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靜(四川省綿竹市中醫醫院)
腫塊:腫塊是乳腺癌疾病最為常見的癥狀,據統計調查發現,多數腫塊位于外上象限,還有內傷以及乳頭、乳暈區、腫塊大小不一樣,主要是以2-3cm大小最為常見,女性患者發作的疾病為多數。腫塊呈現圓形或卵圓形。
疼痛:多數乳腺癌患者都會有疼痛感,疼痛感發生幾率比較小,早期出現乳腺癌患者發現不了。疼痛經常會出現脹痛、隱痛,還會引起周期性疼痛等癥狀發生。
乳腺輪廓改變:患者的腫塊在較大情況下,乳腺就會局部隆起,乳腺會增大。當腫瘤增大在皮膚或胸肌時,患者乳房就會有明顯變硬、縮小現象。
發紅以及腫脹:患者出現乳腺癌癥狀,腫瘤的生長速度就會變快、變大,在表層皮膚會表現出靜脈怒張、腫瘤局部皮膚體溫會上升。腫瘤在接近皮膚表層時皮膚就會變紅。
多數乳腺癌患者的母親在絕經前都曾經患有雙側乳癌,父母親乳腺癌的患者自身患有乳腺癌的幾率一般比普通婦女高出9倍左右,而且患有乳腺癌的父母親生出孩子出現乳腺癌的時間比普通人發生乳腺癌會早上10年。
患者在初次來月經前的年齡是12歲到17歲左右,乳腺癌在發病期間的危險率會增加2.2倍。
在醫學上研究發現,女性在不育期間或生第一胎兒后在30歲左右,發生乳腺癌的幾率會是未結婚人群的2倍。
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多半都跟脂肪消化量有著強烈關系,多數職場上公司的員工都會在飲食上因為不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法和習慣,導致自己發生乳腺癌的發病率增大。
所以乳腺癌患者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調節好自身生活習慣,保持心情愉悅,堅持鍛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過度攝入大量含有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避免自身肥胖現象產生,禁止長期飲酒,掌握乳腺自我檢查的方法,積極參加乳腺癌篩檢,防患于未然。
患者在治療乳腺癌期間出現疼痛狀況,醫護人員應該采用《疼痛評估量表》。
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
指導患者將疼痛感進行轉移,多看些書籍、報紙、跟他人進行交談。
醫護人員要教會患者利用身體使得身心放松,比如肌肉放松、緩慢進行呼吸,聽音樂放松身心。
患者要遵循醫護人員囑咐進行中藥外敷。患者在治療乳腺癌期間出現心煩易怒的情緒,醫護人員應該讓患者多與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產生的問題,幫助患者排憂解難。
醫護人員應該在患者治療期間,讓患者感受到家屬與愛人之間的關懷和理解。
推薦患者聽取緩慢的音樂,舒緩心情,焦慮的患者可以聽取一些安靜、柔和的樂曲,比如高山流水等,抑郁癥患者可以聽些冥想類型的樂曲,如、沉思等。
醫護人員應該每天幫助患者做好肢體水腫評估措施,如肢體出現腫脹或加重現象應該及時報告醫生。
指導患者做肢體握拳動作,每次5-10分鐘,每天2-3次。
醫護人員要遵循醫生囑咐給患者做好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儀治療,每天30分鐘,每天一次。
患者在平臥病床期間想抬高肢體,醫護人員應該幫助患者抬高肢體,使得肢體與心臟部位保持一致,患者患有乳腺癌的一側肢體不能進行測量血壓和靜脈輸輸液。
患者在做完乳腺癌圍手術之后在手術護理期間要注意飲食上的問題,應該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攝入300-500g的蔬菜、水果200-400g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適量可以在飲食上多吃些粗糧、雜糧、粗纖維的食物。
手術后禁止喝酒、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需用魚類來代替牛肉、羊肉,控制油、鹽的攝入量。手術后禁止吃腌制類食物,控制鹽量攝入,減少吃含有添加劑的食物。
少吃甜食、肥肉、紅肉、牛奶、豆類、維生素E等含有磁性激素的食物,可以適當飲食一些酸奶、獼猴桃、卷心菜、大蒜、洋蔥等這些食物可以補充患者營養所需。
還有就是禁止喝一些含有酒精類的飲料,因為這類飲料會影響手術后的嚴重性,對患者傷口有不利影響。
還有適當維持身體體重情況,因為身體體重過重或過輕會嚴重影響患者手術后恢復情況,建議患者在手術后經常鍛煉自己的身體。
患者還需要防止上肢遭受損傷以及感染。
避免上肢做高強度訓練以及運動。
女性患者在手術后期,避免穿比較緊的內衣、項鏈、以及胸罩。
在手術后的康復過程中,鍛煉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適宜,因為高強度的上肢鍛煉會造成上肢流血過高,血流的增加會使得淋巴液產生增強反應。
另外,緊身的衣物會壓迫鎖骨上區,淋巴回流阻力會增加,會對上肢造成感染使得局部組織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