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仙 王冬云
【摘 要】 目的:研究在急診住院病人自備藥安全管理中PDCA循環法的應用效果。方法:調查本院急診科437例住院病人,在病人的自備藥安全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比較實施前、實施后病人服藥正確率。結果:PDCA循環法實施前437例病人口服藥正確率為88.55%,實施后428例病人口服藥正確率為95.00%(P<0.05);PDCA循環法實施前病人的滿意度為94.05%,PDCA循環法實施后病人的滿意度為98.60%(P<0.05)。結論:PDCA循環法用于急診住院病人自備藥安全管理中能夠明顯減少口服用藥錯誤率,提升用藥正確率,提升用藥安全。
【關鍵詞】PDCA循環法;急診;住院;自備藥;安全管理
為了安全、高效的服務病人,鼓勵病人主動參與自我健康管理,本科病人常規口服用藥以自備為主。口服藥的正確服用與否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由于急診病房病人自身病情復雜、慢性病急性發作居多,所服藥物種類多、次數頻繁、用藥療程長,在用藥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循環管理法這一管理方式具有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特點,通過不斷的循環使工作質量得到逐漸的提高[1]。本院急診科對自備藥病人開展PDCA循環法下的安全管理,有效提升了用藥正確率,現分別在實施前、實施后選取病人進行比較,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有18張住院床位,本研究調查時間有兩段,第一段為2019年1月整個月和2月中的隨機10d,共有437例病人接受調查;第二段為2019年5月至6月4日,共有428例病人接受調查。
1.2 方法
P-計劃:本次調查的437例病人中有50例服藥錯誤,錯誤的原因包括不遵醫囑服藥20例,未按時服藥12例,口服藥吃完未及時開藥9例,病人自行加藥3例,用藥劑量錯誤6例。針對原因制訂的改進計劃:全員培訓,參與病人自備口服藥的管理;正確評估病人的自理能力、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根據醫囑發放口服藥,對認知障礙需要口服藥者,使用紅、黃、藍標識代表早、中、晚,飯前口服標“三角”,飯后口服“圓圈”,做好交接班;病人首次自服時,做好宣教,做好交班,跟蹤督促檢查;個性化反復訓練,讓病人主動參與到口服藥物管理中。確定目標為提高口服藥正確服藥率。
D-執行:計劃的執行內容如下,1)全員參與病人自備藥的管理。科室常用口服藥的商品名、通用名、劑型、劑量,作用、用法、不良反應等等,尤其是新型藥物與藥劑科、專科對接,登記在冊,護士長組織學習并簽名,不定期檢查、提問,納入每月專科考試,確保人人熟練掌握。2)病人既往自備藥督查服藥的劑量、時間、品種等是否與醫囑相符,對新開的服藥醫囑做好講解,告知病人用藥的相關知識,如:服藥的目的、時間、劑量、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等,講解方式通俗易懂,避免專業用語。病人入院后的服藥指導由當班護士執行,責任護士核查、護士長檢查用藥指導效果。3)對文化程度低尤其不識字的病人,應用紅、黃、綠標識代表早、中、晚,在病人口服藥盒上醒目位置標出,飯前口服標三角“△”,飯后口服標圓圈“○”,相應標識的次數代表服藥的次數,比如:每日早上空腹1次的藥盒上用1根紅色膠帶貼上并在旁邊劃上三角標志,并督查服藥的正確性。4)床位護士要掌握病人口服藥的量,并囑咐病人服藥量不夠1d時提前告知,保證用藥的連續性。
C-檢查:從2019年3月開始在臨床落實改進措施,在2019年5月至6月4日再次調查428例病人顯示有407例服藥正確,21例服藥錯誤,錯誤的原因為不遵醫囑服藥7例、服藥劑量錯誤5例、未按時服藥9例。
A-處理:通過提高科室人員的重視度,反復強化宣教,增加自備藥的分類、標識管理,自備口服藥的服藥正確率明顯提高。經實施、檢查證實效果明顯的方法進行推廣,對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將上一個循環中未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中繼續處理。
1.3 評價指標
比較PDCA循環法實施前、實施后病人口服藥的正確率、錯誤率。
評價PDCA循環法實施前、實施后病人的滿意度,結果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
1.4 統計方法
數據通過軟件SPSS 22.0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n(%)],檢驗經χ2完成,P<0.05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口服藥正確率
實施前437例病人口服藥正確率為88.55%,實施后428例病人口服藥正確率為95.00%,實施后口服藥正確率明顯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病人滿意度
3 討論
急診住院患者自備藥指的是患者在急診入院期間隨身攜帶的日常自用藥物,這些藥物都不是醫院醫生處方中或者醫囑開具的,也不是醫院藥劑科提供的藥物。對于急診住院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接受口服用藥治療、靜脈注射用藥治療的同時,還需要使用一些自備藥進行基礎疾病的治療。實踐中在保證無用藥沖突的情況下,醫院會準許患者依據既往劑量與用藥方式使用自備藥,但同時對醫護人員而言做好患者自備藥的管理也是重要任務,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用藥安全,關乎著醫療事故的發生風險。但實踐也顯示,當前一些醫院針對患者的自備藥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體現為自備藥管理意識弱、自備藥藥學知識掌握度低、自備藥管理流程缺陷、自備藥使用審核松弛、自備藥使用跟蹤管理不到位等。一些患者擅自隨意服用自備藥,或者在醫護人員不知情的情況下錯誤服用過期的自備藥,導致患者住院治療效果受影響,延遲了康復所需時間,還會增加患者醫療費用。
PDCA循環法也被稱為戴明環,是學者戴明提出的一種管理方法,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連續性與完整性,具有小環保大環、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的特點[2]。起初PDCA循環法更多用于企業管理中,隨著研究的深入、廣泛,當前醫學領域對于PDCA循環法的應用逐漸增多[3-4]。藥品作為一類特殊商品,與病人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所以藥品管理的工作質量對藥品質量、用藥安全產生直接影響[5],通過應用PDCA循環法這一注重持續改進、全員參與的管理方法[6],第一次進行隨機調查,找出常見服藥錯誤的原因,針對要因提出改進措施,并進行第二次隨機調查,評價措施落實情況和效果,大大提高了病人自服藥的正確率。本研究通過在急診住院病人自備藥安全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結果顯示病人口服藥正確率從實施前的88.55%升高到實施后的95.00%,口服藥錯誤率從實施前的11.45%下降到實施后的5.00%。另外,實施PDCA循環法后病人的滿意度升高到98.60%,明顯高于實施前的病人滿意度94.05%。證實PDCA循環法的應用能夠明顯提升病人自備藥的用藥正確率,減少用藥差錯,因而能夠保證用藥效果及用藥安全性,所以病人能夠有更高的滿意度。PDCA循環作為一個質量管理循環過程具有無限特征,所有醫護人員均可以參與到其中,在PDCA循環管理中更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管理中各成員通過頭腦風暴可不斷發現新問題并及時將其解決,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7]。并且在PDCA循環管理中,醫護人員之間可形成相互學習的氛圍,相互發現在知識掌握、護理管理技能上存在的不足,相互指出并提出改進意見,從而能夠實現醫護人員團隊素質的穩步提升[8]。
綜上所述,急診住院病人自備藥安全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能夠起到良好效果,有助于提升用藥正確率與安全性。不過本院在PDCA循環法實施中但仍有個別環節沒有銜接得當,今后繼續加強重視,保證病人服藥的正確性,保證治療效果,保障病人安全。
參考文獻
[1] 葉慧麗.PDCA循環法在急診護理安全管理實施中的作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02):227-228.
[2] 李斌斌.PDCA循環管理措施在急診急救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0):100-102.
[3] 何曉靜,許婷婷,何麗媛,等.PDCA管理模式降低急診藥房自動發藥系統差錯實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7,37(08):673-675.
[4] 東振彩,陳蕾伊,康倩,等.某院抗菌藥物管理方法的實踐與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1):156-158.
[5] 鄒燕,邵微穎,徐勤容.PDCA循環管理在急診科基數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01):109-110.
[6] 尹曉紅.運用PDCA管理降低護士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8):108-109.
[7] 吳永暢,劉麗萍,張茜,等.基于國際醫療機構聯合委員會標準構建住院病人自備藥安全管理體系[J].安徽醫藥,2019,23(02):415-417.
[8] 王葉,柳書悅,胡小春,等.住院患者冰箱自備藥保管使用登記表在藥物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05):170-171.
文章編號:WHR2019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