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莎 張國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地西他濱聯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AML)病的療效。方法 50例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 按照入院時間不同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 各25例。對照組采用CAG方案進行治療, 實驗組采用CAG方案聯合地西他濱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細胞免疫指標(CD3+、CD4+)水平, 用藥不良反應(感染、腎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惡性嘔吐)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CD3+水平為(40.1±3.1)%, CD4+水平為(27.5±3.2)%;對照組患者的CD3+水平為(47.4±4.7)%, CD4+水平為(33.4±4.9)%, 實驗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實驗組患者發生感染2例、腎功能不全1例、肝功能異常1例、惡性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0%;對照組患者發生感染3例、腎功能不全1例、肝功能異常1例、惡性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04, P=0.747>0.05)。結論 采用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 抑制細胞免疫功能, 同時安全性較高, 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地西他濱;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免疫水平;用藥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65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 患者的髓系造血干細胞或(及)祖細胞由于骨髓、幼稚髓性細胞、外周血中原始髓性細胞出現異常增生而導致的惡性疾病。該疾病起病急, 病情進展迅速, 影響大且預后較差, 臨床表現為明顯的代謝異常、出血、感染、貧血等情況, 疾病治療不及時易危急生命[1]。在臨床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療中, 最為常見的為CAG治療方案研究, 而在大量的治療過程當中, 發現老年人情況特殊, 無論是藥物的使用效果還是對于藥物的耐受能力都不如年輕患者, 同時由于老年患者本身骨髓造血功能就存在明顯衰退的情況, 加上繼發感染高發, 導致預后較差, 因此治療方案效果可能受到一定制約[2]。隨著白血病治療的發展, 研究發現地西他濱用于白血病的治療能夠有效緩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情況, 本文在此基礎上采用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 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50例, 按照入院時間不同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 各25例。其中, 實驗組中男
14例, 女11例;年齡61~83歲, 平均年齡(71.24±
4.50)歲;FAB分型:M2為9例, M4為6例, M5為5例, M6為5例。對照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齡62~
84歲, 平均年齡(72.15±4.60)歲;FAB分型:M2為9例, M4為7例, M5為5例, M6為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FAB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患者入院后確診;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中關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診斷標準;患者在治療開展前近期內沒有進行過其他方式的化療;患者及家屬均知悉本次實驗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2 排除標準 原發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嚴重心功能疾病患者;合并嚴重腎肝功能疾病患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合并腦出血、腦癌等疾病患者;合并藥物過敏或不耐受的患者;營養不良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CAG方案進行治療, 藥物選用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其中阿克拉霉素(揚州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0196)用法用量:臨用前, 加滅菌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白血病與淋巴瘤15~20 mg/d, 連用7~10 d, 間隔2~3周后可重復。實體瘤30~40 mg/次, 2次/周, 連用4~8周。阿糖胞苷(意大利:Actavis Italy S.p.A., 注冊證號 H20160403), 按照2 mg/kg進行使用, 1次/d, 在化療的1~14個周期內使用, 在第1個療程結束之后, 觀察患者骨髓抑制情況, 如果重度抑制, 觀察無外周血幼稚細胞則需要進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YT-220)進行治療, 用量為
200 μg/m2, 如果沒有出現該情況則不用。
1. 3. 2 實驗組 患者采用CAG治療方案聯合地西他濱進行治療, CAG的藥物選用、用法用量均于對照組一致, 同時采用地西他濱進行治療, 地西他濱[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40051]用法用量如下:15 mg/m2, 混和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 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 在化療的第1~5天內進行使用。
1. 4 觀察指標
1. 4. 1 比較兩組患者的細胞免疫指標水平 細胞免疫指標包括CD3+、CD4+。
1. 4. 2 比較兩組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不良反應包括感染、腎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惡性嘔吐。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細胞免疫指標水平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CD3+水平為(40.1±3.1)%, CD4+水平為(27.5±3.2)%;對照組患者的CD3+水平為(47.4±4.7)%, CD4+水平為(33.4±4.9)%, 實驗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發生感染2例、腎功能不全1例、肝功能異常
1例、惡性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0%;對照組患者發生感染3例、腎功能不全1例、肝功能異常1例、惡性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04, P=0.747>0.05)。
3 討論
在我國老齡化進程下,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發病率日益提升, 限于醫學研究發展, 關于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到目前尚不清楚, 在臨床中急性髓系白血病發病急, 進展十分迅速, 老年患者各項身體素質較差, 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可能危及生命[3]。針對這種疾病, 臨床常用的是CAG治療方案, 該方案藥物包括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以及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阿克拉霉素是常見的抗腫瘤藥物, 該藥物在治療白血病當中主要機制為通過遏制癌細胞DNA的轉錄以及復制過程, 癌癥細胞的有絲分裂會被阻斷, 癌癥病灶的增值過程會明顯受到阻礙, 通常在阿克拉霉素治療之后, 癌癥影像學檢查可見明顯的癌癥細胞病灶停止擴張或出現縮小[4]。阿糖胞苷是一種主要作用于細胞S增殖期的嘧啶類抗代謝藥物, 該藥物在治療白血病的過程當中主要是通過競爭性的與腫瘤細胞的DNA進行結合, 破壞癌癥細胞正常結構, 經過作用, 腫瘤細胞會發生凋亡, 最終阻止癌癥的惡性增殖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 該藥物最佳適應證是急性粒細胞白血病[5]。阿糖胞苷還可以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但是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阿糖胞苷經常需要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 才能發揮最好的藥效。阿糖胞苷還可以治療淋巴癌、肺癌、消化道癌、結膜炎等疾病。阿糖胞苷進入人體后, 在酶的作用下, 可轉化為阿糖胞苷三磷酸和阿糖胞苷二磷酸, 可以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 從而抑制細胞的繁殖。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則是通過與幼稚細胞表達的受體進行結合, 從而促進粒細胞集落有效的形成, 從而加強藥物的殺傷能力, 能夠有效的提高幼稚細胞的敏感性。該治療方案效果肯定, 但是會有一定的副作用, 而老年人情況特殊, 無論是藥物的使用效果還是對于藥物的耐受能力都不如年輕患者, 同時由于老年患者本身骨髓造血功能就存在明顯衰退的情況, 加上繼發感染高發, 導致預后較差, 因此治療方案效果可能受到一定制約。
隨著白血病的研究不斷發展, 學者發現DNA甲基化在腫瘤的發展、轉化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在CAG治療方案的基礎上, 采用地西他濱進行治療, 該藥物屬于脫氧胞苷類似物, 是一種去甲基化藥物, 在治療白血病過程中能夠通過不可逆的抑制DNA甲基轉移酶來實現恢復抑癌基因正常去甲基化狀態, 從而激活處于失火狀態的抑癌基因, 通過抑癌基因實現抑制腫瘤生長、治療腫瘤的目的。臨床上將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和治療, 取得了較好效果。在本研究中, 在規范治療工作實施之后, 對比兩組患者的細胞免疫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發現, 實驗組患者的CD3+水平為(40.1±3.1)%, CD4+水平為(27.5±3.2)%;對照組患者的CD3+水平為(47.4±4.7)%, CD4+水平為(33.4±4.9)%, 實驗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實驗組患者發生感染2例、腎功能不全1例、肝功能異常1例、惡性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0%;對照組患者發生感染3例、腎功能不全1例、肝功能異常1例、惡性嘔吐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04, P=0.747>0.05)。
綜上所述, 細胞免疫功能是白血病當中十分值得注意的問題, 異常的細胞免疫功能會導致白血病進展明顯迅速, 獲得不良預后, 采用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 抑制細胞免疫功能, 同時安全性較高, 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顧麗麗, 何濤. 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8, 18(5):613-615.
[2] 熊暮珺. 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觀察. 吉林醫學, 2018, 1(4):33.
[3] 陳麗, 郝云良, 李淑美. 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觀察. 臨床血液學雜志, 2015(3):54-57.
[4] 林元義. 探討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療效. 名醫, 2019, 68(1):228-229.
[5] 張紅霞, 吳廣勝, 王燕. 地西他濱聯合半量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36):5060.
[收稿日期: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