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
上個世紀末奧爾夫教學法開始傳入我國,多年的發展使得其已經在國內各大高校中得到普及,成為了高職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模式。如何最大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特點與價值是值得深究的問題。以目前的形勢來看,為了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與奧爾夫教學的結合,就需要加強本土化教學體系的探索。
該教學模式由德國奧爾夫創立,該教學方式的特點為可持續性、兼容并蓄、開放。奧爾夫教學法認為音樂教育的核心為自我傾聽而不是復調和聲、樂器[1]。也就是說奧爾夫教學法有著對音樂教育與眾不同的看法。正因其具備這樣的特性,所以奧爾夫教學法在傳播中才實現了與當地民族文化、音樂文化的充分統一,呈現出地域性特征,連接了世界與民族之間的關系,構建了多元音樂文化。
相對來說奧爾夫教學法更加關注學生興趣培養與個性塑造,學生在奧爾夫教學法的引導下內心走進了音樂的世界,完成了和音樂之間的交流。傳統教學模式僅僅考慮音樂技能傳授,并不考慮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奧爾夫模式的核心為人本身,認為人才是音樂的靈魂[2]。正因如此,奧爾夫教學才會予以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如此高的關注。在奧爾夫音樂模式的支持下,學生享受著音樂學習的魅力,感受著音樂學習的樂趣。學生不再被動,如同容器一般接受知識。此時的音樂知識、技巧就如同美味的食物放在學生面前,學生將會呈現貪婪、渴求的表現咀嚼著面前的知識。奧爾夫教學模式屬于教學理念而不是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學習與理清這一層面的關系才能夠發揮該教育理念的價值。音樂教育需要尊重本心、本質[3]。用整體性、自然性的模式完成音樂教學,實現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最大化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與音樂個性。教師需要做好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誘發與引導,以此培養學生樂感能力。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教育理念、綜合教育,而非單純的音樂技巧教學過程。奧爾夫教學包括很多要素,諸如表演技巧、美術、語言表達能力都是其重要的內容。傳統教學方式為師講生聽與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搭配。填鴨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與注意力,同時枯燥、呆板的教學方法也無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吸收與消化音樂知識,教師就需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實際追求、實際需要。教師需要為學生呈現開放的學習環境,從音樂內容、動作、樂器等多個角度開發學生潛能,使學生感受到音樂魅力。奧爾夫教學法需要從音樂、美術、自然等多種層面開導、啟發學生感悟與理解音樂。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化學生的音樂本能,調動學生樂感與態度。
很多幼兒園教師表示自己不愿意上音樂課。之所以如此與很多幼兒園教師音樂素質不高有很大關系。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會彈琴不會教學。音樂教育并非簡單的教唱,同時還要重視對于樂曲旋律線條、情感、速度以及結構的講解。此外幼兒園本身有著非常頻繁的調研活動,絕大多數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課程富有新意,體現出創新精神。可是傳統教育模式中,音樂教學只是簡單的套用教學模板,頂多是為學生添加1至2個音樂小故事。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單一的教學形式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調查不難發現,很多高職生都存在音樂素養不佳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學生無法做到系統性的完成音樂知識學習。不論是視唱練耳還是鋼琴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都非常的差,顯現出吃力的情況。部分學生在學習一段音樂以后,甚至連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都無法掌握。學生的節奏感、樂感能力培養并不是通過一堂簡單的鋼琴課、視唱課。樂理課就能夠達成與解決的。如果一味的追求技能方面的培養,忽視學生音樂感受。音樂素質培養,學生將很難對音樂建立正確的認知態度與學習習慣。部分學生甚至在畢業以后都無法搞清楚穩定的節拍、固定的節奏,該現象正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學生音樂素養的表現。學生在平時無法做到穩定打拍,彈琴與唱歌中自然會出現節奏錯誤問題。基于以上種種因素,奧爾夫音樂法的應用現實意義突出。
展現音樂教育價值的關鍵點在于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奧爾夫教育理念所強調的正是為學生營造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學生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下享受創造、解放天性。該過程學生的學習素養、學習能力可以得到全方位提升。過去我國音樂教育理念受到了傳統教育思想的限制,學生性格大多溫和、含蓄,很難真摯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與信仰。奧爾夫教育模式在高職學前教育中的運用能夠很好的打破這一隔膜、思想局限。當然為了推進教育模式改革,發揮音樂教育作用,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主動式、開放式的理念引導學生,實現音樂教育與奧爾夫模式的充分結合,在完善國內教育法、教育體系的基礎上,改善高職音樂教育情況。
為了提高與體現奧爾夫教學理念的價值與作用,發揮其成效運用實踐當中,就需要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調整教學的難重點內容。傳統高職音樂教育模式所運用的方法與手段為在課堂的教育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對音樂技巧、音樂理論內容的理解。奧爾夫教育以創新、開放為特征,能夠帶給學生更有層次、更廣泛、更豐富的教學內容。奧爾夫教學法有著突出的實踐性特征、新穎性的教學手段、多樣性的教學內容。奧爾夫教學法提出應當將音樂教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方方面面,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學習音樂。比如學生可以參與社會公益演出、校園晚會、音樂社團。從這些渠道將理論知識變為實踐技能,獲取更多的表演經驗,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
對于音樂教育來說,除了學校教育以外,社會教育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一直以來學校師資力量與教育資源的平衡就是高職音樂教育所面臨的重要難題。為了更好的達成教育目標,提高教育成效就需要發揮學校教育價值、社會教育作用。學校教育中,師資力量需要重視對奧爾夫教學模式的研究,深入理解與認知其中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嘗試性將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運用于實際,此外教育資源整合方面,高職院校需要與國內的本科院校合作,獲取更多的先進教育資源。當然在該過程中,教育部門有必要發揮指導作用,提高學校教育資源與社會教育資源的整合能力、整合進度,保障高職音樂教育更好的發展。
音樂是一種用于人類情感表達、反映社會現實的藝術形式,是人類文明史、藝術史中的寶貴財產。必須說明的是音樂對于人性的影響十分的突出與顯著,為了體現音樂教育價值,完成對幼兒思想情感的引導,就需要重視學前音樂教育。奧爾夫教學法能夠體現這一目標,奧爾夫教學將人作為本源、本質,能夠讓音樂與動作回歸溯源。所以高職學前教育需要做好對奧爾夫教學模式的運用,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績素質的影響十分積極、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