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鈺琦
11月伊始,古裝傳奇劇《燕云臺》率先拉開了古裝大戲的序幕。該劇在北京衛視首播、騰訊視頻全網獨播,不過北京衛視獲得的首播權僅比騰訊視頻領先10分鐘,騰訊視頻會員每日可搶先看6集,非會員跟播衛視,整體上的播出形式是在先臺后網的基礎上,仍以網播為主。首播當日,北京衛視CSM媒介研究59城收視率1.736%,排名第二;騰訊視頻評分7.5,總體來說開播效果較為平穩。
《燕云臺》改編自蔣勝男同名小說,由蔣家駿執導,唐嫣、竇驍、佘詩曼、經超主演,講述了宰相蕭思溫與燕國長公主的第三女蕭燕燕,憑借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劇集從大遼的碧草藍天拉開帷幕,緊接著以遼史上的祥古山之變開篇,美景與動亂之間形成強烈反差,預示著暗潮涌動的政治斗爭,也為后續故事埋下伏筆。
簡短的背景鋪墊之后,時間線鎖定在18年后,劇中的主人公悉數登場:有擅長騎射、聰明好勝的宰相蕭思溫家三女兒蕭燕燕;英勇聰明的有志少年韓德讓;有勇有謀的遼世宗次子耶律賢;沉著大氣的宰相蕭思溫長女蕭胡輦;天真直爽,為愛舍身入獄,甚至不惜性命的宰相蕭思溫二女兒蕭烏骨里等。
從預告片及已播劇情來看,全劇有三條線索貫穿始終:一是遼國宮廷內外的政治斗爭及蕭燕燕推行漢制、民族融合;二是蕭燕燕與韓德讓、耶律賢之間的復雜情感;三是蕭燕燕與兩位姐姐蕭胡輦、蕭烏骨里之間的親情糾葛。三條線索彼此支撐、橫疊縱交,前者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主線,關乎信仰、關乎國家責任;后兩者是最能打動觀眾的情感戲,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他們在個人情感與國家責任之間將如何選擇?在理想大義面前,愛情將何去何從?親人變對手的命運走向又是緣何而起?由戲劇沖突而形成的情感曲線將是牽動觀眾的關鍵點。
《燕云臺》以中國歷史知名女性為主角,講述了蕭燕燕的傳奇人生。蕭燕燕這一人物形象刻畫立體豐滿,從小女孩到大女人,從少女到母親,從家中幼女到大遼皇后,其間的心路歷程可謂跌宕起伏,既有兒女情長的情感糾葛,也有人生難免的悲歡離合,更有逐漸堅定的心中大義、終生理想,譜寫了一部女性政治家的傳奇故事。
此外,《燕云臺》在美術、服化道、臺詞、表演等方面注入了大遼特有的文化符號及習俗禮儀,力求最大限度再現歷史,如遼世宗祭拜祖先儀式、見面行禮的禮儀、遼國百姓佩戴的特色耳飾、桌上擺放的茶具等,高度還原了大遼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不過,該劇在情節鋪陳、沖突設置、角色配音、虛擬景別等方面尚有欠缺,如蕭燕燕與韓德讓、耶律賢的情感關系,以及其兩個姐姐的情感經歷上,情節鋪陳較少且簡單,彼此之間的情感升溫過快,難以讓觀眾產生共情。同時,在政治主線與情感輔線的處理上,兩者的黏合度及戲劇化尚有改善余地。
《燕云臺》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對情節進行了相對合理的藝術虛構,虛實結合,在事實與傳奇之間尋求平衡點,想象與史實相得益彰,串聯出邏輯鏈完整的故事。劇集通過演繹國家至上的民族大義,在歷史風云中展現家國情懷,在鐵血傳奇里演繹民族融合,運用以古鑒今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傳遞國家至上的信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