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安成自畫像 油畫 1970年
畫家賀安成
采訪人:曹雋平
受訪人:賀安成
曹雋平:非常高興賀老師能又一次接受我的采訪。記得十年前我剛剛擔任《藝術中國》雜志主編時,第一個采訪對象就是您。當時適逢建國六十周年大慶,您在中央美院任教的小兒子賀羽,為首都國慶群眾游行繪制了胡錦濤主席的巨幅油畫像;您本人的水彩畫入選中國美術館“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60年”大型畫展;您的大兒子賀奕在《收獲》雜志上再次發表長篇小說,可謂三喜臨門!我那次采訪的標題就叫“收獲”。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已是整整十年。我知道在這十年間,您父子三人又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令人欽佩。特別是您在繪畫藝術上靠著自學起家,在很早就畫出了不少優秀的水彩、國畫人物,這些年聽說您又在主攻寫意油畫。我想知道,站在今天回顧您的從藝歷程,您會有哪些新的感想?
賀安成:曹主編過獎了,謝謝!我與《藝術中國》雜志很有緣分,很感謝雜志社多年來對我的支持與鼓勵。您要我回顧自己的學藝歷程,這個題目有點大,一時半會很難講清,我只能簡要地總結一下自己走過的路,概括起來,可以說是經歷了三個階段。

老婆婆 油畫 1973年

青年像(油畫)1971年

田間寫生 1958年

陳列館講解員 油畫 1976年

老編輯 油畫 1980年

與佐恩油畫原作合影 1980年
我的第一個階段是要學會畫得準,準確是任何一個學畫的人不可回避的第一道關口,特別是學人物畫。由于我完全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自學,這對我而言難度是很大的,我深知如果形都畫不準,那其他一切都是空談。我讀初中時,啟蒙老師李立曾教過我如何畫靜物和風景,我的第一個人物畫老師是陳白一。1955年我第一次去向他請教時,他并未因我出身太差而冷落回避我,反而非常熱情而細心地指導我。他教我一定要多畫速寫,以彌補不能在專業院校里畫長期作業的不足,要我即便平時不能動筆,也要多觀察,并憑記憶去畫看到的東西。
他還拿出他在洞庭湖工地上畫的很多速寫向我講解,還為我在紙上親自示范。
這年秋天因家中生活極其困苦,為了活命我來到株洲601廠工地打工挑土,盡管每天的勞動強度極大,但我只要有點空閑時間再累都會畫幾筆速寫。不出幾個月我會畫畫的名聲連公司領導都知道了,一年后破例幫我從一個民工轉成國家干部。
1957年夏天,我在北京有幸多次去跨車胡同拜見齊白石。他從一個鄉村木匠最終成為一代宗師,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在勞動人民文化宮,為了看蔣兆和作水墨人物寫生示范表演,我硬是費盡心思擠到了他的身邊,目不轉睛地看他畫出的每一筆。此外,觀看著名畫家阿老精準的人物速寫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我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記者采訪一位有名的鋼琴演奏家。記得記者問鋼琴家:“假如上帝只給你一個小時,你會如何安排?”鋼琴家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要用55分鐘練基本功,用最后5分鐘演奏。”這位鋼琴家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并影響了我一生的藝術道路。
1958年底我被株洲市委宣傳部長王又民看中,把下放在農村的我調至《株洲日報》任美術編輯,從此走上了專業美術工作崗位,作畫條件大大改善,但畫速寫仍然是我的日課,到后來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無法動筆時,我就用眼晴看,用手指頭在口袋里比劃。這種習慣已經伴隨了我一生。年輕時,就連有時聽領導作報告,我都會用心觀察領導的面部特征、形體比例、透視變化,至于他講了些什么,我一點都未聽進去,但我反而經常得到領導的表揚,說我開會時能專注地聆聽他們講話。現在想來,實在是有愧于領導的教誨。喜歡東張西望也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有一年在商場我還引起過一名便衣警察的注意。
還有一回,我在馬路邊看見一個兩三歲的小孩,長得實在是太可愛了,活脫脫就像拉菲爾畫的小天使,只是肩膀上少了一對翅膀。由于我前后左右仔細打量這個小孩,以至把他的父母弄得心驚肉跳,誤以為我是個人販子在踩點。

街景 油畫 1965

頭像寫生 1998年
我無法統計出那些年我到底畫過多少張素描速寫,但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描繪一個物體的準確度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尤其人物頭像,別人常常一眼就能辨認出畫的具體對象是誰。1996年我曾在長沙舉辦過一次人物速寫畫展,湖南衛視與中央電視臺都做了報道,湖南日報社的領導還把我請去,要我為報社70多名編輯記者畫速寫像,每幅像上不能寫名字,貼在宣傳欄里,下班時讓大家去辨認。我笑著對報社領導說:你們這是在考我。這次畫速寫像的事,《湖南日報》還專門在頭版為我發了一條快訊。
后來竟有很多單位把我請去為每一個職工畫一幅速寫肖像,株洲市圖書館和市文化局的職工簡介欄竟全部采用我畫的速寫像,我也把這一切當成是一種提高繪畫能力的極好機會而樂此不疲。

看著名油畫家全山石作畫
曹雋平:您講得很好,那接下來的第二階段,您又有什么變化呢?
賀安成:其實并不能將每個階段割裂開來,兩者是反復穿插進行。當我學會了畫得準確以后,就轉向追求怎樣才能畫得生動、耐看,因為準確并不是目的,而只是通向生動、耐看的必經之路,要在這方面提高一步,就必須研習繪畫藝術中的十八般“武藝”,熟悉繪畫的各種形式語言,在這點上,命運似乎又對我有些眷顧,給了我一些進一步提高繪畫水平的機會。上世紀70年代,我被借調到韶山陳列館畫了幾年革命歷史畫,先后與中央美院的潘世勛、李駿教授,廣州美院的惲圻蒼教授,著名畫家陳逸飛、吳云華及省內很多名家同場作畫,我如饑似渴地向這些同行和老師討教繪畫技法,獲益頗多。特別是潘世勛、李駿兩位老師,對我的幫助特別大。潘老師經常向我講授一些素描和色彩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有時還具體到如何畫好眉弓、眉毛等細節。李老師也告訴我他留蘇期間發現的西方油畫大師們的精妙之處,特別是他常說起倫勃朗人物形體邊線的畫法,給我很大啟發,常常令我神往。

參觀盧浮宮 2004年
到了80年代初,我所在的單位舉辦過一次為期一個月的油畫研修班,特地請了著名油畫家全山石教授主講,每天均由我負責他的飲食起居并安排各種課堂活動。這段時間我同樣不時地借機向全老師請教油畫技法,他的話經常讓我茅塞頓開。
其后,我還去國外觀看過不少西方油畫大師的真跡,對油畫藝術有了更深的感悟。在過去很多年里,我也對各種藝術門類與畫種發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在水彩和國畫上下過一番功夫。我畫的水彩人物寫生入選過全國性的水彩畫展;用國畫畫的偉人肖像還在省博物館辦過畫展,這些都為我進入第三階段打下基礎。
新世紀初,年過六十的我又突發夢想,要去北京學藝。2001年元旦一過,我只身來到北京,在與中央美術學院僅一墻之隔的一個小區貸款購置了一套住房,爾后將戶口也遷了過去,死心塌地、義無反顧地伴著這所中國的最高美術學府當起了老學生。我借小兒子賀羽在學院當老師之便,從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在將近二十年里,只要我在北京,凡是美院里的各種展覽活動總有我的身影。我要特別感謝靳尚誼老院長對我的悉心指教,加深了我對油畫本體語言的理解和對基礎的重要性的認知,讓我重新發現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為此我在十年前還自動放棄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要支持我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的極好機會,又花了多年時間進一步夯實自己的基礎。

直到最近,年已八十的我,總結自學繪畫60年的歷程,在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后,自認為總算多少悟到了一些繪畫藝術的真諦,開始思考如何確立個人的繪畫語言、風格和手法,這樣我就進入到從藝的第三階段,我學畫的三個階段可以壓縮成六個字,就是準確——生動——傳神。

美訓班學員速寫 1983年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而我竟因自身和外界的多種原因足足晚了三十年,才領悟到自己的天命是什么。
曹雋平:那能具體談談您在第三地階段中藝術觀念上的變化嗎?

與陳白一、楊第甫、李立合影 1986年
賀安成:我在看了許多西方油畫大師的具象寫實的杰作之后,特別是論布朗、委拉士開支和列賓等人的作品,感覺到靠自學起家的我,要想達到和接近這樣的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像一個西方人跑到中國來學習用毛筆在宣紙上畫出八大、吳昌碩、齊白石的花鳥山水畫一樣,至今沒有一個是被國人認可的。歐洲后來出現的印象派直到現代主義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歸根結底都是在前人的藝術高度難以逾越之后另辟蹊徑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繪畫藝術不再是具象寫實一統天下的局面,一部分畫家在學習繼承歐洲寫實繪畫的基礎上,立足本土,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開始倡導并實踐一種具有東方情調的寫意油畫,至今已形成一種流派,涌現出不少優秀的藝術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

與侯一民、潘世勛先生合影
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影響,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對寫意性繪畫產生過興趣,也學著做過一些嘗試。我曾以城市建設為主題畫過一批組畫,1988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時,中國美術館收藏了我的水彩畫《新城組歌之五》。這幅畫在中國美術館的庫房里放了二十多年,一直到建國六十周年大慶,才又一次出現在“‘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六十年”的大展上。這對我學習研究寫意繪畫,是一個巨大的鼓勵和肯定,也成為我在這條路上繼續探索下去的動力。
我理解的寫意繪畫,是可以拿一個人說話的語氣來做個不太恰當的類比。一個指揮官在向即將沖鋒陷陣的戰士作戰前動員時,他的聲調、表情、手勢,與他平時在家人面前講話是截然不同的。寫意是要表現一種詩意,要有詩的境界。在這方面中國畫家具有得天獨厚的傳統文化的優勢。大自然中的荷花,西方人絕對不會想到出污泥而不染,對于竹子,也不會悟出高風亮節的說法。
寫意油畫的特征是“寫”,但這種“寫”如果不與“意”結合,就只是一具毫無生命力的空殼。反之,寫意油畫如果丟棄油畫的本體語言,置西方幾百年來的優秀傳統于不顧,以為只要畫得簡練就行,那也不過是一種高級涂鴉而已。多年前興起的一股油畫民族化之風,也都是在表面形式上做文章,以單線平涂的簡單技法畫出的作品,最終必然以失敗告終。

與靳尚誼先生合影
真正的中國式寫意油畫,只有在熟練掌握西方傳統繪畫技藝的基礎上,再融合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才有可能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別開生面,別具風采。
曹雋平:能否談談您是如何畫寫意油畫的?
賀安成:中國特色的寫意油畫是一條漫長的藝術之路,我也只不過是起步不久而已,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倒是有些個人的心得體會。我畫寫意油畫,不論風景、人物,都已放棄先勾形、鋪大色,再步步深入、豐富細節的通常畫法,而是改用毛筆作畫,強調作畫時用筆的書寫性,要求一筆之中有抑揚頓銼與各種厚薄、虛實及前后變化,始終不忘瞬間印象和畫面的整體感,并對眼見的形象進行藝術加工。因為眼前的一切形象,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完整性與不合藝術規律的地方,必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防止自然主義的照抄對象,成為對象的奴隸。
一幅寫意畫的立意一經確定,畫中出現的各種元素必須通力合作,不能用錯力量。在寫意風景創作中,畫中的元素無論增加多少,永遠只是一種物理變化,畫中的元素越多,只會越增加觀者的視覺負擔。我認為元素與元素之間應是一種化學反應,只需極少的幾種元素組合,就能讓畫面出現質的變化,產生一種飛躍,讓一幅畫不僅僅停留在觀者視覺層面的愉悅上,而是直抵心靈,能夠啟迪心智,讓觀者感受到有如詩意的美感,產生無窮的聯想。

與賀奕、賀羽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前合影 1976年

在北京花家地畫室合影 2011年
我在1988年創作的《新城組歌之五》,就是將古老的風帆與現代的鋼筋水泥鑄造的大橋組合在一起,通過古今元素的并置去表現一種恢宏的時代巨變。在色彩上如果采用藍天白云的寫實畫法,就會成為一幅具象寫生畫,我將整個畫面采用紫紅色調,是與想要表達的一種輝煌的意境相貼合的。另外一幅《馬達待轟鳴》,秀美的女工背影與宏偉的機械同樣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對比和靜中有動的暗示。2008年,我畫的韶山組畫中的《毛鑑公祠》,也是將古老陳舊的祠堂與天空翻滾的烏云結合讓人聯想到毛主席當年在韶山領導的風起云涌的農民運動的歷史場景。《胖嫂》這幅人物肖像速寫,為了表現一位體型較胖、性情開朗強悍的中年女性形象,我采用了方形構圖、雙手叉腰的動作,讓一部分形體沖破畫的邊線,而強光照射下的暖色調、紅色衣服的橫向條紋,再加上厚重的色層與粗大的筆觸,這些元素通力合作,突顯了人物的形體特征與性格面貌。以“意”以“神”寫“形”的道理,就體現在這些方面。用數學公式來做比喻,就是1+1要大于2。
曹雋平:轉到另一個話題,您培養的兩個兒子都很成功,請問您有什么育子良方?
賀安成:我不是教育家,也從未研究過這方面的問題,實在談不上有什么良方。我只是像千千萬萬個中國家長一樣,希望下一代一定要比自己強,要過得比自己好。我兩個兒子走上文學藝術的道路,是我經過認真的觀察和思考之后才確定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孩子事業的推手,但弄不好,也有可能會誤孩子一生。
比方說孩子畫畫,要知道,孩子在小時候喜歡胡亂畫些東西,其實是孩子的天性,有些父母因為不懂這一行,就欣喜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有天分,又看到社會上成名的畫家很是吃香,就過早盲目地要孩子也去學畫畫;并逢人就夸獎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讓不懂事的孩子真以為自己不得了,以致長大后眼高手低,目中無人。本來孩子的興趣和能力根本不在這方面,他完全可以在別的方面獲得更好的發展,讓孩子度過美好的一生。魯迅說過:“兒子沒本事,寧可當個木匠,也不要做空頭的文藝家。”小兒子賀羽很小的時候也喜愛畫畫,他的稟賦到底怎樣,我是做過各種測試的。這種測試主要就是通過比較。他讀小學時,我經常要他將班上好幾個喜歡畫畫的同學,包括周邊的孩子請到家里來,我用各種方法來測試他們。比如:擺一兩樣靜物讓他們對著寫生,讓他們看過一個簡單的圖形后,要他們默寫出來;有時也出一個題目,要他們憑想象畫一些有趣的畫面……以此測試孩子們的觀察、記憶、想象能力的高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比較后,我發現自己孩子的能力明顯高于其他孩子。

導師靳尚誼親臨畫室指導 2008年
假如賀羽的能力和其他孩子不相上下,甚至還有差距,那打死我也不會要他去學畫畫的。那個時候社會上很多家長還刻意包裝自己的孩子用大人作刀的方式,參加各種比賽,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所謂“神童”。我從不讓賀羽接觸這些東西,都是根據我自己對美術基礎的理解來訓練他、啟發他,培養他對比例、造型,以及一些細微特征的敏感。等到他初三,我就讓他考央美附中,到一個專業的氛圍里面自由成長。
大兒子賀奕小的時候也畫過一陣子畫,成績也不錯,他觀察細致,很有耐心,特別是構思一幅想象畫時,往往有些亮點。但我在看了大量作文后,經反復比較覺得他在寫作上更有長處,我就毅然鼓勵他向文學方面發展,終于考取北大研究生,爾后成為一名文化學者。
幾十年過去,兩個孩子在各自的領域里都有所建樹,令我十分欣慰,覺得最初的決定是正確的。當然,干什么行當也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方面,我覺得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才是更重要的。有些父母由于過多地向孩子灌輸“叢林法則”,以致孩子長大后成為小人和惡人的后備軍,實在令人惋惜。

獨釣霜晨月油畫 2006年 賀安成
曹雋平:賀老師,我知道您一生坎坷,您在逆境中的各種奮斗事跡(包括趣聞)我也知道一些,我很想聽您談談您的人生感悟。
賀安成:這是一個既痛苦又快樂的話題。俗話說,苦難是上帝的禮物,只是上帝賜給我的禮物太沉重了點,真讓我有些承受不起——差點把我壓死!
還有一句俗話,上帝為你關上一張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我就是從這扇窗口向外看到了像一幅畫一樣精彩的世界,我真想把看到的場景描繪下來,于是我愛上了繪畫。
繪畫照亮了我的人生的道路,并改變了我的命運,也是我通向幸福彼岸的橋梁。由于橋上人滿為患,而我又一直屬于社會的另類,好幾次有些心術不正的人企圖將我推下橋去,而每次又總有好心人向我伸出救援之手。這樣的好心人真是不少,我永遠記得他們,感恩他們,當然我也要感謝那些在后面鞭策我的人。
我更要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國家的改革開放,讓我這個出身極差,一無學歷、二無官職、三無門路的靠自學出身的人,實現和正在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對我來說,回報這個時代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我的畫筆描繪我所看到的一切美好!

在花家地畫室寫生 2019年

全家合影 2020年

胖嫂 油畫 2018年 賀安成

偉人故里 油畫 2019年 賀安成

紀念日 油畫 2018年 賀安成

馬達待轟鳴 油畫 2008年 賀安成

屏障 油畫 2008年 賀安成

顧盼 油畫 2018年 賀安成

女子肖像寫生 油畫 2019年 賀安成

魚翔水中天 油畫 2008年 賀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