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紅梅
摘要:本文對群眾文藝創作的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就全民藝術普及在推進群眾文藝創作發展中的作用、途徑提出了一些看法與建議。
關鍵詞:群眾文藝創作;全民藝術普及;群眾文化活動
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是在新時期黨和國家交給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的一項重要使命,是在新時期提升人民群眾藝術修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全民藝術普及使廣大人民群眾近距離接觸各類藝術形式,學習藝術知識與技能,進而迸發出文藝創作的熱情,可以說,正是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的大范圍開展,使得群眾文藝創作在當前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有力的促進了群眾文藝創作的持續發展,進一步繁榮了我國公共文化事業。本文基于當前我國群眾文藝創作實際,就其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并就全民藝術普及在促進群眾文藝創作繁榮中的作用提出的一些看法。
1群眾文藝創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群眾文藝創作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總體質量偏低
群眾文藝創作是我國文藝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來源于生活,根植于群眾,群眾文藝創作的作品最能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反映著廣大人民群眾在新時代的精神風貌。但群眾文藝創作也有著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最突出的就是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總體質量偏低。人民群眾有著廣泛的文藝創作熱情,但很多群文創作者由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創作訓練,獨立創作的能力有所欠缺,這使得很多群文作品在構思、技巧等方面較為生澀,雖然其中也不乏具有深厚創作功底的群文創作者,但總體上數量較少,大多數的群文創作者都是憑借一腔熱忱開展文藝創作,在創作質量方面有待提高。
1.2群眾文藝創作的藝術形式較為單一,多元化不足
群眾文藝創作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囊括了音樂、舞蹈、曲藝、戲劇、文學等在內的多種藝術門類。但在創作實踐中,很多群文創作者首選的文藝創作形式多為文學創作,曲藝、戲劇、音樂、舞蹈作為文藝的四大主要形式,群文創作者涉足的較少,能出創作精品的就更少了。究其原因,大抵是因為文學創作的門檻相對較低,只要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就可以開始進行創作,普通人民群眾大多具備這樣的能力,雖然能出精品的也不多,但足以自娛自樂。相較于文學創作,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對于創作者的專業知識、能力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人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學習及積累沉淀,很難進行創作這種文藝領域中較高層次的工作。群眾文藝創作的藝術形式較為單一,多元化不足,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群眾文藝創作發展繁榮的一個關鍵問題。
1.3群眾文藝創作的人才較為匱乏,人才發掘培養機制不健全
群眾文藝創作作為一種重要的文藝作品創作源泉,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基礎,是支撐群眾文藝創作持續發展的關鍵。但在實踐中,群眾文藝創作人才匱乏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問題,一方面群眾文藝創作大多是人民群眾個體的創作行為,創作能力、創作素養的提升較為緩慢;另一方面是人才挖掘、培養機制不夠健全,導致很多具有較強群眾文藝創作能力的人才難以被發掘、培養,群眾文藝創作隊伍的整體質量不盡如人意。
2全民藝術普及在推進群眾文藝創作方面的作用及途徑
2.1全民藝術普及為群眾文藝創作者提供必要的培訓支持
全民藝術普及的對象為全體人民群眾,自然也包括群眾文藝創作者。基于繁榮群眾文藝創作的目的,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在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中,應當有針對性的為群眾文藝創作者提供必要的培訓支持。如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藝術門類的培訓項課程,聘請專業的藝術工作者、講師、教授進行授課,在系統性的開展相關藝術課程培訓之外,可著重解決群眾文藝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幫助群眾文藝創作者拓展思想、提高技能水平,進而促進其作品質量的提升。
2.2在全民藝術普及活動中為群眾文藝創作者提供作品展示的平臺
要使群眾文藝創作者保持高昂的創作熱情,繁榮群眾文藝創作,必須要有使其才華得以展示的舞臺,如此,才能使創作者獲得持續的創作動力。基于此,群文工作者應積極組織開展群眾文藝作品征集、評比等活動,從中評選優秀的群文作品,充分利用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的網絡體系,將這些作品發放到各級文化館、群眾藝術館進行排練表演,以此給予群文創作者們最大程度的肯定,促進其不斷創作優秀的群文作品、精品。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在全民藝術普及活動中,要充分運用各級、各類評獎活動的平臺促進群眾文藝發展,建立群文活動品牌,如江蘇省“五星工程獎”評選活動、上海市民文化節、湖南省“歡樂瀟湘”大型群眾文藝會演活動、寧夏回族自治區“歡樂寧夏”全區群眾文藝會演等,都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群眾文藝活動平臺,涌現出諸多優秀的群眾文藝作品及人才。
2.3加強群眾文藝創作人才培養
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等公共文化事業單位,應在全民藝術普及工作中加強群眾文藝創作人才的培養,為群眾文藝創作注入新鮮血液。應基于繁榮群眾文化創作的目標,針對群眾文藝創作人才培養,積極組織開展各類藝術培訓班、群眾文藝創作骨干班、網絡遠程培訓班等,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業務輔導與教學,促進群眾文藝創作人才隊伍的不斷擴大。如重慶,便通過以賽代訓以及年初創作培訓、年中表演培訓、年底作品展演等方式,培養出一批思想過硬、技法嫻熟、觀念新銳的群眾文藝創作骨干,為群眾文藝的長期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文化部門還應不斷加強群文創作扶持力度,設立專項經費用于群眾藝術創作,保障群眾文藝創作的經濟基礎穩定。
3結束語
從全民藝術普及的視角來說,群眾文藝創作是其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全民藝術普及的重要成果。群眾文藝作品反映人民群眾最為真實的生活狀態,是社會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在全民藝術普及工作中,要將群眾文藝創作作為重要的核心工作內容來抓,著力扶持,促進其穩定、健康發展,為公共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注入活力,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麗.探索群眾文藝創作與全民藝術普及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9(23):15-16.
[2]韓乙鏑.群眾文藝創作與全民藝術普及的探討[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12):151-152.
[3]趙冷松.群眾文藝創作與全民藝術普及[J].藝海,2019(09):154-155.
[4]陳晨.關于群眾文化建設和開展全民藝術普及的途徑淺談[J].大眾文藝,2019(06):13-14.
[5]周美芹.群眾文化是實現全民藝術普及的有效載體——以河北省群眾藝術館為例[J].大眾文藝,2019(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