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大家在一起工作稱為共事。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人希望在社會中一起生活。人具有社會屬性,總是工作、生活在一個組織、一個團隊之中,總是要與人共事。對此,習近平同志早在主政浙江時,就有過多次關于合作共事的精辟論述。他說,“在一個班子共事,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責任”“要珍惜在一起共事的時間,同心協力,干出一番事業”“團結才有力量,人和才能政通”。
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既要能干事,又要善共事。干事靠本事,共事靠人品。不能干事,就會有辱使命,就是失職;不善共事,往往就不能干成事,同樣也會有辱使命。只有既能干事又善共事,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為。1989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特別強調,領導班子內部“要相互容忍,相互謙讓,相互幫助,相互補充,包括相互克服錯誤和缺點”,這里強調的實際上就是如何在一起共事的問題。
在一起共事,必須要有容人之量。容人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好撐船?!毙挠卸鄬?,舞臺就有多闊。一個人的心胸、氣量決定一個人的成就空間,有多大的胸懷,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作為黨員干部應該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能裝事,能容人,能吃氣,既要能容人之短又要能容人之長,既要能容人之過又要能容人之功。
在一起共事,必須要有謙讓之德。“謙者,德之柄也;讓者,禮之主也?!弊鳛辄h員、干部,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合作共事,短則一兩年,長則幾十年,尤其需要相互間的謙讓。真正的團結,往往都是在非原則性問題上彼此謙讓、相互妥協。古人有句話,叫作“善與而不爭,堂中有太平”?!吧婆c”,就是在非原則性問題上善于作出必要的犧牲和讓步;“不爭”,即不爭高低、不爭權力、不爭名利,不計個人得失、不鬧個人意氣。如果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爭來爭去,彼此間的信任就會慢慢消失,合作共事的氛圍就會受到破壞。
在一起共事,必須要有坦誠之心。坦誠是做人之本,也是團結之本。鄧小平同志說過:“我們要在全黨提倡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實事求是?!覀冎源騽僬蹋锩詣倮?,就是大家愿意當老實人,自己多承擔一點任務,愿意多吃虧?!碧固故幨?、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大家與你相處就會感覺踏實,就會對你產生信任感、依賴感,你的人緣就會越來越好;否則,今天耍個小聰明、明天弄個小花招,欺上瞞下、左哄右騙,時間長了,別人就會對你避而遠之,更不會有人愿意與你合作共事。
在一起共事,必須要有友愛之情。大家在一起共事,既要講黨性、講原則,也要講感情、講友誼。共事一陣子,應該友愛一輩子。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寬容的心、友愛的心,相互理解尊重、相互信任支持、相互配合補臺;要多一些體諒、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心;要允許別人有缺點,允許別人有過失,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讓工作更加人性化、共事更具人情味,相互間就能感到心情舒暢、精神愉悅,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