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波 王震 楊霞 劉英敏
( 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手術室 上海 200062)
先天性梨狀窩瘺(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是罕見的頸部鰓源性畸形,包括第三和第四鰓裂畸形,發病率分別為2%~8%、1%~4%[1,2],約80%的患者為兒童期發病[3]。主要表現為下頸部反復腫脹,或類似化膿性甲狀腺炎癥,炎癥控制期行經頸外路切除瘺管為傳統、有效的根治梨狀窩瘺的手術方式[4]。但經頸外路手術術中瘺管難以尋找,或瘺管切除不完全,復發率高,且并發癥較多[1-2,5-8]。1998 年Jordan[9]等首先報道了7 例CPSF 患者用內鏡電燒灼治療,并未出現明顯的并發癥,自此,安全、微創、美觀的內鏡下術式越來越多。不同的內鏡治療技術不斷發展,為治療梨狀窩瘺提供了另外一種手術方法。本文選取2017 年1 月—12 月在我院行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先天性梨狀窩瘺的患兒16 例,在射頻燒灼后取得滿意效果,現將手術配合報告如下:
本組患兒共16例,均為左側梨狀窩瘺,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11 個月~9 歲,平均年齡5.9 歲。其中頸部紅腫癥狀10 例,7 例患兒曾行切開引流術,1 例患兒多次切開引流并可見明顯頸部疤痕。16 例患兒術前平均就診1.55±1.13 次,平均切開引流0.55±0.81 次。
本組16 例患兒均在支撐喉鏡下,經手術顯微鏡準確發現內瘺口,將PROciseTM LW 型一體化等離子射頻刀頭插入瘺口,沿瘺口周圍環形燒灼,見內瘺口封閉并充分止血。5 例患兒手術時頸部膿腫已形成,在內鏡燒灼的同時行頸部膿腫切開引流術。
患兒術前準備時間為12.27±8.34min,手術時間為15.36±9.70min,麻醉復蘇時間為40.5±2.94min,住院天數為6.09±2.34d,術后觀察2 例患兒出現躁動,其余無并發癥發生。
2.1.1 術前訪視 先天性梨狀窩瘺梨狀窩瘺病人多是兒童和青少年,該病易反復發作,而且間隔時間也長短不一,患兒因此承受相當大的痛苦,加上患者年齡小,身心比較脆弱,容易引起患兒術前焦慮或恐懼心理[10.11]。術前一天巡回護士訪視患者時,針對患者家長及患兒的心里狀態、知識水平、經濟情況,針對性提供心理支持,與患兒家長及患兒進行溝通,耐心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介紹科室已治療的成功手術案例,手術治療的必須性,微創手術的優勢,針對患兒家長的疑問進行解答,減輕患者及家長的焦慮心理,幫助患兒及家長樹立治愈疾病、配合手術的信心。
2.1.2 患者準備 對于已形成膿腫的患兒,應首選穿刺或切開引流。患兒切開引流期間,應經常巡視病房,觀察患兒頸部敷料情況,保持傷口敷料干燥,定期換藥。
梨狀窩瘺在臨床上可被誤診為甲狀舌管囊腫、第二鰓裂瘺管、原發性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淋巴結炎、頸部結核等,在被正確診斷之前常經歷相當長時間的反復感染,因此充分的術前檢查,常規檢查包括抽血檢查、心電圖檢查、胸部X 片等;專科檢查如CT、MRI 檢查、下咽部X 線造影、頸部彩超可以幫助確定病變范圍及其與周圍解剖結構的相互關系,為診斷、手術提供指導[12]。五官科電子喉鏡檢查發現內瘺口可確診CPSF。臨床上應完善術前檢查,多種檢查方式聯合應用,包括術前支撐喉鏡檢查,以提高診斷陽性率。
內鏡下治療梨狀窩瘺主要經口腔進行操作,與常規手術比較,應重視口腔清潔衛生。術前做好口腔護理,指導家屬保持患兒口腔清潔 。患兒手術前常規禁食,并于術前30min 遵醫囑靜脈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2.1.3 物品準備 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梨狀窩瘺為內鏡下微創操作,需準備手術必須的相關儀器物品。包括體位軟枕、肩墊、頭圈、徠卡顯微鏡(Leica,型號M525 F40)、鼻內窺鏡(Stryker)、支撐喉鏡(Storz)、支撐架、等離子體手術系統(ArthroCare ENT Coblator Surgery System:Coblator Ⅱ)、PROciseTM LW型一體化等離子刀頭及刻錄存儲系統。
2.2.1 巡回護士配合 連接各種儀器設備電源并調試性能,確保性能正常呈備用狀態。按規范核查手術患者信息;協助麻醉醫生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固定位置在健側嘴角,目的是為術者提供充分的手術野以及足夠的操作空間。由于操作是經口進行,頻繁進退喉鏡容易導致氣管導管滑出,故應妥善固定導管。在患兒肩以下放置護胸式支撐架,特別注意對患兒胸部的保護。肩部墊高,頭稍后仰,硅膠頭圈固定頭部,防止術中頭部移位。一次性眼貼膜覆蓋雙眼,防止術中操作引起眼部損傷。協助洗手護士上臺并清點手術用物。待醫生洗手上臺消毒鋪巾后,連接連接各儀器設備至使用狀態,連接吸引器管道。按照手術醫生要求調節等離子體手術系統參數、顯微鏡及鼻內窺鏡光源亮度。等離子體手術系統踏腳應妥當安放,防止誤踩引起意外輸出。整個手術過程中注意對患兒頸部、四肢的保護,維持正常的功能體位,特別注意對眼睛及面部皮膚的保護。術畢及時清點手術物品并記錄,在手術間麻醉拔除氣管插管時期保護患者,防止患兒躁動造成的墜床或各種管路的非計劃拔管,協助麻醉醫生及工勤人員轉運患兒至復蘇室并填寫轉運交接記錄單,整理房間用物。
2.2.2 特殊器械的處理 支撐喉鏡器械價格昂貴,使用之后需要與其他器械分開放置,防止受壓而受損,保護精密器械的尖部,轉運時頭部應套上塑料套進行保護,術畢及時將器械送供應室,與供應室護士當面檢查器械的完整性并做好交接班。
先天性梨狀窩瘺(congenti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是第三或第四鰓囊未完全閉塞引起的頸部鰓源性囊腫或瘺的一種少見類型[1,2],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竇道、瘺管和囊腫[13]。傳統的經頸外進路梨狀窩瘺切除術是有效的治療CPSF的手術方式,但該手術方式操作難度大,完整切除瘺管難度較高,術時長,創傷大,術后切口處瘢痕形成影響美觀,且并發癥較多(5%~6%)。除傳統手術外,目前已有內鏡電燒灼、化學燒灼、CO2激光燒灼等治愈先天性梨狀窩瘺的報道。內鏡下低溫等離子治療由于其微創、安全、有效,術后不留頸部疤痕,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后并發癥少的優勢,得到了臨床的認可,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兒童患者病程較短,瘺口較小,與成人比竇道較短,是內鏡灼燒的有利條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是微創手術,手術時間較短,但手術護理配合仍是手術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手術配合過程中,護士應具備扎實的專科技能,加強心理護理、完善術前準備、密切術中配合。手術操作中熟練應用各類喉用器械,切勿損傷正常組織。因此在術前應設置適當的射頻能量,手術操作時動作宜輕柔,并嚴格把握燒灼范圍及深度。本組2例患兒出現聲音嘶啞,出院時均恢復。做好手術護理配合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