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陶艷(簡陽市中醫醫院)
導讀
說起膽結石這個病,想必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但是要說膽結石是怎么來的,相信多數人都無法給予正確的解答。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會導致膽結石的發生,比如不吃早餐或飲食偏葷等。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膽結石也不是啥嚴重的病,能拖著就拖著了。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在開始闡述本文主要內容之前,先給大家講解一個臨床上的案例,也讓大家先了解一下,膽結石的嚴重性,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案例:小王(化名)在婚前體檢結果中發現自己有膽囊結石,而且在日常飲食中,如果食用了偏油膩的食物后還會有上腹不適的感覺,但這一直都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總覺得自己才三十歲,這么年輕能有啥大病。也覺得膽結石也不是啥嚴重的病,能拖就拖著了。然后小王也沒有進行治療,而是和妻子一起出國度蜜月了,但是剛到國外沒多久,小王就開始腹痛、高燒、皮膚發黃、尿液發黃。因為在國外看病不方便,所以夫妻倆趕忙回到了國內。經過了一系列的檢查、住院等,終于知道原來小王的病癥是因為膽囊內的結石掉到了膽管里引發的,而且還誘發了膽源性胰腺炎,就因為這小王連續著高燒、腹痛了好幾天,因為病情嚴重,醫院還給下了病危通知書,但最后好在醫院將其膽管內的結石通過手術給取了出來,小王這才算是轉危為安!
看了上述的案例,相信大家也都能夠了解到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膽結石,會造成怎樣嚴重的后果!
你以為膽結石是平白無故就會賴上你的嗎?其實有這樣幾類人群是最招膽結石“喜歡”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1)中老年女性:通過諸多的臨床研究證實,膽結石的高發人群為40-50 歲的女性,因為雌激素的原因,導致膽汁代謝受到影響,同時影響了膽囊的收縮功能,因此,女性要多于男性。
(2)肝功能異常者:肝功能與膽結石的發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肝細胞合成的膽汁中含有過多的膽固醇,那么就會導致膽汁的瘀滯,從而促使結石的發生。而且患有肝硬化、脂肪肝的患者,更容易發生膽結石。
(3)膽系統異常:膽汁是膽結石的主要成分,如果膽管本身有損傷或有先天性的狹窄,那么就會導致膽系統功能障礙,從而引發膽結石。
(4)肥胖/三高人群:據臨床數據顯示,所有的膽結石中,有80%以上的都是膽固醇結石,也就是說,三高人群、肥胖人群都容易發生膽結石。
(5)不吃早餐/飲食偏葷/喜好甜食:平時長期不吃早餐者,因為膽酸量的減少,膽汁濃縮,從而易發生膽結石;日常生活愛吃油膩者,因為膽固醇和脂肪的攝入量太多,容易導致膽固醇結石;另外,喜歡吃甜食者,因為過多的甜食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易導致膽固醇加速沉積。
(6)多孕以及多產者:懷孕與膽結石的發生也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懷孕時雌激素的增高,導致膽酸量的減少,膽固醇的增加,從而導致膽囊的收縮功能受到影響,另外,因為懷孕時,大多數都是在休息,很少運動,而且腹內壓較高,腸道蠕動減弱,消化功能降低,從而影響膽囊的收縮功能。
(7)其他:除上述外,遺傳、缺乏運動、喜愛零食、長期吃素、藥物等因素也會誘發膽結石。
(1)飲食有規律:因為現代多數人的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導致有大多數的人都不吃早餐,甚至有些人一天也就能吃上一頓飯。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生活習慣。因為空腹時,膽囊內會貯滿膽汁,而黏膜又會吸收掉部分的水分,此時膽汁就會因為膽鹽而濃縮,從而增加粘稠度,最終導致結石的發生。但如果我們都能夠有規律的進食,那么膽囊收縮素就會收到刺激而分泌,使膽囊收縮,將收縮的膽汁排出,從而預防結石的發生。
(2)控制膽固醇以及脂肪的攝入量:如果膽汁內的膽固醇含量較高,是很容易發生膽結石的。因為,如果食物中含有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則容易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從而促使結石的發生。因此,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少吃或不吃含有膽固醇以及動物脂肪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臟、各種油炸食物、肥肉、巧克力、牛羊肉、蛋黃、魚子等等。但是可以多吃些利于膽汁分泌的食物,例如:烏梅、山楂等等。
(3)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例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粗糧、豆類、食用菌、海藻等。因為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可以對腸道內的膽汁酸進行吸附,并抑制膽固醇的吸收,同時又可以促進腸的蠕動,從而時膽固醇的排泄增快,對于大便的通暢以及預防膽結石都有明顯的效果。
(4)避免雌激素類藥物:由于女性患有該病的比男性多,而且與體內的激素是有一定關系的,所以患有膽結石的女性要注意采取避孕措施,最好不要口服避孕藥,特別是更年期的女性患者,更不要使用雌性激素類藥物。
(5)運動鍛煉: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極、跳廣場舞等。大家一定要記得,千萬不要因為有病就無節制的休息,靜靜地躺著并不利于病情的康復,反而是運動才會減低膽固醇,使膽道變得通暢。當然,運動也是要循序漸進的,最佳的運動量是在運動后感到舒暢、不疲勞為佳。
上述就是關于膽結石的相關知識啦。得了膽結石不要怕,學會合理、科學地進行護理,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選擇,當然要配合治療一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