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
摘要:在全民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國家逐步加大對農村教學的重視。也因此發現農村小學生的許多問題行為,這些不良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課堂的秩序以及他人學習,倘若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正,就會進一步影響到農村小學教學的整體質量,可見,農村小學生問題行為的探究和解決迫在眉睫。本文就這一熱點問題,首先對農村小學生問題行為進行簡單概括,從而進一步找出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更好的推動農村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課堂行為;形成原因
引言
在農村的日常教學中經常會看到學生的問題行為,這些行為造成了課堂秩序混亂的現象。這不僅需要教師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還要與學生進行適當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制止學生的小動作。除此之外,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時期,對很多事物充滿著好奇,難免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一系列問題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高效的學習。
一、農村小學生問題行為
(一)外向性的問題行為
外向性問題行為較其它類型的行為而言對課堂秩序以及他人學習的狀態有著更大的影響。可以將這一類型的學生的表現分為三種:首先是無視教師授課,而隨意喧嘩,對課程進度造成影響的。其次是不僅自己有問題行為,而且與其他同學一起玩耍,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影響他人學習。最后,為了引起他人注意隨意走出自己座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
(二)內向性的問題行為
如果說外向性問題行為是因與他人互動或是影響他人形成的,那么內在性內向性課堂問題行為只是局限于對自身的影響。可以簡單地將其劃分為四種類別:第一種是表面上在認真聽講,實際上心不在課堂。第二種是根本沒有在聽課,直接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身上。第三種是因自己的懶惰行為沒有完成作業而抄襲他人的成果。第四種直接無視教師,屏蔽自己在課堂中睡覺。雖然內在性問題行為對課堂的秩序影響小,但教師發現問題的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不時的提出引導性問題,不定時的進行提問。即使這些同學的行為沒有拖慢對課程的進度,但是這些隱性問題的存在是更大問題發生的導火索。長此以往使得整個班級學習效率低下,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也會大大降低。而作為正處于三觀形成重要階段的小學生,教師要通過積極的引導,避免學生不良習慣的養成。
二、產生問題行為的原因
(一)環境因素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在很大程度印證了環境對一個人行為舉止的影響。而作為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小學生,正處于喜歡模仿他人的階段,周圍的事物以及環境都會對其行為造成影響。相關數據表明,環境因素在所有影響學生課堂行為的因素中僅次于家庭教育。這足以說明環境對學生行為影響的重要程度。
(二)家庭教學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加大對家庭教學的重視程度。但現階段,我國許多家長認為,幫助學生學習是教師的天職,家長無需干涉,長此以往使孩子在家中養成懶散的性格。為了能夠幫助孩子在建康的環境氛圍中成長,家長必須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僅讓他們在學校中學習到知識,在家中也要對他們給予關愛和保護,并傳授正確的價值觀。
(三)學生自身因素
小學生在同齡人面前很容易出現虛榮心作祟的問題,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以及贊美,這種現象無可厚非,但是確實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并且也會分散學生學習精力。而一旦教師不予理睬學生的心理也會造成創傷,這主要學生自身的問題,倘若家長和教師發現就要讓他們改正并進行及時說教。
三、解決農村小學生問題行為的策略
(一)培養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雖然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引導會產生很明顯的效果,但這最重要還是取決于學生自身的控制能力。學生倘若可以在課堂上控制自己的問題行為,那么就可以明顯使課堂效率得到提升,并也會給教師減輕壓力。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開設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專項課程等方式,使學生自控能力得到明顯提高,讓學生自己明確目前的問題和現階段所要做的事。
(二)加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除了對小學生外在行為的了解,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問題。不良的心理問題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很大錯誤引導作用,所以教師要加大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問題行為歸根結底就是由于心理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有些學生不敢在課上回答問題也是心理壓力大所導致的。對于這一點教師要對學生秉持著一顆尊重和理解的心,為學生積極疏導心理問題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直面困境。
(三)優化學習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學生認真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會給老師授課的狀態帶來影響。所以要根據教學的特點以及狀況來對環境進行優化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除此之外,教師也要與家長即使進行溝通,讓他們注重家庭學習氛圍營造,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集中。
結語
在全國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與學生所擔任的角色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調整。但無論怎樣教師都要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以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引導學生改正不良行為,并在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理念。除此之外,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應用先進創新的方式給學生傳授知識。即使發現學生的困境,并用正確的方式解決,進而為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姚永梅.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學周刊,2020(22):159-160.
[2]馬金枝,周存華.例談農村小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0(15):72-74.
[3]舒立國,阿拉坦巴根.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與對策[J].校園心理,2020,18(0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