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福 唐彩琰
摘? 要:近年來,社會民眾對動物福利的關注與日俱增,動物福利已成為現代動物生產的基本要素,本文著重討論了高產母豬及其所產仔豬在生產中所面臨的福利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高產母豬;仔豬;福利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0)08-0020-04
3? 高產母豬的福利需求
3.1 妊娠胚胎數多會降低母豬的耐熱性
窩產仔數的增加會加大母豬妊娠后期的代謝負擔,這反過來會提高母豬遭受熱應激的風險。在一些國家,熱應激是養豬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的動物福利問題,會明顯影響母豬的生產性能。
據我們所知,目前尚無高產母豬和普通母豬在應對高溫氣候上可能存在反應差異的報道。但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針對生產性能的遺傳選育會降低家畜熱應激的耐受性。
3.2 產程延長導致母豬疼痛和疲勞
人們很少關注母豬在分娩時感受到的疼痛,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即使是正常的分娩也會讓母豬產生很強的疼痛感,因此包括豬在內的多個物種因分娩產生的疼痛被歸結為動物福利問題。
此外,產仔引起的疼痛可能會在分娩時和產仔后不久對母豬的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這些行為可能會導致仔豬出現較高的死亡率。
由于高產母豬所產仔豬的平均體重比普通母豬所產仔豬的小,因此有人也許會認為高產母豬分娩產生的疼痛要小于普通母豬的。但他們忽略了隨著產仔數的增加產程也相應地延長了,這也許會使母豬感受更強烈的疼痛。
Mainau(2010)的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支持了上述假設,他創立了“分娩難易程度評分”系統,該系統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即分娩的總持續時間、產仔間隔、站立或坐臥的總時間、分娩前一天和分娩當天姿勢變化的總次數、母豬產仔時的姿勢、仔豬活力和出生時的體位(頭部先出或背部先出等)。一個共同因素分析模型得出了三個主要因素,而“分娩持續時間”是造成“分娩難易程度評分”差異的最大因素。
3.3 大窩產仔數使母豬發生乳房損傷
如上所說,窩產仔數的增加會導致仔豬出現更加激烈的乳頭競爭,這很可能會損傷母豬乳房。這一問題在寄養母豬上非常重要,在丹麥進行的一項涵蓋50多個母豬群的聯合研究表明,寄養母豬的乳房損傷程度比普通母豬更嚴重。
3.4 皮膚損傷
在泌乳期的第1周和第2周,哺乳母豬可能會發生肩部潰瘍,這會給它們帶來極大的痛苦。窩產仔數越多,對泌乳量的需求也越大,母豬如果不能維持較高的采食量和飲水量就會開始出現膘情損失,并且發生損傷的概率可能更大,如肩部潰瘍等。
科學管理的高產母豬所產仔豬具有比普通母豬所產仔豬更大的斷奶體重,在丹麥多家豬場進行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母豬肩部潰瘍的發病率與仔豬斷奶時的體重呈正相關。哺育的仔豬越多,母豬的能量需求量就越多,其肩部潰瘍的發病率與斷奶時窩內仔豬數呈正相關也可能是由于母豬更多地采用側臥姿勢哺育較大和較重的仔豬所致。
3.5 轉為寄養母豬后乳房腫脹
母豬轉為寄養母豬后,它會停止哺乳數小時,這可能會使其乳房出現腫脹和不適。母豬乳房腫脹引發的疼痛和不適很少引起養豬生產者的關注,在干奶期停止擠奶也會給奶牛帶來不適,因此有人認為母豬可能也會出現類似的癥狀。
3.5 母子關系破裂
產后第7天母豬可以根據氣味區分自己分娩的仔豬和外來的仔豬。因此,將母豬與其所產的一窩仔豬分離很可能會讓母豬感到痛苦。
3.6 在限位欄中生活時間的延長
歐盟和其他地區的豬場普遍采用產床飼養哺乳母豬。然而,有科學證據表明產床會引發動物福利問題,因為它不能滿足母豬的行為需求。在采用產床飼養時,寄養母豬所用的時間遠長于哺育自己所產仔豬的普通母豬的。
產床引起的動物福利問題很可能在母豬快要分娩時愈發明顯,此時母豬有筑巢的強烈愿望,而限位欄造成的空間限制使母豬感到沮喪和壓力。據報道長時間采用產床飼養可能會使母豬出現慢性應激。
4? 減少福利問題的策略
4.1 營養策略
一般來說,營養策略對改善妊娠期或哺乳期高產母豬的福利似乎不是特別有用。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每天的采食量往往不能滿足母豬的營養需求,它們要經歷一個凈組織增長(妊娠期的大部分時間)或者新陳代謝(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過程,這在維持營養平衡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話雖如此,值得一提的是營養策略也許有助于提高圍產期母豬的福利。圍產期對母豬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時期。由于妊娠期日糧和哺乳期日糧在營養組成上差別特別大,從分娩前數天到分娩后數天飼喂一種特殊的日糧也許能幫助母豬順利地從妊娠期日糧向哺乳期日糧過渡,從而降低應激反應,改善動物福利。
營養對高產母豬所產的仔豬具有重要的影響,主要與兩個方面相關:吮吸初乳和采食教槽料。給體質瘦弱的仔豬人工飼喂初乳是很多豬場常用的哺育措施,并且在管理高產母豬時特別有用。
出生后24 h內給新生仔豬一次性或分兩次哺乳10 mL~15 mL的初乳應該足以確保其擁有一個成功的哺乳期。
此外,Azain(1996)報道了在哺乳期將母豬哺乳與配方奶結合使用的好處,Azain發現給哺乳仔豬補充代乳品能夠顯著提高它的斷奶體重和整窩仔豬的總重。代乳品也可以降低仔豬在斷奶體重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在頭胎母豬和多胎母豬所產的仔豬上普遍存在。
Pustal(2015)發現高產母豬所產仔豬也存在類似的正相關性,并指出補充代乳品的仔豬很少出現面部損傷,這很可能是因為仔豬對哺乳母豬乳頭的競爭性降低。
給哺乳仔豬飼喂教槽料是很多豬場常用的一種飼養措施,以便通過營養策略來撫育哺乳仔豬。教槽料是一種適口性高且易消化的日糧,專門供出生后1周或10 d的哺乳仔豬食用。飼喂教槽料的主要目的是使哺乳仔豬在斷奶時能夠平穩且快速地適應新的固態飼料,減少其斷奶后體重出現較大的落差。
教槽料對大窩仔豬和哺乳時間超過? ?21 d的仔豬特別有利。在哺乳期采食更多教槽料的仔豬在斷奶前已經熟悉了固態飼料,斷奶后能夠較早地采食固態飼料,因此可減少應激反應。
4.2 遺傳選育
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遺傳選育可以通過對成活率或者相關性狀的選育降低新生仔豬的死亡率。
4.3 與飼養管理相關的策略
與飼養管理相關的策略(包括對分娩母豬進行恰當的監控)對減少高產母豬及其所產仔豬的福利問題非常重要。實際上,要確保母豬的福利和生產性能,飼養高產母豬的豬場比飼養普通母豬的豬場對飼養技術的要求更高。
如前文所述,對母豬而言,分娩過程可能很痛,產程長的母豬比產程短的母豬面臨的挑戰更大。有研究表明給分娩母豬服用鎮痛劑有利于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對高產母豬而言這或許更加重要。
不同文獻對于母豬在分娩時應給予何種程度的監控才最適合有很大的爭議。雖然對分娩母豬干預不足或過多都可能不利于它的福利和生產性能,但由技術熟練的飼養員進行適度干預可能更有益處。
例如,Andersen等(2007)年發現,將新生仔豬放置在母豬的乳房邊并幫助其找到乳頭以便吮吸到初乳可降低它們的死亡率。較早地吮吸初乳對所有新生仔豬都非常重要,這對初生重小的仔豬來說更加關鍵。Furniss等(1988)發現,對仔豬的成活來說,較早地攝入足夠數量的初乳比出生后立即保暖更加重要,這或許是因為較早攝入初乳會對初生仔豬產生三重有益作用:即獲得母源免疫力、提供能量以及協助體溫調節。
對新生仔豬而言,初乳是一種極易消化的營養物質來源,含多種形式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免疫球蛋白、水解酶、激素和生長因子等。在商業性生產條件下,通過交叉寄養、寄養母豬或補充配方奶等手段管理哺乳仔豬對確保它們的福利和生產性能非常重要。即使最終的管理策略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豬群的健康狀況和設施設備的性能等,對采用科學管理手段飼養健康水平高的高產母豬的豬場,建議根據母豬的不同產仔情況采用以下哺育方法:
● 應盡量減少采用交叉寄養的仔豬數,盡可能讓其親生母豬哺育。
● 當窩產仔數稍稍盈余(每窩仔豬數比每頭母豬適宜哺育的仔豬數多1.0~1.5頭)時,應采用常規的哺育手段。
● 當窩產仔數偏多(每窩仔豬數比每頭母豬適宜哺育的仔豬數多2頭以上)時,應在常規哺育的基礎上結合配方奶哺育系統。
最后兩種方法結合使用也可使母豬的哺育獲得成功。降低母豬對人的恐懼不僅能提高它們的福利,而且有助于降低新生仔豬的死亡率。
5? 結論
高產母豬及其所產仔豬需要應對多種重要的福利問題,豬場必須使用整合了營養策略和飼養管理措施的方法來解決,也可以利用遺傳選育來解決。
如欲減少高產母豬及其所產仔豬的福利問題,采用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決定是否飼養高產母豬時必須考慮豬場的飼養技術水平。
高產母豬及其所產仔豬面臨的一個主要福利問題是由交叉寄養、使用寄養母豬和人工哺育導致的母子關系破裂。人工哺育不同于超早期斷奶,但這兩種飼養措施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即仔豬與其親生母豬早期分離。從動物福利的角度考慮,人工哺育是否可行仍有待商榷。此外,歐盟禁止豬場在常規的養豬生產中對21日齡以下的仔豬斷奶,人工哺育則意味著仔豬要在較小的年齡與其親生母豬分離。因此,有關歐盟對哺乳仔豬進行人工哺育的法律規定實際生產上是否全盤采納需要進一步思考。
(續完)
原題名: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welfare of hyperprolific sows and their piglets(英文)
原作者:Xavier Manteca Vilanova和Josep Gasa Ga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