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晨 張影 李陽
想在大學任職,需要滿足這些條件。
不少在國外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都希望能在畢業后留校任職,原因是相比社會上的其他工作,作為“象牙塔”的大學,在學生的心中更加熟悉,有親切感,且環境更易適應。然而,無論是哪所高校,都有著明確的選拔流程和聘用工作人員的制度,以及嚴格的條件限制。只有達到要求的人員才能在高校工作。本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解讀國外大學招聘的選拔方式以及具體要求。
職位不同
所需能力也有差異
想在國外的大學獲得一份正式工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條件就是合格的學歷。但對于不同的工種,對學歷的要求也有所區別。比如,學校在招聘運營部門中行政類工作人員時,對于學歷和專業的要求會較為寬松,對工作經歷的要求相對較高。但在招聘講師或是項目研究員時,則會認真篩選候選人的學歷學位、過往工作經歷乃至個人信用評級,以確保其具有擔任特定專業教師或參與特定方向項目的資格。
以哈佛大學為例,在哈佛大學商學院發布的職位招聘中,對于行政助理(executive assistant)一職的基本要求是有5年的行政工作經歷,熟練使用微軟工作軟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及Office360,熟悉iPhone和iPad的操作,附加要求為較強的溝通能力、較強的寫作能力,注重細節并能很好地兼顧多個事項。而對于助理研究員(research assistant)一職的招聘要求則完全不同,基本要求為具有學士學位,有杰出的學術成就和出色的寫作能力并能提供證明,且要有相關的獨立研究經驗或項目經驗。而且,這一崗位的附加技能要求更為具體,應聘者需對美國歷史、經濟史、美國文學或美國研究感興趣,能夠閱讀學術性的、特定主題的文章并編寫合理周到的分析。曾撰寫過高質量、原創的學術著作并提供證明。此外,應聘者還將接受筆試。而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發布的科研人員(scientist)招聘明確要求了應聘者需具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以及7年的經驗。
由此可見,國外大學對職位的分類十分詳細,且不同職位要求的應聘者學歷、專業背景、各項技能、工作經驗皆有著明確的差 異。
除了在大學內部工作的職位外,對于中國留學生來說,還有一種較為特殊、“量身定制”的國外大學職位,那就是國外大學針對中國學生的招生官。這類工作的要求一般為具有當地的留學經歷,精通中文及大學所在國家的語言且溝通能力較好。根據招聘網站上發布的英國大學招生官職位的任職要求,應聘者需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海外留學背景,有一定的招生經驗和市場經驗,較好的英文文書和口語溝通能力,另外,還需能接受出差安排并熟練應用辦公軟件。
規范化招聘流程
在招聘流程方面,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章制度,但整體來說大同小異,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對國外的高校來說,當某一個專業領域有人離職或是開發了新的研究方向、開展新的研究項目時,該專業或項目的工作人員將舉行會議討論是否有招聘新人的必要,若大部分人認為需要招聘新人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則要向所在學院申請招聘。若學院通過審核評估后,同意了招聘的要求,那么需要招聘的職位將由工作人員們成立一個招聘委員會,撰寫招聘信息,其中包括崗位名稱、崗位職責、崗位要求、申請時間等。待招聘信息確認無誤后,需遞交至學校的人事部門,并由人事部門在學校官網、社會招聘網站、雜志報紙等平臺發布招聘廣告。接下來的步驟就是等待應聘者在線申請或向學校郵寄簡歷及附加個人資料、由招聘委員會對簡歷進行初步篩選,選出候選人安排之后的筆試面試。
對于應聘者來說,要想進入大學工作,首先要時刻關注各個大學官網發布的招聘信息。一般來說,在每年的秋季學期開始時,國外大學為新員工辦理入職手續并正式安排工作。然而,高校招聘的周期一般較長,可能會耗時幾個月。因此,有畢業后進入高校任職計劃的中國留學生們,可以提前一年的時間申請職位,并在申請之前就準備好需要遞交的材料。
常見的申請材料包括個人簡歷(curriculum vitae)、求職信(cover letter)、研究興趣陳述(research statement)、教學興趣陳述(teaching statement)、推薦信(reference letter)。其中,研究興趣陳述和教學興趣陳述需要按照不同的職位要求撰寫,若申請行政類職位可能無需提交此類材料,若申請教職或是研究員職位,則此類材料所占比重較高,且要根據學院和專業的方向進行詳細敘述。另外,在推薦信方面,不同學校對于推薦信的數量和推薦人的職稱等級有著不同的規定。另外,除了上面說的常見申請材料外,有些學??赡軙髴刚咛峁┮恍└郊拥淖C明材料,比如證明自己學術能力的論文、證明工作經驗的證書等。應聘者在提交材料前需仔細閱讀職位要求,按照規定在線上傳或郵寄紙質資料,以免做無用功。
待成功遞交申請材料后,招聘委員會將對收到的所有應聘者材料進行初步篩選,從中選出他們認為最符合招聘需求的候選人,通過電話或郵件聯系,約定電話面試或視頻面試時間。在這一步中,應聘者需要做的就是確保申請材料中的電話號碼和郵件地址是有效的,并時不時地查詢是否有漏看的郵件或漏接的電話,以防錯過面試時間。在電話或視頻面試中,大學的面試官常問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比如申請這份工作的原因、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未來的職業規劃、想要問面試官的問題等。應聘者可根據這些基本款問題以及申請職位相關的專業問題提前準備好答案,做到有備無患、信心十足地參加面 試。
當應聘者通過線上面試時,意味著此次應聘已經成功了一半,但之后的步驟才是決定是否能獲得工作的關鍵,不可馬虎對待。學校將讓通過電話或視頻面試的應聘者進入校園進行線下面試。根據每所學校不同的規章制度以及應聘職位的不同,在這一環節的安排也略有差異。比如,在招聘講師或研究員時,有的學校的線下面試時間較長,需3至4天,其中包括了招聘委員會面試、應聘者過往研究項目報告、課程試講、與專業其他老師見面、與專業學生見面等。一整套流程結束后,招聘委員會將根據所有應聘者的表現,向院長推薦最佳人選,最終給出offer。而有些學校的面試則相對簡單,主要為招聘委員會面試和課程試講,并由招聘委員會決定入選者。而在招聘行政類工作人員時,就沒有課程試講這一步驟了,線下面試也可能由部門主管負責,根據面試時應聘者的總體表現以及過往工作經歷篩選出合適的人 選。
另外,對于想要畢業后留校任職的留學生來說,在學習期間就可以參加一些校內的實習或兼職類工作,比如圖書管理員、助教等,積攢經驗及人脈,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專業的學習和各項計分作業,努力在畢業時獲得等級較高的學位。這樣應聘時成功的概率自然能大大增加。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大學中的職位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只有足夠優秀的人才,才能“過五關,斬六將”,成功就職,并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穩步晉升。因此,以后想去大學任職的留學生們,請努力奮斗,未來就在你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