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坤 羅鵬巍
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雖發生于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其中蘊含的哲理卻流傳至今、經久不衰,即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一旦放任自流、積少成多,終將“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腐敗問題的發生也有一個類似的過程,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提出,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一個有效路徑,為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對“四種形態”作了具體規定,明確了“紅紅臉、出出汗”,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四種監督執紀體系。這與扁鵲眼中的四種疾病狀態有異曲同工之妙,重在治病救人。第一種形態好比“湯熨之所及”,重在解決“疾在腠理”。通過湯熨,讓身體發發汗、去去寒,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力,消除“亞健康”狀態。這就好比黨員干部在犯錯誤早期或將犯未犯時,作為黨委紀委,務必要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緊緊扭住“紅紅臉、出出汗”這個新常態,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談話函詢、責令作出口頭或書面檢查、限期整改等措施,對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把苗頭隱患消滅于萌芽,達到“勤護樹”“治未病”的目的。第二種形態好比“針石之所及”,重在解決“疾在肌膚”。中醫上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針灸的藥理就在于通過針刺來疏通經絡,從而使身體治愈。嚴管就是厚愛,只有動輒則咎,用紀律這個“針石”經常刺痛違紀“病人”,使其畏而卻步,才能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毛病釀成大禍害。對于各級黨委紀委來說,要正確把握“問題較輕或不適宜在原崗位工作的”這個大多數,通過黨紀軍紀輕處分,或者進行組織調整等措施,給黨員領導干部以“重打鑼鼓另開張”的機會,達到“正歪樹”“治微恙”的目的。第三種形態好比“火齊之所及”,重在解決“疾在腸胃”。當疾病發展到腸胃,簡單的“湯熨”“針石”已無法達到治療效果,而必須以猛藥去疴。對于少數嚴重違紀,甚至一只腳踩在違法犯罪邊緣的黨員干部,決不能姑息遷就、養癰遺患,必須當頭棒喝、高壓重處,通過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等措施,防止黨員干部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達到“醫病樹”“治重疾”的目的。第四種形態好比“司命之所屬”,重在解決“疾在骨髓”。當病情惡化,深入骨髓之時,即便是神醫扁鵲,也無可奈何,只能聽天由命。對于極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的黨員干部,要果斷立案審查,堅決挖病灶、割毒瘤,采取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等措施,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防止污染政治生態,保持黨的肌體健康,達到“拔爛樹”“除絕癥”的目的。
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其犯錯誤的主要原因在自身,但是黨委紀委在客觀上也存在一定責任,就拿“四種形態”實踐運用來說,其本身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對各形態之間標準界限不清、自由裁量過大、隨心所欲轉化等問題,使得黨員干部對部分黨委紀委產生了“醫者好治不病以為功”的不良印象,導致部分黨員干部“諱疾忌醫”。究其原因:一是能力素質有欠缺,鑒別力不強。精準運用“四種形態”,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工作中發現,部分黨委紀委只知道“四種形態”是什么,對于具體界限以及各自的運用范圍掌握不清,又缺乏必要的實踐鍛煉,導致“四種形態”運用上不能對號入座、無法得心應手,甚至出現“不會用”“不敢用”“胡亂用”的問題。二是好人主義有市場,原則性不強。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有的習慣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事信條,有的熱衷于“高舉輕放”,干事情“雷聲大雨點小”,在定性量紀時降低標準、從寬處理,該用法律時用紀律代替,該用紀律處分的用組織處理,該用黨紀處分的用行政處分,該用重處分的用輕處分。三是功利主義有抬頭,政績觀錯位。把各形態處理問題的數量和比例作為自己工作的成績、炫耀的資本以及職位上升的依據,對于不同形態的問題不加以科學的分析研判,僅憑個人感覺或者表面現象,簡單地做以處理,草草結案,只要數量、不要質量,看似“碩果累累”成績頗豐,實則“冤假錯案”有失公允。四是貫徹從嚴有偏差,法制性淡薄。從嚴需依法,依法要從嚴,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然而實際工作中,部分黨委紀委人為地割裂依法和從嚴的關系,認為依法就無法從嚴,從嚴就不能依法,其結果是一味從嚴,把低一級形態轉換為高一級形態,用高一級形態替換低一級形態,導致出現了“小題大做”、罪不當罰等情況,打擊了部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五是唯利是圖有私心,隨意性太大。把手中的權力當作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以權謀私、以案謀私現象屢禁不絕。對于跟自己關系好的、走得近的、有利益輸送的,網開一面,從輕發落;對于跟自己關系不好的、走得遠的、不會來事的,挾私報復,從重發落,在“四種形態”之間隨意穿梭。
各級黨委紀委在面對犯錯誤黨員干部時,要像扁鵲一樣滿懷醫者之心,不僅有精湛的醫術,還要有高尚的醫德和嚴謹的醫風。一要培養高尚的品德。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依然面臨嚴峻復雜形勢,“四種形態”的運用還沒有從根本上遏制腐敗的增長,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期間,是與不良風氣作堅決斗爭,做一個“好同志”,還是與其同流合污,甘愿冒做“階下囚”的風險,這是一場考驗。各級黨委紀委都要經得起這場考驗,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執行黨章黨規黨紀,以實際行動切實履行黨章賦予的神圣職責。始終保持敢于斗爭的精神膽魄,面對歪風邪氣敢較量,面對不正之風能戰斗,以勢不兩立的氣勢,堅決鏟除腐朽思想和腐敗行為,打贏正義“保衛戰”,筑牢廉潔“防火墻”。二要樹立嚴謹的作風。“四種形態”在實踐運用過程中,部分黨委紀委原則性不強,抵擋不住金錢、權力的誘惑,最終被拉攏腐蝕,鋌而走險以至鋃鐺入獄。對此,各級黨委紀委要樹立秉公執紀的良好形象,對于違規違紀的人,不管職務高低,不論親疏遠近,始終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紀律法律為準繩,不搞以權謀私、以案謀私,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要樹立從嚴執紀的鮮明導向,嚴格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初步核實、立案審查調查、案件審理、處置執行各個環節,嚴格問題整改“后半篇文章”,對直接責任人員和領導責任人員,該處理的嚴肅處理,該問責的嚴肅問責,絕不放任自流、養癰遺患。三要練就精湛的業務。各級黨委紀委在“四種形態”運用過程中,要注重經驗的積累,對于每一種形態對應哪些事項、什么時候可以相互轉換、需要什么條件等問題,必須做到了然于心。一方面,要著力提升業務能力。向書本學習,利用個人自學、專家授課、集中研討等時機,把基本法規作為提高理論水平的基本途徑;向實踐學習,利用代職鍛煉、案例研討、參與辦案等形式,學習案情分析、證據收集、談話攻心等技巧,在具體運用“四種形態”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要著力增強履職能力。面對違紀違法方式手段的日趨隱蔽,敢于開拓創新,在繼承好紀檢監察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打破舊的思維習慣,創造新的制度舉措,更好適應新的崗位需求和形勢需要;面對紀檢監察工作“點多線長面廣”的客觀實際,搞好協調聯動,通過建立上下級之間、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問題移交機制以及軍地協作機制等,建立上下協調、一體聯動的協調網絡,共畫紀檢監察工作最大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