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摘要:出版社要做到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作為可以出版社,如何更大地實現社會效益?文章提出“社會效益第一”是由出版業的特殊屬性決定的,并簡述了科技出版社如何通過圖書質量保障機制來貫徹執行圖書出版“社會效益第一”。還對其保障機制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科技出版社;社會效益;保障機制;分析;研究
1.社會效益
出版業不同于一般企業,除了具有產業屬性,還有事業屬性,無論哪類出版社,都具有這兩個基本屬性?!靶侣劤霭媸聵I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是積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鞏固輿論陣地、傳承中華文明、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質、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基礎性和戰略性的作用?!痹诖艘饬x上,新聞出版業承擔著更多更重的社會責任。出版社作為新聞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社會責任主要是通過圖書的社會效益來體現的,即圖書出版發行后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堅定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為出版工作者,尤其要系統、深入理解文化自信,在此基礎上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一份貢獻。
首先,文化自信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核心的。堅定文化自信,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耙庾R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耙庾R形態工作極端重要,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p>
其次,堅定文化自信,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需要指出的是,要深入系統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不是僅僅停留在24個字上,就有必要回到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思想支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發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中國發展壯大了的馬克思主義就是上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三位一體”結構中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最終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和體現在每個中國人身上。在圖書出版中貫徹“社會效益第一”的準則,究其根本,是價值導向和思想引領。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好思想意識形態的關口,是根本中的根本。
3.通過圖書質量保障機制貫徹“社會效益第一”
科技出版社要做到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就要將上述新時代的價值追求體現和落實在選題策劃、出版經營、質量管理等諸多方面。本文將從圖書質量保障的維度,對如何落實“社會效益第一”進行一些粗淺的論述。
圖書質量保障是一項系統工程。新聞出版署發布的《圖書質量保障體系》(以下簡稱《保障體系》),對圖書質量保障所涉及的出版編輯責任機制、出版管理宏觀調控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進行了闡釋。
3.1前期保障機制
選題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圖書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圖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在一本書的選題策劃和論證過程中,除了做市場分析、預測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進行價值判斷,保障社會效益這一根本不被動搖。選題的社會價值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判斷:是否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否有利于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有利于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是否有利于社會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
《保障體系》中明確指出:選題論證“始終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在此前提下,注意經濟效益,力爭做到‘兩個效益的最佳結合”。出版業絕不能為了更多的經濟效益而忽視甚至犧牲社會效益。
客觀的選題評價和定位,是科技圖書實現社會效益的基本保障。作為科技出版社,以科技圖書的為出版主體,更應該從前期的選題策劃時就對選題進行客觀的判斷,確保圖書具有科技含量、學術領先地位,或有理論創新性,或有實際應用價值,或有科技普及推廣作用,從而堅決杜絕內容過度重疊,甚至偽科學的選題。
3.2中期保障機制
審稿是圖書編輯加工的中心環節?!侗U象w系》中明確要求:“在三審過程中,始終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問題,同時切實檢查稿件的科學性、藝術性和知識性問題。”這要求我們在三審三校中要把防范政治性差錯作為重中之重。違反《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即視為政治性差錯。除此之外,要對書稿的意識形態傾向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判斷力,尤其要將那些較為隱蔽的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書稿及時發現并堅決杜絕。
對于科技類書稿,意識形態、圖書導向方面并不能忽視,仍然要加以重視。因此要形成符合要求的審讀和校對流程,結合專業外審專家的審讀,對書稿進行嚴格的審讀和校改,確??萍紙D書具有學術價值,內容科學,知識準確。
3.3后期保障
《保障體系》規定出版社“定期對本社新出版的圖書的質量進行認真的審讀、評議。出版社根據評議結果,獎優罰劣,并對質量有問題的圖書,根據有關規定,進行相應處理”。出版社要將對成品書的質量檢查納入常規,以“全員覆蓋、全品種覆蓋”為原則,對每年出版的新書按比例進行抽檢。質量檢查同樣要把社會效益作為最高準則,杜絕不合格圖書進入市場,不損害讀者權益,不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根據現代管理思想,圖書質量管理和保障應是全員參與、全過程監控的全面質量管理,參與這個系統工程的每個人都要具備“社會效益第一”的意識,每個環節都要將社會效益作為最高準則加以貫徹和落實。
科技圖書出版環節,質量檢查顯得尤為重要。堅決杜絕不科學、差錯率高的圖書流向社會,保證圖書推廣科技前沿理論,傳播正確知識信息,推動社會全面良性發展,實現更大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成芳,劉積英.中小型科技出版社的版權引進策略[J].出版發行研究,2017年06期.
[2]陽松谷.出版集團轉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策略分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8年11期.
[3]江翠平.我國科技出版產業的現狀、問題及改進對策[J].出版與印刷,2017年03期.
[4]周國梁.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J].消費導刊,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