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龔 胡浩* 文浩 賈琦 劉健香
(商洛市鎮安縣醫院 陜西 商洛 711500)
隨著社會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肺部包塊在臨床上的發病率逐漸增加。臨床上常采用X 線、C T、M R I 等進行檢查,但是這些檢查方式不能夠明確病變的性質,不能夠確診,判斷病理類型,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確定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經皮肺穿刺活檢是一種微創、簡便、有效的檢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本研究主要探討在肺部包塊診斷中采用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應用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本研究50 例研究對象均來自我院2015 年12 月—2019年12 月收治的肺部包塊患者,采用經皮肺穿刺活檢進行診斷?;颊吣行?2 例,女性18 例;年齡40 ~75 歲,平均年齡(52.27±3.19)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經過X 線片和CT等檢查表現為肺部包塊;患者對研究知情,簽字同意進行研究;研究經過本院病理委員會同意和批準。排除標準:患者的凝血功能有障礙;心肺功能差或有其它疾病估計不能耐受穿刺微創手術;患者有持續性的激烈咳嗽。
對所有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護理人員要耐心和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了解該手術的目的和作用,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疑慮。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屏氣訓練。然后采用16 排螺旋CT 進行檢查和定位,根據CT 顯示包塊的位置,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方便患者進行穿刺。然后采用CT 確定穿刺點、進針方向以及進針深度,在穿刺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避開血管神經和骨骼。采用PRO-MAGx 活檢針進行穿刺。對穿刺部位進行常規消毒,然后鋪無菌巾單,采用2%的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然后再次使用CT 掃描確定針尖的位置,保證無誤之后進行穿刺。避開腫塊內液化區。囑咐患者屏住呼吸或者緩慢呼吸,按動活檢槍迅速切割組織,獲得病變組織然后用10%的甲醛進行固定之后進行常規病理檢查,然后進行細胞學檢查。根據患者病變部位的具體情況,按照以上步驟取2 ~3 次標本。手術完成之后將穿刺針退出,然后進行消毒處理,用無菌紗布將穿刺點覆蓋,然后采用CT 掃描判斷是否存在氣胸和出血等癥狀,并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記錄穿刺成功的例數,病理檢查確診的情況以及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檢出情況。
50 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為100%。其中2 例患者由于檢查結果不滿意進行二次穿刺,結果滿意。另48 例患者均為一次穿刺成功。
本研究的病例檢查結果顯示,50 例肺部包塊患者當中,43 例患者為腫瘤患者(86.00%),塵肺病3 例(6.00%),肺結核2 例(4.00%)以及炎性假瘤1 例(2.00%),1 例沒有確診,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檢出率為98.00%(49/50)。經過病理檢查,1 例沒有確診為肺曲霉菌病。43 例腫瘤患者當中15 例為腺癌,9 例為小細胞癌,11 例鱗狀細胞癌,6 例慢性炎改變,神經鞘瘤和肉瘤樣瘤各1 例。
采用CT 進行探查,2 例患者出現穿刺部位出血,3 例患者出現少量氣胸,并發癥的發生例數為5 例,發生率為10.00%(10/50)。
肺部包塊的病變類型比較多,其病變的性質比較難以明確,導致治療缺乏針對性,延誤患者的治療時機,導致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因此,采取有效的診斷手段可以有效對患者進行診治,盡早進行治療[2]。
本研究主要探討在肺部包塊診斷中采用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應用價值。研究結果指出,在50 例肺部包塊患者當中,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檢出率為98.00%。CT 引導下進行經皮肺穿刺活檢對患者的創傷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檢查的準確率比較高,其并發癥的發生率較小??梢詾榛颊叩闹委熖峁┯行У闹委焻⒖?。在進行經皮肺穿刺活檢的過程當中,要做好術前評估,對患者的血常規、血小板等進行檢查,穿刺的過程當中患者不能夠咳嗽,避免出現肺組織撕裂。注意對患者的肺部病變部位進行分析,進針的位置要盡量選擇病灶的邊緣,采用CT 進行準確的定位。手術完成之后再次掃描判斷有無出血和氣胸的狀況[3]。手術后患者要臥床休息,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然后吸氧,第二天再進行CT 掃描,觀察是否存在出血和氣胸。另外,醫生需要提高定位能力和穿刺技術,有效進行穿刺和檢查[4]。
綜上所述,在肺部包塊診斷中采用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應用價值較高,檢出率高,并發癥少,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