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鳳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替硝銼聯合鹽酸米諾環素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2020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時間前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采用鹽酸米諾環素治療,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聯合替硝銼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牙周指標以及用藥副作用,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牙周指標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改善情況更佳,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差異不明顯(P>0.05)。結論:針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替硝銼聯合鹽酸米諾環素治療,療效顯著,患者臨床病癥改善效果更好,且聯合用藥安全性同樣得到保證,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替硝銼;鹽酸米諾環素;慢性牙周炎
【中圖分類號】R??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4-084-03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病癥,多發于牙齦、牙骨質、牙周韌帶等部位,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有研究表明,若治療不及時,任由病情發展,可致使牙齦、牙槽、牙周膜等發生繼發性損害,導致牙齒脫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牙周致病菌還會隨血液流經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引發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發展致病誘因多于斑菌、細菌入侵有關,因此臨床治療以抑制口腔內的斑菌、細菌為主。鹽酸米諾環素作為一種四環素類抗生素,通過局部緩釋,對口腔內多種致病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對于慢性牙周炎而言,可能因未完全清理掉牙周袋中的厭氧菌,因此單一用藥療效不顯著。我院為進一步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療效果,積極推行鹽酸米諾環素聯合替硝銼治療的方式,取得一定成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020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時間前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樣本量各3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慢性牙周炎診斷標準;②經牙周探針測得,至少2個患牙牙周的探診深度超過3mm;③近半年無牙周治療史;④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②對本研究用藥過敏患者;③同時患有其他重大臟器疾病患者;④對本研究無法理解、配合度差的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范圍:24-78歲,平均年齡(41.28±5.67)歲;實驗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8:12,年齡范圍:22-77歲,平均年齡(40.22±5.43)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逐一對比,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臨床可比性較高。
1.2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予以生理鹽水和雙氧水交替清洗病變部位的牙齦,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米諾環素(?Sunstar INC,H20100244,10mg(效價)/0.5g/支)局部治療,用注射器將軟膏充填到患部牙周袋內,每周1次,連續治療4周[1]。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替硝銼(聚協昌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08)輔助治療,每次一牙位1片,2次/d,連續治療4周。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服用其他抗生素、非甾體消炎藥等。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
顯效:牙齦出血、疼痛癥狀消失,牙周袋深度改善超過2mm,且牙齦指數(GI)下降超過50%以上;有效:牙齦出血、疼痛癥狀明顯改善,牙周袋深度明顯改善,但改善情況未超過2mm;無效:病癥無明顯改善或伴有加重趨勢[2]。臨床總療效=顯效率+有效率。
1.3.2牙周指數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周附著水平(PAL)、牙齒松動度(MD)、斑菌指數(PLI)、牙周探診深度(PPD)以及牙齦指數(GI)。
1.3.3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發生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研究所涉及的全部數據進行處理分析,以均數差(
)和率(%)分別表示亞洲指數與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經過臨床治療,對照組臨床有效率為83.33%,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3%,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周指數對比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牙周指數無明顯差異(P>0.05),但經過一個周期治療后,兩組患者牙周指數均有所改善,但從數據來看,實驗組患者牙周指數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
不同治療方式,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牙周炎病因較為復雜,主要是因病菌入侵致使牙周組織被破壞,從而引發炎癥的一種疾病。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成年人慢性牙周炎發病率高達97%,而“早預防、早治療”是關鍵[3]。在發病初期,患者臨床病癥不明顯,若不加以重視,隨著病情進行性發展,將引發牙齦出血、口臭、齦緣、齦乳頭呈深紅色、暗紅色等癥狀,并在后期形成牙周袋,對牙周膜造成破壞,導致牙齦與牙根分離,嚴重還會引發牙齒松動、脫落,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4]。臨床治療多采取刮治、除潔等常規手段,為提高治療療效,還應輔助藥物治療。鹽酸米諾環素作為一種四環素類抗生素,其主要成分為二甲胺四環素,對細菌蛋白質合成具有阻斷作用,同時對部分厭氧菌、放線菌、格蘭陰性菌具有較好的抑菌效果,能有效避免組織被破壞,從而更好地促進牙周生長,穩定牙周組織[5]。在治療中,通過注射器將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注入到牙周袋中,2h后藥物濃度達到峰值。雖然治療效果不錯,但無法完全清理掉周袋中的厭氧菌,單一使用極易復發。而替硝銼作為新一代的硝基咪唑類抗厭氧菌藥,其主要成分硝基,可以被還原成細胞毒,從而抑制DNA合成,將DNA轉錄切斷,讓細胞死亡,尤其是對厭氧菌滅菌效果非常好。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厭氧菌,包含牙齦單胞菌、粘性放線菌、普氏菌等,替硝銼對這類病菌的抑制率高達92%。患者服用替硝銼后,經肝臟代謝排出,對人體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平均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12.6h,具有較高的藥物利用率[6]。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全身用藥劑量大的缺點,減少了耐藥性的產生。且局部用藥,藥物濃度高,吸收快,能快速改善牙齦出血、疼痛的情況,極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增強治療信心。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取單一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實驗組則聯合替硝銼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牙周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無差異(P>0.05)。可見,臨床選用替硝銼聯合鹽酸米諾環素治療慢性牙周炎,有效發揮出了藥物的藥效,提高了臨床治療療效。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替硝銼聯合鹽酸米諾環素治療,療效顯著,患者臨床病癥改善效果更好,且聯合用藥安全性同樣得到保證,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陸萬林.替硝唑與鹽酸米諾環素聯合治療慢性牙周炎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2):147.
[2]章媛琴,張雪梅,簡閩瑞.鹽酸米諾環素軟膏聯合替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對牙周指標及療效的影響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9,25(33):133-134.
[3]姜麗艷.鹽酸米諾環素聯合替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8):56+58.
[4]馬凌強.鹽酸米諾環素聯合替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9,17(06):66-67.
[5]顧娟.鹽酸米諾環素軟膏聯合替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當代醫學,2018,24(32):57-59.
[6]王雯.替硝唑片聯合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