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專欄
民主改革以來西藏跨越式發展和經驗啟示
張江洪 徐文華 2020.2.1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必然
余志坤2020.2.7
學習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
“對口援藏”的概念反思:邊疆治理政治話語的建構邏輯
楊明洪2020.6.1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引領西藏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朱亞成 季瀏2020.6.9
關于新時代確保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思考
張婧琳2020.6.19
政 治
論西藏和平解放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西藏事務處理中的中央決策機制
柳歡 徐萬發2020.2.104
在西藏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導原則與路徑
方曉玲 周娟 宋博瀚2020.3.1
習近平德治觀及其在西藏鄉村治理場域中的運用
鄧亞凈 楊文仙2020.3.8
黨員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心聚力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探析
熊坤敏 陸元兵2020.4.1
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講究方法論——兼談西藏藏傳佛教引導載體與進路
劉維新 鄭志浩 羅布2020.5.1
習近平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在西藏的成功實踐
余志坤2020.5.13
歷 史
駐藏大臣溫宗堯籌藏試探
康欣平2020.1.1
紅毛國在廓爾喀戰爭中的影響分析
許肖陽2020.1.9
康區察瓦龍歷史沿革及其地名稱謂考究——基于對口述史料的文獻分析
貢布多加2020.1.18
洛門塘歷史研究
達瓦次仁 次仁歐珠2020.2.14
君臣互動背景下的兩金川紫光閣功臣之擬選
姚文君2020.2.26
乾隆時期的西藏行紀——以第二次廓爾喀之役為背景
阿音娜2020.2.33
檔案所涉清季趙爾豐川邊教育改革及其辦學成效
林松 康欣平2020.2.43
1916—1917年殷承瓛出任川邊鎮守使及其治邊探析
裴儒弟2020.2.56
19世紀中葉滇藏崩嘎教案考——以清代總理衙門教務教案檔為主要依據
郭凈 謝春波2020.3.54
“五四”前后唐繼堯對“西藏問題”的介入與支持
馮翔2020.3.75
頗羅鼐封號和用印考實
朱德濤2020.3.87
再論吐蕃告身制度和大蟲皮制度的兩個問題
陸離2020.4.8
論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軍區在和平解放西藏進程中的歷史貢獻
李蓉2020.4.16
尹昌衡西征佚文八則輯存
王琦2020.5.38
洋人入藏與清廷、西藏地方的因應及其對西藏局勢的影響(1876—1886年)
高龍 高亞西2020.5.42
龍夏·多吉次杰的“吉卻貢吞”組織與“西藏革命黨”異同研究
拉巴扎西2020.5.50
吉隆溝“招提壁壘”石刻題銘解析
羅勇2020.5.57
比蘭德拉國王政府對尼境內“藏獨”勢力的政策舉措
宋國棟2020.6.26
淺析民國初年朝野對西姆拉會議的反應
張京品2020.6.36
危中覓機:清政府應對巴塘事變考論
潘崇2020.6.42
抗日救亡與民族團結——蒙藏回族聯合慰勞抗戰將士代表團述論
王淳凱2020.6.49
宗 教
規則的發生及其背后的成因——以17世紀格魯派寺院寺規為例
格桑次仁2020.1.53
藏傳佛教世俗化改革探析
祁文昭2020.2.64
西方空行母研究綜述
索朗卓瑪2020.2.69
藏傳佛教如來藏學說發展研究——以藏族學者的論著為中心
刀吉仁青 華爾么機2020.3.97
傳播與融合:布里亞特蒙古《阿拜格斯爾》中所體現的宗教文化
董曉榮2020.3.102
芻議《金剛針論》
次旺邊覺2020.4.24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與“國家在場”
秦永章2020.5.61
論象征符號對藏傳佛教寺院的神圣性建構
廖云路2020.5.68
社 會
城鎮化進程中四川藏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問題研究
范召全2020.1.30
塊數據背景下西藏城市社區的多元立體治理路徑
劉蔚2020.1.38
鄉村振興視閾下的精細化治理研究——以西藏鄉村網格化治理為例
李雅娟 方曉玲2020.1.44
西藏區域創新能力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影響研究
高曉光 茍凌濱2020.2.126
經濟文化網絡交織中的民族交流——以西道堂在藏族地區的活動為例
唐聰麗2020.2.133
西藏特色小城鎮發展產業支撐模式選擇
胡潔2020.3.15
西藏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發展的實證分析
王珊珊 張冰樂 周蓉2020.3.23
藏東農牧區相對貧困的成因分析及對策建議——以M縣J村為例
張雁軍2020.3.33
治理角度下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兼論西藏文化和旅游機構設置模式
周勇 胡立2020.3.45
科學與藝術:測量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兼論西藏社會科學研究中測量邏輯的運用
趙國棟2020.5.75
大型體育賽事活動驅動青藏高原城市發展研究
賀穎英2020.5.91
相對貧困視域下西藏牧區貧困治理的內生動力機制研究
張雁軍2020.6.60
文獻學
索多巴·洛追堅贊撰寫《回遮蒙古之歷史》意圖
哈斯朝魯2020.1.100
新見四川大學博物館藏敦煌古藏文寫經《十萬頌大圣般若波羅密多經》考論
新巴·達娃扎西2020.1.109
《當許醫文殘卷》的年代考證及內容來源研究
才讓南加 孟憲麗2020.2.78
《西藏圖說》成書背景與文獻價值考論
柳森2020.2.85
工布查布與《中原地區佛教源流記》版本研究
先巴2020.2.93
毛振翧和他的《西征集》
胡萬梅 梁海2020.3.107
珞巴族口述文獻收集與保護策略研究
馮云2020.3.114
有關西藏貴族世家江洛金的三件重要藏文鐵券文書(V@`BOS)檔案考述
道幃·才讓加2020.4.89
清代康藏民俗的珍稀史料《漁通問俗》簡介
焦虎三2020.4.98
新發現手抄本《噶倫索康巴傳》及其史料價值初探
尕本加 仁青當知2020.6.71
西藏所藏《觀自在(菩薩)贊》梵文寫本研究
達娃群宗2020.6.80
和田出土《法華經》古藏譯本的初步研究報告(一)
扎西本2020.6.91
文 化
寺志所載漢藏建筑文化交流實例探析
頓拉2020.4.122
“久棋”的改良創新試探
劉強2020.4.126
基于SNA的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空間集聚結構研究
方永恒 李丹2020.4.131
藝 術
現代化因素對安多強巴的影響
次旺扎西2020.2.148
西藏夏魯寺大回廊“獼猴王本生”壁畫的圖像再現
賈玉平2020.6.124
巴麥寺“普珠羌姆”的文化內涵與象征意義解讀
扎西翁加2020.6.130
文 學
當代藏族女作家漢語創作概略
徐寅2020.2.153
家園情懷與國家意識高度融合的協奏曲——論阿來的小說《云中記》
徐美恒2020.5.141
藏族民間故事《尸語》的詞匯及內容計量解析
多杰卓瑪2020.5.152
翻 譯
藏族典籍《薩迦格言》譯者主體性研究
黃信2020.1.79
《薩迦格言》蒙譯史略
趙春龍 李正栓2020.1.87
奧康納《西藏民間故事》英譯本敘事建構探析
郭彧斌2020.1.94
跨文化傳播視角下藏族文化意象翻譯研究——以《塵埃落定》英譯本為例
趙自強2020.3.157
《拉喇嘛益西沃廣傳》譯注(一)
古格·扎巴堅贊著 項智多杰、才讓多杰、才華譯注2020.5.132
《拉喇嘛益西沃廣傳》譯注(二)
古格·扎巴堅贊著 項智多杰、才讓多杰、才華譯注2020.6.148
格薩爾
原初意義上的《格薩爾》歷史敘事
諾布旺丹2020.4.39
論《格薩爾·賽馬稱王》篇情節結構的編排特點
李連榮2020.4.51
格薩爾文化的特征與結構研究:基于昌都類烏齊的田野調查
甲央齊珍2020.5.99
對史詩的概念、內涵及外延的探討
曼秀·仁青道吉2020.5.106
《格薩爾》意象化文本的哲學闡釋
丹珍草2020.6.140
考 古
西藏日喀則崗巴縣多爾瑪石窟的初步調查與研究
趙剛 赤培·巴桑次仁 阿旺卓瑪2020.3.151
不丹王國發現吐蕃銅鐘研究——兼論吐蕃鐘的形制與文化源流
夏吾卡先2020.4.104
考古學在西藏的發展
李旻 李永憲2020.6.112
教 育
培養“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關于新時代西藏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幾點思考
許可峰2020.1.145
藏族幼兒家長雙語態度研究——基于西藏七地市幼兒家長的數據分析
劉海紅2020.1.153
藏 學
多康藏區藏族源流考釋
葉拉太2020.1.59
現代藏學研究方法探究——以《中國藏學》《西藏研究》期刊為例
王彥敏 戴繼誠 白文靜 張瓊2020.1.70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所藏涉藏資料研究
喬旦加布2020.1.137
語言學
精準扶貧視角下西藏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張華娜 張雁軍2020.1.115
《嘉絨譯語》中的嘉絨話音系及其注音特點
王振2020.1.123
新聞傳播
“少數邏輯”視域下民族新聞傳播研究的價值體系重構
汪羅2020.3.121
媒介建構論視角下尼泊爾英文主流報紙涉藏報道研究
巴桑普赤 邊巴拉姆2020.3.127
媒體融合背景下西藏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主體的發展對策
王彪2020.5.117
1959年西藏叛亂后《人民日報》對印度涉藏報道探析
高大為2020.5.125
人 物
琴弦人生——四川巴塘弦子傳承人扎西的人生史
洛桑次仁2020.3.134
多卡夏仲·策仁旺杰自傳中的自我形塑與話語意指
增寶當周2020.3.143
圖書館學
全民閱讀視域中西藏高校圖書館服務現狀及功能提升研究
王麗英2020.1.130
南亞研究
西藏對南亞貿易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朱明杰 孫勇2020.2.112
民 俗
藏族傳統婚俗禮儀變遷研究——以青海熱貢地區為例
完得冷智 鄭堆2020.2.141
脫貧攻堅
西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路徑探析——基于率先脫貧縣市的有益實踐
多慶 方曉玲2020.4.32
農村女性角色、地位與生態扶貧研究——基于四川涉藏地區的考察
沈茂英2020.5.20
西藏金融扶貧演進歷程及實踐分析
趙建斌2020.5.30
人類學
嚴肅的氣球——西藏牧區婦女生育變遷
白瑪措2020.4.65
生態學
生態保護與建設——青藏高原區域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定位探討
楊杰 馬偉茗2020.4.74
“兩山”理念視角下的生態治理體系構建邏輯——以四川省涉藏州縣為例
郝儒杰2020.4.82
版本學
藏文《圣經》譯本簡述
趙曉陽2020.4.110
藏文銅版《八千頌》述略
徐麗華2020.4.117
音 樂
20世紀以來中國西南儀式音樂研究述評:兼論音樂西南學構建
楊揚2020.4.142
體 育
珞巴族傳統體育的文化特征、變遷與傳承策略研究
洛桑澤仁2020.4.154
治藏方略研究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
陳凡 索林2020.S1.1
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索林2020.S1.6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重大意義芻論
程越2020.S1.11
新時代黨的西藏工作理論和實踐集成——從“三個維度”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普布次仁 余志坤2020.S1.18
習近平新時代治藏方略的理論內蘊與時代價值
李偉 李資源2020.S1.26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
萬金鵬 劉文珍 袁靜樂2020.S1.35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中蘊含的“西藏特殊性和共同性”理論命題及其歷史發展脈絡
陸軍2020.S1.40
穩藏研究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藏族歷史發展的主流
車明懷2020.S1.46
西藏工作的著眼點著力點論析
陰海燕2020.S1.56
川藏鐵路對維護祖國統一和加強民族團結的作用探討
羅勇 格桑次仁2020.S1.63
“漢藏教理院”及其當代價值
何潔 王川2020.S1.70
剖析十四世達賴反動本質
郭克范2020.S1.76
推進新時代藏傳佛教中國化
次仁德吉2020.S1.81
興藏研究
學習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加快西藏融入周邊經濟圈研究
周勇2020.S1.87
西藏經濟現代化的內涵意蘊與實踐邏輯——基于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
席蒙蒙2020.S1.94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歷史和理性認知——以中央總體供給模式的制度有效性為視角
陳樸 黃清哲2020.S1.101
精準扶貧砥礪奮進 脫貧攻堅成就輝煌——兼論西藏徹底擺脫絕對貧困的重大意義
吳堅 多慶 徐伍達2020.S1.109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西藏農牧區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廖承英2020.S1.118
生態研究
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保護同民生改善相結合的生動實踐
弓進梅2020.S1.126
新時代治藏方略視域下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內涵與路徑展望
黃昭委 龔麗平2020.S1.133
強邊研究
新時代確保西藏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的思考
鄭麗梅2020.S1.142
黨建研究
新時代西藏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建設研究
王耀強 黃建國2020.S1.149
援藏研究
醫療援藏“以院包科”模式的主要做法與成效分析——基于拉薩市人民醫院的實踐考察
袁燦 顧寶要 黃正憲 任軼2020.S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