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慶良 林羽婷 彭濤

[摘要]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老年人特殊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方法 統計2018年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12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建立的9 528名老年人(≥65歲)健康管理檔案,獲取特殊慢性情況,分析特殊慢性病流行病學特征。結果 老年人群中高血壓(并發心腦腎功能異常)的患病比例最高,占特殊慢性病的比例38.04%;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最低,比例為0.01%,從性別比還可以看出,男性發生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類疾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而冠心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的發生率要高于男性,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018年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老年人特殊慢性病的發病率較高。對特殊慢性流行病學特征加以分析,衛生管理部門對于慢性病管理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 老年人;特殊慢性病;流行病;病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a)-01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in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Methods Collect statistics on health management files for the 9 528 elderly people (≥65 years old) established by 12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in 2018, obtain special chronic conditions, and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chronic disease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concurrent heart, brain and kidney dysfunction)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elderly, accounting for special chronic diseases. The incidence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as 38.04%; and the incidence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s the lowest, the ratio was 0.01%. From the sex ratio, it can also be seen that men have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cerebrovascular The proportion of thyroid diseas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rnary heart disease,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women was higher than in me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2018, the incidence of special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in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was relatively high. Analyzing the special chronic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h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has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Key words] Elderly; Special chronic diseases; Epidemiolog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重,如何對老年人實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慢性病的發生不僅消耗公共衛生資源,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因此研究慢性病的防治成為當前全球范圍內急待解決的重大公共衛生課題。特殊慢性病的病程長,治療難度大,需要采用非住院連續治療,需要長期服藥[1]。該研究對2018年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12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建立健康檔案的9 528名老年人(≥65歲)臨床資料進行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占地面積28.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6.4萬。該次研究收集了12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老年人(≥65歲)2018年的健康管理檔案,共獲得9 528名的資料,以分析特殊慢性流行病學特征。
1.2? 方法
查詢老年人的健康檔案,收集健康管理資料,采集個人基礎信息,姓名、性別、年齡、教育背景、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統計老年人所患疾病、記錄數量、名稱、共病數量、慢性病管理情況等[2]。
1.3? 調查內容
特殊慢性病的確定依據:三級醫院開具的疾病證明書,并經過深圳市社保局審核,證明患有特殊慢性病。
慢性病: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疾病分類(ICD-10)標準加以確認,結合《深圳市慢性特殊病管理辦法》。慢性病覆蓋16種常見病:心腦血管類,包括高血壓以及并發心腦、腦、腎部位的損害。腦血管發病及并發后遺癥。冠心病以及并發心臟擴大、心律嚴重失常,心肌梗塞。代謝類,包括糖尿病以及并發眼、心、腦、腎、神經病變。腎病包括慢性腎炎,腎衰以及并發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包括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機能亢進。功能類包括結核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支氣管哮喘、帕金森氏病、重癥肌無力、肝硬化(失代償期)。精神類包括癲癇、精神分裂癥[3]。
慢性病共患病:是指患者同時患有2種或以上定義中的慢性病。
依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四版)的規定,調查街道所轄老年人的健康規范化管理情況,包括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服藥情況,自我康復情況等[4]。
1.4? 統計方法
對獲取的資料加以整理、統計,借助專業軟件EpiData 3.1實施錄入,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完成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流行病調查結果
2.1? 慢病群體的一般情況
該次研究調查了2018年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老年人慢性病發生情況。調查群體選擇了12個社區內年齡≥65歲的常住人口,共獲得9 528份慢病健康檔案。其中,男4 315名(45.29%),女5 213名(54.71%);年齡分布 65~97歲(65~69占53.86%,70~79占31.10%,80~89占14.48%,90~97占0.56%),平均年齡(80.5±7.8)歲;與子女共同居住(53.36%),夫妻同住或空巢獨居(46.64%);退休前職業:企業、事業單位(33.53%)、專業技術(24.66%)、經商(16.59%)、服務業(10.81%)、務農或無業(11.93%)、其他(2.48%)。特殊慢性病總計為4 375例,比例為45.93%。
2.2? 慢性病檢出情況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老年人群中高血壓(并發心腦腎功能異常)的患病比例最高,比例為38.04%;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最低,比例為0.01%;從性別比還可以看出,男性發生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類疾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而冠心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的發生率要高于男性,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國內人口趨于老齡化,慢性病群體數量也處于增長中。老年人由于機體功能變差,是慢性病發生的高危人群。慢性病體現出病程持續長、藥物依賴時間長、治愈難度大,易反復發作等特點,對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生存質量下降[5]。近年來,慢性病預防治療受到了醫學界的關注。慢性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可以為慢性病的控制提供直接的依據,起到參考作用,對于慢性病的管理具有重要價值。
該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慢性病中發病最高的是高血壓,這與國內其他學者研究結果較為一致[6]。結果還表明,女性與男性相比,不同病種的慢性病發生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可以從男性與女性存在的生理差異進行分析:老年女性由于絕經,雌激素水平下降,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若存在遺傳易感性,易發生腦梗塞、2型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此外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的發病率也會增高;許多老年男性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吸煙、飲酒,久坐,缺乏運動的主動性,因此易發生血壓、血脂、血糖等異常,比例要高于女性,也是誘發冠心病的重要因素[7]。深圳自改革開放以后處于快速中,生活節奏快,而男性在退休后生活節奏發生了很大改變。由于生活方式的不適應,會發生心理異常、睡眠障礙等問題,這些問題會成為慢性病的誘因。
該次調查中高血壓(并發心腦腎功能異常)的患病比例最高,比例為38.04%;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最低,比例為0.01%;從性別比還可以看出,男性發生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類疾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而冠心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的發生率要高于男性(P<0.05)。
該次調查中納入目錄的16種慢性病總計為4 375例比例為45.93%,女性特殊慢性病共病發生率要高于男性,可能與老年女性功能衰退快于男性有關,數據與基于國家5次衛生服務調查報告中提到的國內居民慢性病變化趨勢分析存在一致性[8]。
慢性病的發生雖然與多種因素有關,但是與個體的生活方式有關[9],該次調查發現共病相對較高的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險行為,如飲食結構(高鹽、高油、高糖)不合理,有不健康的行為(吸煙、飲酒、久坐)。共病現象的存在說明不同疾病存在相互作用,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因果關系[10]。針對慢性病的預防,有必要分析不同年齡段、性別差異與慢性存在的關聯,挖掘出疾病譜,以保證針對性地干預危險因素,提升特殊慢性病的預防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贊儒.錦州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5):852-856,869.
[2]? 郭艷芳,劉崢,趙仁成,等.寶安區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慢性病管理情況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25(6):479-481.
[3]? 徐文英,朱慶.海口市社區慢性病管理能力調查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9,33(1):49-51.
[4]? 鐘城垚,周定群,毛進,等.遵義市9476例社區老年人門診特殊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8, 45(20):3676-3680.
[5]?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3版)[S].2017.
[6]? 趙中,陳文智,鄭建國,等.廣東省羅定市城區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險因素流行水平調查[J].疾病監測,2018,33(7):598-602.
[7]? 俸玉紅,何曉強,潘穎涵,等.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況調查分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3):84-89.
[8]? 江麗姣,于倩倩,尹文強,等.我國居民慢性病變化趨勢分析—基于國家五次衛生服務調查報告[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35(11):874-876,880.
[9]? 陳建,楊曉虹,曾莉萍,等.成都新都區社區居民老年慢性病患病現狀及其患共病模式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35(8):573-575,615.
[10]? 范利.我國老年人慢性病防控迫在眉睫[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4):433-434.
(收稿日期: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