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會 王 野
當前,手機網絡已成為敵對勢力滲透的“主渠道”、恐怖分子制造事端的“橋頭堡”、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孕育的“保溫箱”。預防手機網絡犯罪,形勢嚴峻,隱秘復雜,管控棘手,需下力破解。
當前,手機網絡犯罪誘因更多、形態多元,呈現出隱蔽性、復雜性、逐利性、高效性,官兵使用手機網絡稍有不慎便會觸碰違法犯罪的高壓線。一是網上反動言論蠱惑性強,容易發生政治性問題。近年來,西方反華勢力大力推行“網上信息自由流動”,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戰略,極力兜售“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矛頭直指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妄圖對我“拔根去魂”。這些反動論調欺騙性、蠱惑性、煽動性很強,如果思想不敏銳、意志不堅定就很容易受到侵蝕影響。二是網上敵特策反詭秘多端,容易發生竊密賣密問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西方情報機構利用先進技術和信息企業壟斷優勢,加大對我國特別是軍隊重要部位和核心涉密人員展開攻擊竊密,嚴重威脅我軍事安全利益。三是網上色情暴力信息泛濫,容易發生激情犯罪行為。網上各種思想相互激蕩,各種文化交匯碰撞,各種觀點良莠并存,黑色反動、灰色消極、黃色淫穢、血腥暴力的內容充斥其中,如果不能加以判別、明辨真偽,就很容易滑入思想墮落、道德敗壞、行為放縱的深淵。雖然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開展了多個波次的清網行動,也取得了明顯效果,但是受暴利的誘惑,一些不良商家或個人變換手法,利用微信、網盤、云盤和各種交友軟件兜售此類信息,給青年官兵思想帶來了很大影響,有的甚至產生了嚴重后果。四是網上詐騙賭博活動猖獗,容易發生經濟犯罪行為。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虛擬性、隱蔽性、交互性強的特點,通過網絡實施傳統犯罪的活動與日俱增。由網絡賭博誘發的案件問題呈逐年上升趨勢。與傳統網絡賭博相比,新型網絡賭博依托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行為更隱蔽、手段更多樣、泛濫更迅速、危害更嚴重。特別對軍人而言,其背后往往暗藏更多陷阱,敵特、黑社會性質團伙隱匿其中,將當事人拉入更深的漩渦。
手機網絡犯罪已經成為犯罪類型中的新形態,誘因復雜,預防難度大。剖析原因,歸結起來有五個“難”。一是價值偏向校正難。官兵長時間處在封閉的環境中,手機網絡成了與外界聯通的主要手段,而網絡世界繽紛多彩,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青年官兵社會閱歷缺乏、信仰基礎不牢、思辨能力不強,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牽著鼻子走,甚至在一些敏感問題上胡亂評論。再加上一些政工干部自身理論功底不夠扎實,對官兵思想上的迷惑澄清乏力,大道理講不清,小道理講不透,歪歪理駁不倒,導致官兵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墜入犯罪深淵。二是思想行為掌控難。一方面,官兵使用手機具體在干什么、在網上瀏覽了哪些信息、看到一些價值觀不正的大V 文章后思想變化如何,作為管理者很難精準掌握;另一方面,部分官兵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希望手機被翻閱檢查,有時連正常的轉賬消費、聊天記錄、上網鏈接都會刪得干干凈凈,其實就是用無聲行為來規避監管。還有一些官兵冒著違規違紀風險,偷偷使用賬外機、賬外卡,不僅絞盡腦汁藏機器,而且第一時間刪信息,客觀上造成了監管難的問題。三是僥幸心理消除難。現實生活中,僥幸心理是一種自我欺騙的不良心態,個別官兵正是在這種無知無畏的僥幸心理驅使下,淡漠了法律法規的敬畏信守,觸碰了倫理道德的底線紅線。從通報情況看,有的自認為是網絡高手,能夠規避監管,有意無意泄露軍事秘密;有的感到技術竊密沒有那么玄乎,為圖一時方便攜密上網聯網,結果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有的認為只要不暴露真實身份,違規言行就不用承擔責任,肆意妄為,亂說亂講。四是高度依賴自控難。毋庸置疑,手機網絡快捷便利,擁有的強大社交娛樂功能,豐富了官兵生活,滿足了官兵精神需求。但是也毫無疑問,手機帶來的弊端和潛在危害也不少。從了解情況看,一些官兵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沉迷于手機網絡,對手機離不開、撇不下,甚至患上了“手機依賴癥”,學習靜不下心,工作提不起勁,只要手機不在身邊,就會感到緊張焦慮、無所適從。五是力量薄弱聯防難。目前手機網絡管理和網絡輿情管控按照職能分工,分散在通信、宣傳、保衛等多個部門,各自為戰,往往管輿情引導的不了解輿情動態,管輿情監控的不負責輿論引導,統一組織領導和力量協調不夠。再有,既懂網絡技術又懂媒體傳播和預防網絡犯罪的復合型人才比較稀缺,現有人才能力素質還有不小差距。
手機網絡要想管好用好,關鍵就是要深刻剖析問題原因、精準找到背后癥結,這樣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一是抓實思想教育預防。預防手機網絡犯罪,首要任務就是通過深入細致的教育引導。用典型案例警示,遴選全軍網上失泄密、新型網絡犯罪的典型案例,依托燈箱、展板、視頻等宣傳載體,通過以案講法、剖案析法等方式,讓官兵知用網之危、懂用網之循、明用網之法。用專業知識明示,利用政治教育、黨團活動等時機,認真開展智能手機安全防范教育,邀請軍地專家就隱蔽斗爭形勢、網絡安全知識進行專題輔導、專項解讀、專門答疑,推動網絡安全專業知識化為官兵安全用網的具體行動。用手機信息提示,將網絡安全基礎知識、法規制度等內容,通過手機短信編寫“三字經”、研發推廣“學習軍營”手機APP 等形式,讓用網“小貼士”、安防“小廣告”常發送、勤彈出,形成“時時有人拉袖子、處處都有監督員”的教育氛圍。二是創新協作機制聯防。注重軍民融合,積極溝通聯系,與專門機構和力量進行合作,使我軍與地方在輿情信息上互通有無,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合力;充分利用國家安全機關、公安網監機構掌握的大量信息,做到為我所用、集力攻堅,協同地方網警以及知名網站,對公眾利用網絡發布的涉軍信息進行嚴格審查,將有網絡犯罪苗頭人員重點監控、及時處理,第一時間做好刪除、過濾、封堵工作,盡可能將網絡犯罪消除在初發階段。三是建強專業力量嚴防。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是預防犯罪問題的關鍵因素。要立足崗位磨礪,堅持學中干、干中學,把工作崗位作為最好的學習平臺,通過參加大項活動、執行重大任務、偵破重大案件,交任務、壓擔子,迅速提升保衛干部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拓寬渠道培訓,選送優秀保衛干部到駐地軍事法院、檢察院見習鍛煉,拓寬視野、學習專業,最大限度地運用好人才資源,提升綜合素質,推動預防犯罪骨干隊伍專業素質的提高。要依托區域協作錘煉,以大單位為單元建立區域辦案協作機制,一旦發生重大案件問題,按照分散配置、集中使用的原則,在大單位范圍內調集偵查力量,集中優勢兵力,在實踐中進行傳幫帶,使全區保衛干部整體受益、跨越提升。四是廣泛依靠官兵群防。加強手機網絡使用管理是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靠運動式、突擊式的方法達不到預期效果,必須發揮各級組織、干部骨干和家庭社會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兩支隊伍”功能作用,切實摸清官兵現實思想、手機網絡使用現狀,及時發現報告處置異常情況。充分激發全體黨員及群眾的活力動力,建立手機網絡預防犯罪互助小組,鼓勵大家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相互警告,構建群防群治網絡格局,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