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三亞學院)
合唱是一門集體演唱的、具有多聲部聲樂的藝術種類。目前,合唱已經成為一種普及性很高的演出形式,它的參與群體也是非常廣,包含了從幼兒到老年人各個年齡段的群體。合唱作為一種集體性的藝術,需要團隊中每一位成員的努力,才能最終呈現出一個協調統一的完美舞臺。但是在合唱中,每個聲部的成員都有自己的使命,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演唱好自己的聲部,才能保證歌曲的完美進行?!栋雮€月亮爬上來》就是一首經典的無伴奏合唱曲目,無伴奏合唱曲目對人們的合唱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排練好一首無伴奏合唱是非常復雜的,而本文就以《半個月亮爬上來》為例,分析了合唱排練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和步驟。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王洛賓創作的歌曲,這首合唱歌曲屬于無伴奏合唱,因其短小精湛易于學唱而流傳中國,歌曲主要講的是西北地區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全曲質樸、優雅,主題簡潔明了,后來經過蔡余文的改編變成了無伴奏混合四部合唱。
這首歌的主要創作來源是我國西北地區的新疆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人們能歌善舞,具有豐富的音樂文化底蘊。王洛賓青年時期在青海西寧等西北地區進行表演,在這期間認識了眾多的維吾爾族人,而這首歌就是王洛賓在當時與維吾爾族人的相處過程中記錄下來的,后來王洛賓才經過整理將其制作成了一首抒情的民歌。[1]
《半個月亮爬上來》全曲分為三個樂段,重點在第二樂段和第三樂段,第二樂段是全曲的高潮樂段,主要表達的是維吾爾族的男生對女生流連忘返,表現出了他們渴望愛情的沖動。而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和延續,這一樂段強調意境朦朧,仿佛出現了小伙子在夢境中對自己喜歡的姑娘不斷呼喚的畫面。整首歌曲對意境和情緒的表達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排練中要注意很多細節。
在進行合唱排練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呼吸的把控,因為這首歌是一首節奏較快的歌曲,如果在合唱的過程中無法有效地處理好自己的呼吸,就很有可能造成混亂的局面。呼吸和合唱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專家通過辨別你唱歌時的呼吸就可以判斷出你的歌唱水平,所以為了合唱時的整體效果,必須把握好自己的呼吸。
而呼吸的把握不僅跟歌曲有關,還跟自己的基本功有關,只有自身的基本功扎實了,才能夠在合唱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呼吸把控得游刃有余。因此,要想排練好《半個月亮爬上來》,首先必須要求合唱團的每一位成員都有扎實的基本功。而基本功的訓練在于自己的日常訓練,首先要保證自己在日常的訓練中有一個規范的呼吸,只有將規范性的呼吸進行不斷的訓練,才能最終形成一種自然的條件反射,從而在進行排練時很好的解決呼吸問題。
在合唱歌曲《半個月亮爬上來》的合唱過程中,很多部分都要求大家采用循環呼吸的方法。因為熟悉這首曲目的人都清楚,在歌曲第一樂段的第二小節到第三小節以及第六小節到第七小節有4個變化音。在第四到第八小節當中,就要求女高音要將自己的聲音揚起來。在第一樂段中需要在第三小節和第五小節結束的時候進行兩次呼吸換氣。[2]
第一樂段的主旋律聲部是女高音,同時由男高音和女低音擔任和聲部,男低音擔任和弦低聲部,各部分只有配合得恰到好處,才能將其所抒發的感情表達出來。與諧和相對的就是失諧,《半個月亮爬上來》的第一樂段中,分別在第二小節、第三小節、第六小節和第七小節出現了變化音,而這些變化音是特殊調式中的變化音,如果不能合理的進行演唱,就會出現失諧的情況。比如Ea 1、Eg 1這兩個變化音,它們的傾向性非常強,因此這就要求演唱者在唱這些音的時候,要唱的比一般的變化音傾向性更高一些,這樣才能保證其部分的和諧性。
歌曲中的第四小節和第八小節是兩個結束節,結束的時候音都會落在大三和弦上,但是女高音此時在三的位置上,而三音由于具有上傾的趨勢,所以女高音在這時候要適當的將聲音揚起來,同時要避免女高音的犀利,要唱出與歌曲所表達感情相近的溫和感。但是,由于這首歌是四聲部的歌曲,所以同時還要求男高音在五音、女低音男低音在根音的位置上,這三個聲部聲音還要和女高音區別開來,不能出現揚的情況,也不能具有傾向性。[3]
《半個月亮爬上來》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韻律感的合唱歌曲,歌詞的主要部分都是押韻的,而押韻的要求就是在不同句子中對應位置的字,其韻尾相同。在歌曲中就有很多部分出現了押韻的情況。比如歌詞中的“來”、“開”、“臺”等,都是具有相同的韻母“ai”。
但是在演唱的時候,不能將聲母的樂音發出來,而是要在發韻母的前提下將聲母一帶而過,韻母在整個歌唱環節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演唱《半個月亮爬上來》,會使整首歌的色調和氛圍更加朦朧,也更能突出這首歌的主題。
但是不同的小節和樂段在演唱這些音時還有著不同的要求。比如在第十一小節至第十四小節,位于主旋律區域的男高音音區比較高,但是他們在唱“開”的音時,不能完全放開唱,應該用比較高的半聲狀態來唱,因為為了符合作品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男聲必須在這里唱的抒情。在第九小節中,要在男高音和男低音開始強調這兩個聲部,兩個聲部要相互配合,使得第十小節的“開”字有一種推出來的感覺,而不是唱出來的感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情緒、音色和音量都要不斷得到遞增,在“開”字出來以后,情緒、音色和音量又要不斷進行變弱,這樣也更能體現出朦朧的感覺。
歌曲的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但同時又是第一樂段的升華,和第一樂段相比,第三樂段對于朦朧色調的感覺也要更加強烈。第三樂段和第一樂段的差別就在于第三樂段增加了第二男低音,而第二男低音的特點就是聲音渾厚有力、力量充沛。但是這個聲部的出現導致合唱時無法將音響進行統一,當然這種情況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而解決的方法則是需要演唱第二男低音聲部的男生在合唱時,讓自己所唱的韻母與唱高音的人唱出的尾音部靠攏,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種修飾高音的效果,從而讓這種狀況得到緩解。
當然,這一聲部雖然可以讓歌曲的主題和情感得到升華,但是這個聲部的聲音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那就是該聲部發出來的聲音在進行改變時會反應較慢,這就導致這個聲部的聲音顯得比較笨重。所以這就要求合唱團的成員在平常練習的時候對這個聲部進行不斷的訓練,在保證自己的胸腔和頭腔共鳴的前提下不斷進行練習,才能逐漸讓這樣的狀況得到緩解和改善。
總之,合唱是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只有保證各個要素和各個樂段之間的協調統一,才能保證合唱作品的完美。在排練過程中,我們要對各聲部、各音調以及各個樂段進行細致的安排,保證每一個環節的準確,《半個月亮爬上來》屬于混聲四部合唱曲目,在合唱排練時的難度更大,再加上它沒有伴奏,所以對人聲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我們只有將分工作到充分細致,并且做到一絲不茍,才能將其完美的進行演繹。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一首無伴奏歌曲,它的創作靈感來源是維吾爾族的愛情故事,因此它本身也是一生描繪愛情的歌曲,主要表現男子對心愛姑娘的思念和愛慕之情。如歌詞中的“請把你那玫瑰摘一朵,輕輕的,扔下來,為什么我的姑娘不出來,請你把那紗窗快打開”,我們從歌詞中就可以體會到男子想見到心愛的姑娘的迫切心情。而歌曲的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升華,不僅與主題進行了呼應,還通過營造氛圍提升了感情的抒發。
《半個月亮爬上來》總共包括三個樂段,整首歌曲采用的是三段體曲式。第一樂段突出主題,第二樂段是過渡樂段,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重現和升華,在第一樂段中,四聲部都得到運用,但是主旋律起伏較小。第二樂段的男高音進入后,整首歌曲的高潮到來,最后一樂段在高潮之后重現第一樂段,但是此時又通過男聲模仿女高音,讓整首歌曲充滿朦朧的氣息。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一首無伴奏的合唱歌曲,因此在進行表演時對人聲有著更高的要求。這首歌要求演唱者的音色要“高”、“柔”、“美”、“輕”,因為這與歌曲的內容和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是相互契合的,以第一樂段為例,因為第一樂段的男高聲部以和聲形式展現,所以要求男生在這部分的聲音要輕一點,但是在唱第三句的時候,要充分體現出男生對于姑娘的熱情,這時候就要求男生的音量要強一點,同時還要保證音色與情緒的同步。
《半個月亮爬上來》的畫面結構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歌曲以八分音符的形式展開畫面,另一部分是歌曲的和聲表現手法。在音符的使用當中,整首歌曲以八分音符為主,少部分運用了四分音符,這讓整首歌曲的表現畫面變得更加完整和豐富。而在和聲的表現手法中,本歌曲用的是柱式和弦式,全曲通過對四聲部的穿插,讓整首歌曲變得更加充實。以高音為主旋律,以低聲部為和聲,讓整首歌曲的感情都表達的淋漓盡致。[4]
總之,合唱曲目的排練,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首先合唱團中的每一份子都是獨特的,要想讓這些獨特的一份子達到整體的和諧具有一定的難度。其次,合唱是一項繁瑣且復雜的工作,要想讓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元素、每一個細節都得到有效的處理更是難上加難?!栋雮€月亮爬上來》的排練過程就是一個真實的例子,目前為止這首歌曲的排練方式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將其進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