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時年32 歲的錢穆(1895—1990)到蘇州中學當國文老師,當時政局不穩,學校欠老師薪水是常有的事。一天,班里有位學生找到錢穆說:“以前學校遇到欠薪的事情,那些老師都是告假缺席,不來上課。近日學校接連發生拖欠老師薪水的事件,全校只有錢先生您一個人照樣來上課,同學們都深感驚詫不已,不知道您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
錢穆聽后反問道:“你的意思是,我一個人來堅持上課,不僅是掉了自己的身價,還會被視為異類,引起其他老師的反對?”
這位學生囁嚅道:“就算是這個意思吧。”
錢穆嚴肅地說:“學校欠發薪水,是暫時的事情。作為一名為人師表的老師,無論如何也是要來為學生上課的,這是關系到學生前途的大事情,豈可視為兒戲,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安心上課,怎么能為了欠薪的事情而分心!”
后來有一天,錢穆遇上了錢玄同(1887—1939),兩人閑聊時,錢玄同對錢穆說:“你可知道我的兒子錢三強(1913—1992,核物理學家、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原子彈之父)也在你的班里聽課?”
錢穆搖頭表示不知道。錢玄同說:“就是那個找到你,鼓動你學校不按時發薪水,就不要來上課的錢三強。他回到家告訴我,說他很敬佩你的職業操守,還說自聽了你教誨后,不僅要帶頭聽你的課,還要讓所有學生都來按時聽你的課。我兒子有時連我的話都不聽,卻很相信你說的話,你是施了什么魔法讓他對你俯首帖耳的?”
錢穆說:“我能施什么魔法?我只是把教書當成一項事業去做,不愿隨波逐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