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誠哲
近年來,國家在擴大書法專業的招生人數,書法專業作為藝考大軍中新興的一支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高考錄取規則直接關系到生源的質量。目前各省對于書法專業生源的錄取規則主要采取的是“文化課成績+專業課成績”的模式。書法專業的學生既要參加書法專業考試,又要參加文化課考試。而目前大部分藝術類考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加之花費大量的精力在專業上學習,當藝術專業考試結束后,高考已然不遠。在剩下短短幾個月時間里,要從藝術專業的備考狀態轉為強攻文化課,以致書法專業學生高考文化分整體不高,導致高考錄取文化分不高,最終影響書法專業生源質量。因此提高書法專業高考錄取文化分占比成為提高生源質量、培養優秀書法專業人才的必要手段。
隨著新高考方案的實施,尤其是近些年教育部加大了對特殊類型招生政策的執行力度,明確提出藝術類高考錄取不能為了完成招生計劃而降低文化課錄取標準,文化分數在高考錄取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高。但是根據當前各大高校錄取的規則看,書法專業高考錄取中的文化分占比仍然不高,其招生錄取方式大致如下。(一)按專業排名錄取。例如中央美術學院采取的就是按照專業分排名錄取的方案,學生文化分在達到當地本科錄取分數線后,按照專業分擇優錄取。這樣導致學生將關注力放在專業學習上,重視學生專業書法技藝的能力,而忽視文化課的學習,導致高考錄取文化分不高。(二)按照文化排名錄取。在專業課文化達到高校錄取分數線后,按照學生的文化排名進行擇優錄取。當然在文化課控制分數線的設置上一般以高校頒布的分數為主,例如2019 年中國美術學院本科文化分設定是按照浙江省普通二段線的75%劃定的。另外部分高校對于文化課程的成績做出了明確規定,例如北京師范大學規定高考語文、外語的單科成績不能低于90 分。(三)按比例取綜合分錄取。新高考方案的實施會進一步提高綜合錄取分模式,其主要是通過“專業測試成績+文化成績”的模式擇優錄取。
通過對不同錄取原則高校文化分的占比情況分析可以看出,隨著近兩年書法專業高考錄取文化分占比不斷提升,尤其是一些頂級院校由于報考人數太多,高標準下篩選的學生素質較好,導致文化分水漲船高。例如2020 年中央美術學院書法專業文化錄取分達到106.134 分(文化分=考生文化課成績總分÷考生所在省本科(文/理)一批線×100),其中江蘇省考生7 門必修科目測試成績須全部合格。但大多數普通院校的書法專業學生貌似只是一批文化課不理想,突擊學書法幾個月就能上到書法專業本科的學生。書法藝考顯然成了一部分高中生上大學的“捷徑”,選擇書法專業的動機只是為了拿個本科文憑,因為以他們的實際分數是上不了本科的,甚至考前培訓機構為了招生全力突出書法專業文化分數要求低,可輕易實現上本科的需求。
通過高考錄取的書法專業學生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很大程度是因為偏重技法的培養,忽略綜合文化的培養,導致書法專業學生只會寫字,而在文學、哲學、美學等方面基本上是一竅不通,綜合文化素養亟待提高。盡管有的大學想要在大學四年期間提升其各方面的文化素養,開設了相關課程,但多數沒有取得好的教學成果,因為高考招生篩選上來的很多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不思進取,讓大學的教學工作難以展開,其原因就是生源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因此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相關部門必須要優化書法專業錄取文化分的計算標準,適當提高文化分提檔線。一是招生機構要加強對書法專業招生錄取方案的分析,制定出科學的招生錄取方法。例如傳統的書法專業錄取主要是以招生機構為主、高校為輔的模式,導致高校在整個招生工作中處于被動地位。為此招生機構要主動轉變工作思路,通過調整招生工作方案的措施提高高校在整個招生工作的主體地位,實現對生源的整體把控。二是要合理設置文化課相對分數計算標準,適當提高文化分提檔線。根據統計,目前只有湖南、四川地區的書法文化課提檔線在400 分左右,而其他地區本科線的文化提檔線仍然以300 分左右為主,甚至更低。書法專業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儲備,只有具有較強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生才能在書法專業學習中獲得較高的成績。因此,書法專業高考必須要適當提高文化分。具體措施就是高校在書法專業錄取中要適當提高文化課折算的分數,例如過去只需要達到當地本科錄取線的75%,導致錄取分數不高,對此可以采取“專業人數限制+分數”的模式,在嚴格控制招生人數的基礎上,將本科錄取分數提高到當地本科錄取控制線的90%以上,采取寧缺毋濫的原則。
新高考方案最大的特點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在新高考方案實施環境下,提高書法專業錄取文化分占比是書法優秀人才培養的基礎保障。在具體的高考人才錄取中,高??梢韵蛭目祁悓W生群體中傾斜,以此選拔高素質的書法專業人才。之所以這樣做,原因有二。一是書法專業與文化素養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絕不是可以分割來談的。書法本質偏文科,書法專業具有較強的人文氣息素養,尤其是書法專業需要學生了解歷史文化、熟悉書法大家的風格等,因此在人才選拔上傾向于文科專業學生有助于后續的專業學習。雖然新高考方案取消了文理科,但是“3+1+2”模式仍然為高校人才選拔提供了重要依據。高校在重視語、數、外學科的基礎上將“歷史”學科作為書法專業人才選拔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此增強高中基礎知識學習與大學書法專業教育的銜接性。例如某重點高校書法專業只能文科生報考。筆者認為這樣更符合書法專業學生今后的長遠培養,更加合理化、學科個性化。二是高考錄取文化分要參照普通類文科的分數線。例如江蘇、新疆一本參考線使用普通類文科一本線。
隨著高考競爭壓力的不斷提升,部分學生將“藝考”定義為升學的捷徑,把藝考當作逃避文化課的捷徑,認為自己文化成績不高,因此選擇對文化分要求不高的藝術專業,導致越來越多文化基礎差的學生加入到書法學習的大軍中。社會層面對藝考“升學捷徑”的認定,已經越來越不貼合現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自絕出路。藝考“文化課考試”走過場的歷史,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專家提出,從培養經驗來看,越是文化課成績好、綜合素質高的學生,越能夠在藝術追求的道路上走得遠。幾年來,各大藝術院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文化素養,藝考文化分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為了優化書法專業人才的招生,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強對新高考的宣傳,讓學生及家長認識到文化課在書法專業高考錄取中的地位。一是高校要深入到中學開展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明白基礎文化課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學生認識到文化課成績在整個書法專業錄取中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在宣傳教育中高校可以采取真實的案例,例如2019 年山西省報考中國美術學院的文化課必須要在450 分以上。二是加大對書法培訓機構的整治力度,規范其培訓行為。文化分低,導致報考人數遠遠大于錄取人數,培訓機構為了招生夸大宣傳文化分低上本科是易事,甚至發出很多的虛假宣傳,招來許多不愛學習、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學書法成了他們的避風港,如此生源加大了培訓難度,擾亂了整個培訓市場。因此需要政府部門去規范管理培訓機構,杜絕虛假宣傳。
總之,書法研究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必須將人才培養放在首位。面對新高考方案的實施及書法專業生源質量的現實困境,相關部門必須要優化書法專業錄取原則,提高高考錄取文化分占比,優化高校錄取模式,加強宣傳,提高優秀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以此為高校提供優質的生源,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