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峰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應用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50例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管鏡組, 每組25例。常規組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 管鏡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炎癥指標水平。結果 管鏡組治療總有效率92%高于常規組的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20, P=0.004<0.05)。管鏡組患者住院時間(11.2±2.3)d、啰音消失時間(6.9±1.1)d、咳嗽消失時間(5.3±1.3)d均短于常規組的(15.4±3.8)、(8.6±2.1)、(6.8±1.7)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728、3.586、3.505, P=0.001、0.001、0.001<0.05)。管鏡組C反應蛋白(CRP)(0.83±0.31)μg/ml、降鈣素原(PCT)(0.08±0.02)ng/ml、血清淀粉樣蛋白(SAA)(4.63±1.51)μg/ml均優于常規組的(0.33±0.11)μg/ml、(1.32±0.64)ng/ml、(852.83±326.12)μ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7.600、9.683、13.004, P=0.000、0.000、0.000<0.05)。結論 對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者應用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 其療效顯著, 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 減少炎性反應, 促進恢復, 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關鍵詞】 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21
肺炎是臨床中較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其中支原體肺炎是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以間質病變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 具有起病緩慢, 伴發熱、陣發性刺激性咳嗽的特征[1]。此病癥可累及皮膚、耳部、頸部淋巴等, 若沒有及時治療, 還可引起皮炎、中耳炎等疾病[2]。近年來, 小兒支原體肺炎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且發病癥狀不明顯、病程長, 可導致其出現肺部病變, 造成腦膜腦炎、心肌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并發癥, 嚴重危及患兒的生命。為了提高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選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分為常規組和管鏡組, 進行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分析, 發現應用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的效果顯著, 現將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管鏡組, 每組25例。常規組男16例,
女9例;年齡1~12歲, 平均年齡(6.35±2.10)歲;病程5~6周, 平均病程為(5.01±1.13)周。管鏡組男
15例, 女10例;年齡1~13歲, 平均年齡(6.69±2.20)歲;病程5~7周, 平均病程(5.64±1.21)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 其治療內容為:給予患兒阿奇霉素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60167)10 mg/d, 口服, 1次/d, 連續服用3 d。靜脈注射頭孢曲松鈉(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83036)50~80 mg/kg(最高劑量為2 g/次), 每隔24 h?1次, 劑量不可超過2 g/d, 連續使用5 d。
管鏡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 其主要操作內容:①灌洗前6~8 h禁食禁飲;②對其靜脈注射0.01~0.02 mg/kg阿托品(浙江瑞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3020465), 靜脈推注0.1~0.2 mg/kg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10980025, 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麻醉前誘導;③待麻醉誘導后給予2%利多卡因(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1020558)進行麻醉。根據患兒年齡選擇適宜規格的支氣管鏡, 將支氣管鏡經鼻腔插入, 自咽部和聲門至氣管、主支氣管以及肺部各亞段查看支氣管病變情況, 此過程需要保持0.5~2.0 L/min的吸氧。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 對存在炎癥的病變處注入無菌生理鹽水進行灌洗操作, 在此過程要確保液體溫度在37℃。隨后進行負壓吸引, 把灌液重復回收, 其壓力需控制在100~
200 mm Hg(1 mm Hg=0.133 kPa)。重復2~3次灌洗操作。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炎癥指標水平。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 體溫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 體溫有所下降;無效:臨床癥狀及體溫無變化。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觀察兩組臨床癥狀變化情況, 臨床癥狀主要包括住院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③采用明德生物炎癥三項解決方案(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對機體中炎癥指標水平進行檢測, 其炎癥指標包括:CRP、PCT、SAA。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管鏡組顯效17例(68%)、有效6例(24%)、無效2例(8%), 治療總有效率為92%
(23/25);常規組顯效11例(44%)、有效3例(12%)、無效11例(44%), 治療總有效率為56%(14/25)。管鏡組治療總有效率92%高于常規組的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20, P=0.004<0.05)。
2. 2 兩組臨床癥狀變化比較 管鏡組患者住院時間(11.2±2.3)d、啰音消失時間(6.9±1.1)d、咳嗽消失時間(5.3±1.3)d均短于常規組的(15.4±3.8)、(8.6±2.1)、(6.8±1.7)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728、3.586、3.505, P=0.001、0.001、0.001<0.05)。
2. 3 兩組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管鏡組CRP(0.83±0.31)μg/ml、PCT(0.08±0.02)ng/ml、SAA(4.63±1.51)μg/ml均優于常規組的(0.33±0.11)μg/ml、(1.32±0.64)ng/ml、(852.83±326.12)μ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7.600、9.683、13.004, P=0.000、0.000、0.000<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兒科中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其肺炎支原體是最主要的病原體, 當兒童感染上此病癥后, 其機體會發生炎性病變, 從而引起急性肺部感染。此病癥主要發生在夏末和初秋, 通過呼吸道傳播[3]。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會出現持續高熱、劇烈
咳嗽, 但由于早期階段臨床癥狀不明顯, 從而無法進行有效的治療。近年來,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 尤其是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 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因此, 對其進行安全有效的治療, 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 減少患兒的痛苦, 使其能盡快康復。
支氣管鏡技術在臨床中常用于肺部及支氣管疾病的觀察、檢查, 同時還可摘取支氣管中的異物, 具有灌洗支氣管肺泡, 為其病變部位注入藥物等輔助治療的作用。本研究發現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在為肺部疾病提供診斷依據外, 還能為治療提供新的手
段[4]。此治療方法以成為林擦黃中應用較廣泛的治療技術之一, 其治療的優勢在于, 能夠通過支氣管鏡, 直視支氣管內部病變的位置, 能夠了解氣管插管是否發生偏移, 避免發生肺不張或氣胸[5]。同時能夠對病變部位進行精準的治療, 以此提高治療效果。此外, 此治療方式操作簡單, 相對安全, 能被患者及家屬所接受。研究結果顯示, 管鏡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了經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 能夠有效清除支氣管中分泌物, 從而稀釋痰液和痰栓, 其治療效果更佳, 同時在支氣管鏡的直視下操作, 能夠極大程度的改善肺段不張以及氣胸等, 能有效增強治療質量, 提高生存質量。與侍蘇杰的研究報道結果類似。更加證實了應用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 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臨床癥狀, 從而加快患兒的病愈速度, 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發現, 由于在支氣管鏡下灌洗病灶能夠有效降低炎性反應, 改善臨床癥狀, 再加上使用相關抗感染治療, 從而加強藥物的濃度, 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 最終讓患兒得到較快的恢復。同時, 管鏡組患者住院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均短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鏡組CRP、PCT、SAA水平均優于常規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經肺泡灌洗治療, 能夠顯著降低炎癥反應, 對積極改善呼吸道癥狀有明顯作用, 使患兒能縮短住院時間, 盡早恢復身體健康。相對于常規抗感染治療, 經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治療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改善臨床癥狀, 從而使臨床各項指標逐漸恢復到正常范圍內, 最終讓患兒能快速康復。其主要原因是支氣管鏡下灌洗治療能夠徹底的將機體中的病原體清除干凈, 以此降低病原體對支氣管黏膜的損傷程度。同時加上抗感染等藥物的作用下, 使炎癥介質得到有效的抑制, 從而促進患兒的康復, 提高其生存率。再加上通過CRP、PCT、SAA三項聯合檢測, 可有效鑒別機體內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情況, 從而有效預測病情發展, 評估疾病的預后效果, 促使其提高治療質量, 提升治療效果, 讓患者能更好、更快的出院, 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
綜上所述, 在臨床中治療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中應用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輔助治療, 其療效顯著, 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促使患兒能夠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清彪, 羅慧嫦, 許柏華, 等. 纖維支氣管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的效果觀察. 中國當代醫藥, 2017, 24(25):107-109.
[2] 戴洪法, 廖翠樂, 米沛明. 纖維支氣管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在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醫學創新, 2018, 438(12):54-57.
[3] 吳衛照, 劉東成.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幼兒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及肺功能的變化特點. 實用醫學雜志, 2019, 35(1):132-135.
[4] 孫明華. 支氣管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聯合局部用藥對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體征改善及康復進程的影響. 臨床研究, 2018, 26(7):103-104.
[5] 張嘉雯.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并肺不張的有效性. 中國實用醫刊, 2019, 46(10):89-91.
[收稿日期: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