法、尋對策、克難關,培育團結協作、堅韌攻關的精神和直面生死、絕地求生的意志。三要從行勇到智勇。針對現代戰爭特點,要注重在開掘官兵大無畏、敢“亮劍”的勇猛血性基礎上,更加注重智勇精神的培育。通過組織“戰斗精神之我見”“應對強敵、勝戰打贏”等群眾性大討論,讓官兵深刻感悟現代戰爭既要“行勇無敵”更要“智勇奪勝”;通過積極組織演訓“諸葛會”“找茬會”“復盤會”,讓官兵在廣泛軍事民主活動中領悟善謀打仗重要性。
二、貫徹多維理念,構建立體式培育格局。戰斗精神培育具有鮮明的系統性、長期性、實踐性,必須樹立多維理念,全時空、多方位對官兵進行培塑。一是內容上全面系統。要緊緊圍繞戰斗精神培育,從認知幫助官兵提高對苦累、得失、戰爭、生死等問題的認識,從情感筑牢官兵愛黨愛國愛軍愛民的感情基礎,從意志激發官兵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頑強血性,從心理強化官兵遇險不驚、臨危不懼的從容素質,從作風培塑官兵雷厲風行、一刀見紅的戰斗品質。二是對象上全員覆蓋。要一改過去重基層輕機關、重戰士輕干部、重主戰營輕保障營的做法,緊緊抓住機關、軍官、老士官三個重點,以上率下,既抓戰斗員又抓指揮員,既抓基層又抓機關,真正讓戰斗精神培育沒有局外人、沒有燈下黑。三是方式上隨時隨地。堅持把戰斗精神培育向日常生活滲透、向工作訓練延伸,融入部隊建設的方方面面,確保培育時時有聲、事事有影。在駐訓當中,通過教唱戰斗歌曲、播放戰斗影片、宣講戰斗故事,讓官兵潛移默化接受培育。在演習演訓中,廣泛開展群眾性大比武、班排挑戰賽、叫響戰斗口號等活動,強化官兵勇爭第一、直面生死的豪氣血性。
三、選準管用抓手,實現滲透式培育效應。戰斗精神培育有其固有的規律,具體培育方式應因時而異、因地制宜。一是融入主題教育引領。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強軍思想,始終用先進理論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按照“統攬、結合、滲透、貫穿”總體思路,區分專題,采取“大課輔導、小課深化、活動結合”等方式,幫助官兵真正弄清“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為誰犧牲”等問題;常態抓實“和平積弊大起底大掃除”活動,著力根治“和平思想”“二八現象”;邀請軍地專家解析我國周邊安全形勢,解讀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革命軍人生死觀,不斷強化憂患意識、打仗意識。二是突出實戰化演訓錘煉。廣泛開展群眾性比武競賽、“最強戰士”“刀鋒勇士”評選活動,在“大強度、快節奏、高標準、考比拉”的新常態下,注重把練體能、練技能、練智能與練作風、練意志、練心理結合起來,把戰斗精神培育與實戰化演訓結合起來,加大演習的難度、強度、險度,組織誓師動員、開展戰地文化、搞好心理疏導等,確保戰斗精神培育貫穿全過程、實現全覆蓋。三是濃厚戰斗文化熏陶。把戰斗精神培育融入野戰文化和陣地文化建設,編印下發戰斗精神培育系列叢書,拍攝規范訓練中小游戲、心理意志訓練和常用儀式活動等教學錄像,組建“一營一品”特色文化隊伍,開設戰斗精神培育專題網站,打造充滿激情、富有戰味、熏染血性的文化平臺。
四、用好正向激勵,引領輻射式培育風尚。戰斗精神常態化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持續的理論教育固本、經常的軍事實踐錘煉,還要良好的風氣引領和濃厚的環境熏陶。一是端正務戰導向。堅持表彰獎勵向練兵備戰傾斜,將年度獎勵指標的90%以上用于練兵備戰先進典型,激發官兵敢闖敢拼的訓練激情。堅持想戰者留、鉆戰者用、勝戰者上的用人導向,真正把素質強、有闖勁的實干型干部用在重要崗位。二是激發勇戰豪情。把兵味、戰味、野味作為戰斗精神主旋律,結合跨區駐訓戰備拉動,深入開展臨戰教育,在駐訓地域開設戰地廣播,撰寫戰地日記,強化戰地體驗,不斷調動參戰熱情。結合實戰演練常態開展立功創模、火線入黨等活動,充分發揮儀式教育激勵帶動作用,在潛移默化中磨礪官兵無畏的勇氣、不屈的血性。三是立起勝戰標準。始終用戰斗力標準來衡量檢驗轉型建設成效,采取定期考、深入查、階段評等辦法,扎實抓好戰備訓練落實;堅持在指導思想、工作籌劃、組織實施上向備戰打仗聚焦,從嚴從快從重糾治訓風演風考風不實的人和事,對抓訓不作為、長期不進步、訓練成績落后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確保導向鮮明、中心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