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燕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江蘇 常州 213003)
在男性泌尿系統疾病中,前列腺癌是其中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該病在近幾年發病率一直呈不斷上升趨勢,目前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根治性切除術。腹腔鏡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是前列腺癌根治術的微創治療手段,具有操作精細以及出血更少等優點;相較于開放手術,腹腔鏡下操作可完成更多開放手術中難以實現的操作[1]。本文旨在對2018 年—2019 年來我院的50 例進行根治術的前列腺癌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選取2018 年5 月—2019 年7 月我院泌尿外科共完成高齡老年患者行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50 例,年齡70 ~82 歲,平均年齡(75.90±2.59)歲,術前均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確診為前列腺癌,且ECT 顯示并不存在骨轉移現象。
對患者進行麻醉后,護理人員協助其取斜25°頭低腳高位,雙腿向外展開,取仰臥姿勢。醫生從患者腹壁中取出5 個0.5~ 2cm 的切口留置套管,之后將手術器械經過套管置入并進行手術。采用經腹膜外入路順逆行切除方式為:將恥骨后間隙進行分離,之后切開盆地筋膜,對其陰莖背深靜脈復合體進行縫合,并對膀胱頸以及尿道進行分離,連續縫合膀胱尿道,在盆腔留置一到兩根硅膠引流管。
(1)綜合性心理干預
該50 例患者年齡較高,所接受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大多數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有限,對手術過程缺乏了解,對疾病預后過度擔憂,導致患者出現恐懼的心理,因此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則顯得尤為重要[2]。護理人員在手術前,應該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將前列腺癌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式、還有預后情況等情況向患者進行告知,以此幫助患者緩解術前焦慮;成功引進手術案例,講解腹腔鏡治療的優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簡單的文字、圖片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腹腔鏡結構和優勢,促使患者可以保持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2)充分的術前的腸道準備和營養支持
由于前列腺緊鄰直腸,因此該術式有直腸損傷的風險,充分的腸道準備十分重要。術前3 天常規教育并叮囑患者進食清淡且無渣的半流質食物,并服用腸道抗生素;在術前1 天,為患者提供流質飲食,并在下午4 點給予其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進行口服,晚上8 點再次口服腸道抗生素;術晨禁食禁飲。患者口服藥物導瀉后,需特別注意觀察患者情況,以防出現電解質紊亂或者水等情況,如果出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匯報醫生,及時有效補充靜脈營養及調整水電解質平衡。
(3)術前有效控制血糖
本組所選患者均為高齡患者,因此對于術前血糖管理控制對術后康復十分重要。術前應引導術前低糖飲食,遵醫囑進行血糖監測,必要時請內分泌科醫生會診協助控制血糖,請營養科會診指導糖尿病飲食,術前血糖控制在6 ~10mol/L 可實施手術。
(4)術前準備:①積極完善常規檢查: 血常規、肝腎功能、腫瘤指標、凝血常規、傳染病標志物、血氣分析、心電圖、B 超、胸片、CT、ECT,必要時行核磁共振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②指導并幫助患者在術前當晚做好個人生活衛生:修剪指甲,刮胡子,沐浴更衣、術區備皮。手術當日對患者皮膚進行護理,清洗肚臍,臍孔多為凹面,因此多數患者未曾注意該處清潔,如清洗不到位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夜班護士用酒精棉球清潔去除污垢。③腹腔鏡檢查時間過長,且患者均年齡過大,手術室以及麻醉復蘇室中的溫度較低,極易導致患者外周血管出現收縮現象,從而可能出現缺血缺氧,并引起部分部位的壓瘡,應在骶尾部應用減壓膏預防褥瘡。④術晨應監測生命體征及患者血糖,應達手術相關標準。
(1)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術后麻醉清醒返回病房后,常規遵醫囑心電監護,給予3L/min 流量吸氧,在手術結束6 小時內對患者的血壓以及心率、還有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每隔一個小時巡視病房并及時記錄生命體征,如發現生命體征異常,及時匯報醫生處理。
(2)腹部傷口的護理
微創手術,除了引流管傷口需隔日清潔換藥外,并不需要對其它切口進行特殊處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傷口出現感染的現象。
(3)引流管道的護理
術后麻醉清醒返回病房后,護理人員要在床尾放置防止管道滑脫的標識,做好管道脫落的預防控制措施。及時進行對引流液的顏色、以及性狀等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出現異常現象及時向醫生進行匯報。指導患者床上翻身時應避免管道彎曲、折疊及脫出,翻身后仍應保持引流管在位、通暢。腹腔鏡手術治療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三天引流液在15mL 左右,即可及時拔除患者傷口引流管。
(4)飲食和活動護理
術后常規可先少量飲水,早期進食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待腸道蠕動逐漸恢復正常可進流質,并按恢復情況逐漸改為半流、軟食。指導患者行高營養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同時囑患者保持大便通暢,以防腹壓增加引起并發癥。腹腔鏡手術創傷小,病情允許情況下應鼓勵患者今早進行床下活動,可促進患者全身血液循環及胃腸蠕動,以及預防其下肢出現靜脈血栓現象。
(5)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A.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 該組病例均為高齡老年患者,手術時間以及術后臥床時間較長,容易引發其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現象。術前常規檢查雙下肢血管彩超及凝血功能,指導患者準備彈力襪。術后預防措施為:術后指導患者正確穿著彈力襪,同時術后指導家屬協助患者進行下肢腓腸肌按摩。6h 后指導患者行踝泵運動,具體操作為: 首先讓患者盡最大角度地足背伸(腳尖朝向軀體,也是向上勾腳)足背伸5 ~10s 后足跖屈 (指導其腳尖向下)5 ~~10s,再足背伸10s,再整個腳做360 度旋轉,這就是完成了一組,每天至少完成150 ~300 次練習,才能有效的預防血栓[3-4]。本組研究患者均無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
B.術后尿失禁的預防 尿失禁是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因此為有效預防術后尿失禁的情況,在手術結束后第一天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和提肛運動鍛煉,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因此需要反復對其進行指導并叮囑。個別患者仍會在拔除尿管后發生尿失禁現象,這時就需要對其耐心的進行鼓勵以及安慰。本組并沒有患者出現尿失禁現象。
床位護士在患者出院前,要對其及家屬進行出院宣講,包括:(1)出院后需要對患者加強營養,多進食高纖維以及低脂肪易消化等食物,特別是要減少紅肉的攝入,注意少食多餐并戒掉煙酒。(2)患者需要在家至少休息2 ~3 個月,根據身體情況適當的進行運動。(3)導尿管護理: 患者出院后常規會繼續留置導尿管至術后三周,指導其做好尿道口的消毒護理,保持清潔,防止逆行性尿路感染發生,每天飲水≥2500mL,同時要避免尿管牽拉及尿管屈曲折疊,指導幫助患者導尿管務必要處于開放引流狀態,術后第三周到醫院進行復查,視情況拔除導尿管。(4)向患者及家屬告知,其在出院后可能會發生手術部位的不適、隱痛,這類癥狀多由皮下神經損傷所致,不必過分擔心且無需特殊處理,多數患者該癥狀于術后三至六月可自然消失[5-6];此外,若癥狀加重則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所選50 例患者均按術前計劃完成手術,在手術過程中并沒有出現改變手術方式的情況。手術平均使用時間為3~4小時,在手術中出血量平均為90mL;術后患者順利返回病房,禁食時間 6h 后可進水或流質;在手術結束第2 ~3 天,患者可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進行床下活動,所有患者住院時間均不超過14天,在術后并沒有發生明顯的并發癥情況,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8%。
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的開展,為前列腺癌患者,特別是高齡患者帶來了一個福音,在較為狹窄的解剖環境中,該手術方式相較于傳統手術操作更加精細,減少了感染的機會,手術創傷較小,減少出血量的同時也使患者疼痛感有所減輕,與傳統開放前列腺癌根治術相比,該手術方式更加安全,有效減少了手術風險以及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是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所減輕,從而使護理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對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消除其緊張以及焦慮等負面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加快患者康復進程,使住院時間縮短的同時,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