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霞


[摘要] 目的 探討系統個案追蹤法在護理不良事件監控和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9年1—11月采用系統個案追蹤法對該院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逐一深入科室現場追蹤分析,收集事件相關信息,通過分級研討制定改進措施,并下發科室實施。并與2018年1—11月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實施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漏報率及分級管理評價指標均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系統個案追蹤法可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分級,是良好的護理不良事件監控和管理手段。
[關鍵詞] 個案追蹤法;系統追蹤;護理不良事件;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a)-00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ystematic case tracking method in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9, a systematic case tracking method was used to track and analyze the adverse nursing events reported by the hospital one by one in the department on-site tracking and analysis, collecting event-related information, formulat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through graded discussions, and issuing them to the department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8.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the underreporting rat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graded management 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ystematic case track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is a goo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method for nursing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Case tracking method; Systematic tracking; Adverse nursing events; Nursing management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不當的醫療護理行為而導致的患者死亡、住院時間延長,離院時仍存在某種程度的失能或不良反應,是護理工作不當所產生的不良效果,不僅影響護理質量,而且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潛在危害[1]。因此,護理不良事件的監控和管理是保證護理質量和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重要措施[2]。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由于護理部未能有效深入臨床科室實際調查,缺乏對不良事件發生原因追查,將調查和改進工作下方到臨床科室,容易導致臨床對護理不良事件問責不嚴、改進不徹底,甚至不良事件隱瞞不報等現象,阻礙護理質量提高和發展[3]。個案追蹤法最早應用于美國醫療機構的評審工作,特點是重視現場還原和調查,通過對當事人的訪談和現場勘查,找出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討論解決誘因的方法,并制定和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措施,最終實現質量改進,現已成為醫院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4]。已有報道顯示,通過個案追蹤法護理管理,已在手術室護理質量改進[5]、臨床護理小組長培訓[6]、專科護理教學[7]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對于護理不良事件的監控和管理方面應用系統化個案追蹤法的研究較少。該院為提升護理不良事件監控和管理效果,于2019年1—11月對該院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實施系統個案追蹤,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由護理部抽取3人成立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組,護理部主任為組長,2名護理部干事為組員,對全院護理不良事件監控和管理工作實施統一管理,各病區護士長負責本病區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工作,并協助護理部管理小組調查和改進工作,為各病區護理不良事件第一負責人。2018年1—11月該院共上報護理不良事件181例,給藥錯誤17例,導管滑脫35例,跌倒墜床27例,護理用具使用不當23例,輸液、輸血錯誤12例、非預期壓瘡31例、燙傷或凍傷19例,其他17例。2019年1—11月該院共上報護理不良事件153例,給藥錯誤11例,導管滑脫30例,跌倒墜床21例,護理用具使用不當20例,輸液、輸血錯誤8例、非預期壓瘡25例、燙傷或凍傷18例,其他20例。
1.2? 方法
2018年1—11月該院實施常規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以各病區為單位,由各病區護士長對本管理周期內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及時上報到護理部,護理部督促各病區護士長對本次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上報護理部。
2019年1—11月該院實施系統個案追蹤法對全院護理不良事件進行監控和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抽取護理部管理人員2名組成護理不良事件監控管理小組,主任任組長,2名組員負責接收全院各病區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按照上報時間和不良事件類別對其進行編號、歸類、登記,以便于對護理不良事件的追蹤和管理。②以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到護理的24 h為追蹤調查期,管理小組成員盡早深入到護理不良事件發生臨床科室現場,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不良事件內容、發生經過等信息逐一還原,并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參與者進行訪談,盡可能真實、全面地還原護理不良事件的過程,在還原的護理事件過程中尋找護理問題和疑點,對護理事件的環節進行分析,對護理不良事件的等級、有無造成醫療糾紛等情況進行評價,從護理專業技術、規章制度等多層面進行剖析,查找護理缺陷、規章制度漏洞等,并認真進行登記和整理[8]。③與不良事件當事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訪視和慰問,承認不良事件中護理問題,并向患者及家屬解釋不良事件的原因,爭取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和原諒,盡可能消除醫療糾紛隱患。④開會討論,并對不良事件進行分級研討,首先由不良事件發生科室護士長組織全體護士對不良事件進行分析討論,上報整改措施細則;由護理部管理小組組織發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及護理骨干,以及醫院護理專家對一級討論結果進行深入討論,補充討論不足,并提出詳細整改措施;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每季度針對發生頻繁的、影響較大的不良事件進行多部門聯席會議討論、決策。⑤對不良事件討論結果及最終制訂的整改措施,以及對相關規章制度的修訂下發到全院各科室,督促全院根據整改意見進行全面整改,對于一般事件每月在護士長例會上反饋,系統問題全院護理單元整改,個性問題全院護理單元提醒。⑥通過護理不良事件追蹤系統對全院不良事件進行效果追蹤和持續改進,每季度整理護理不良事件分級標準,修訂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表,制訂的杜絕類似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規范措施及相關規章制度,以及各種護理不良事件系列應急預案,印刷裝訂成《護理不良事件簡報》下發到各病區,要求統一組織全員學習。⑦每月、每季度、由護理不良事件監控管理小組對全院上報護理不良事件進行總結并公布,總結持續質量改進效果顯著的經驗,并向全院各病區進行推廣,對于整改效果不佳、護理不良事件漏報、護理不良事件頻發的科室,督促該病區護士長總結經驗,并寫出書面保證書,在限期內完成整改,且必須保證整改質量;可將病區護理不良事件整改成效作為病區年終評先,護士長工作考核參考內容,以督促其整改效率,實現全院護理質量改進和高質量護理隊伍建設的目標。
1.3? 觀察指標
統計該研究的兩個年度內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及出院患者例數,分別計算各年度護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統計研究各年度內SAC 1、2級事件的發生率以及嚴重程度Ⅰ級事件的發生率等護理事件分級管理評價指標。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系統個案追蹤法實施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上報率、漏報率比較
2018年1—11月(實施前)該院同期出院11 739人次,發生護理不良事件181例,上報172例,2019年1—11月(實施后)該院同期出院12 815人次,發生護理不良事件153例,上報152例,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上報率、漏報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系統個案追蹤法實施前后各護理不良事件分級管理評價指標比較
實施后SAC 1、2級事件的發生率以及嚴重程度Ⅰ級事件的發生率等分級管理指標均明顯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追蹤法主要是通過逆向追蹤事件,還原事件發生起因、過程和結果,在事件還原重現過程中查找導致不良事件的誘因的一種逆向系統調查方法,其特點是以人為中心,收集事件相關資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和現場調查,進行連續的評估,以護理標準為參考,找出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對其進行持續改進,并評價其執行力和監管效果,以達到對事件的追蹤、監管和改進的目的[9]。傳統護理不良事件的監控和管理者往往脫離臨床實際工作,缺乏臨床實際情況的干擾因素,容易造成改進措施與臨床實際情況脫節,不能很好地起到質量改進和促進的作用;并且傳統護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多為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臨床科室對事件種的不足和查重上報給管理者,然后自行制定相關改進措施,護理部缺乏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分析、總結和監管措施,幾乎完全由臨床自行改進和分析,但是往往因為臨床科室擔心不良事件造成的影響等原因,導致護理不良事件漏報現象時有發生,甚至上報事件與事件實際情況存在出入,最終影響管理者的判斷,不利于持續質量改進的開展[10]。系統個案追蹤法將每個護理不良事件作為個案,進行追蹤調查并實施系統的監控管理,由管理者深入到臨床,高度還原事件過程,不僅運用現有規章制度和相關標準護理操作流程對還原事件進行調查分析,而且還能夠對當時患者情況、操作者情況、周圍環境情況等眾多實際情況就那些調查分析,使對不良事件的調查更為全面,從而指導改進措施的制定和下發,使改進措施與臨床實際情況結合更為緊密,利用推廣和實施,有效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和不了不良事件的管理效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1—11月該院運用系統個案追蹤法對全院護理不良事件監控和管理之后,該院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漏報率、SAC 1、2級事件的發生率以及嚴重程度Ⅰ級事件的發生率均明顯較2018年1—11月低,充分說明系統個案追蹤法在護理不良事件的監控和管理工作中具有顯著效果。周文琦等[11]運用系統追蹤法通過對護理不良事件管理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改進操作流程,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提升,與該研究結論一致。
系統個案追蹤法不僅全院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下降,而且臨床對不良事件的認知態度也明顯改善,能夠如實、準確地上報,不良事件漏報率下降;而對于管理者,通過深入臨床科室,對不良事件的管理以及改進措施的制訂更為科學,還能夠通過追蹤法對改進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有效保證了管理效果,與喻露楊等[12]研究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系統個案追蹤法是一種可行、有效的管理方法,可在護理不良事件監控和管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魯志卉,王穎,郭曉貝,等.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模型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9,34(21):107-110.
[2]? 胡宇樂.我國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現存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9):95-98.
[3]? 栗江霞.118例臨床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管理[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1):1945-1946.
[4]? 賈鳳娟.個案追蹤法在護士臨床護理能力考核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7):156-157.
[5]? 陳海玲.小組合作式個案追蹤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18):2947-2949.
[6]? 陳魏燕,楊貴兒,黃馨慧.個案追蹤法在消化內科護理組長培訓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4):82-83.
[7]? 李淑雯,周艷霞.個案追蹤法結合情景教學模式在神經外科護理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8, 40(S2):123-125.
[8]? 韓文靜,朱秀文.追蹤管理法在護理安全管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7):190-192.
[9]? 楊劍,田鈺,張其紅.基于視頻的個案追蹤法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救治流程質控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9,34(16):45-48.
[10]? 浦菊娣,張英,甘曉燕,等.追蹤法在日常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2):4073-4075.
[11]? 周文琦,馬怡坤.基于個案的系統追蹤法對護理不良事件監控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藥,2015(10):1596-1599.
[12]? 喻露楊,鄒幸,李優明.追蹤方法學在醫院不良事件管理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9,25(28):116-117.
(收稿日期: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