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丹 劉明明 李遠珍
摘要:目的 通過調查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護理學專業(yè)理論課程線上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效果,并分析和改進線上教學方法,全力保障線上教學質量。方法 采用皖南醫(yī)學院流行病學調研專家設計的“問卷星”問卷調查法。使用問卷了解師生對于線上教學的接納程度,調查不同課程師生線上教學情況,分析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采取適合護理學理論課線上教學的教學策略。結果 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師認為學生自覺性不強和平臺功能不完善、需多個平臺功能互補兩方面為主,學生認為缺少紙質教材、學生自覺性不強、網絡不穩(wěn)定、平臺功能不完善、需多個平臺功能互補四個方面為主。采取上傳教材掃描件、設定教學管理員、加強網絡建設及雙平臺結合的教學方法,可提高教學效果。結論 針對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采取對應措施,在護理學專業(yè)理論教學中應用取得較好成效,為后期建設優(yōu)質線上教學提供依據。
關鍵詞:新冠肺炎;護理學;線上教學;調查
【中圖分類號】R??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4-133-03
2020年年初,我國武漢地區(qū)爆發(fā)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1]導致的肺炎疫情,繼之全國蔓延。受此影響,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全省學生返校安排的通告》中規(guī)定高校學生返校視疫情形勢另行安排。
基礎和專業(yè)科目均為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重要課程,護理本科教學是培養(yǎng)護理人才的關鍵階段[2]。我校在做好線上教學軟硬件設施調研后,護理學專業(yè)2018級學生于2020年2月17日起,開展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護理教育和精神科護理學四門專業(yè)課程線上教學。本項目旨在通過調查新冠肺炎疫情下護理學專業(yè)理論課程線上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效果,改進線上教學方法,總結經驗,全力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1.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接受調查的對象為皖南醫(yī)學院2018級護理專業(yè)本科學生651名,學生平均年齡(20.07±0.28)歲;同步線上教學授課教師8名,教師平均年齡(38.38±0.67)歲。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星”問卷調查法。問卷由皖南醫(yī)學院流行病學調研專家設計,分為2018級護理學專業(yè)理論課線上教學調查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兩份問卷的問題部分相同。理論課線上教學課程有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護理教育及精神科護理學四門課程。學生線上教學2月后,將調查問卷通過QQ群發(fā)給學生和教師。教師問卷收回8份,收回率100%;學生問卷收回626份,收回率96.16%。收回的問卷為有效問卷。
1.3調查主要內容
包括年齡、性別、參與線上教學使用的載體、參與線上教學使用的網絡、使用過哪些線上教學平臺、最滿意的教學平臺及原因、什么樣的組合學習效果最佳、評價自己參與四門線上課程教學的到課率、評價線上教學效果的綜合滿意度、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對后續(xù)線上教學及返校學習是否有相關建議和意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描述。
2. 調查結果
2.1調查學生的基本情況
學生有效問卷收回626份,收回率96.16%。其中男學生143人,占22.84%;女學生483人,占77.16%。參與線上教學使用的載體主要有:電腦401人,占64.06%;平板62人,占9.9%;手機576人,占92.01%;其他3人,占0.48%。參與線上教學使用的網絡是:家庭無線網Wi-Fi 427人,占68.21%;蹭網Wi-Fi 41人,占6.55%;4G套餐不限量38人,占6.07%;4G套餐有限量116人,占18.53%;其他4人,占0.64%。
2.2師生對使用過的教學平臺滿意度情況
我們就目前使用較多的主流教學平臺[3,4]分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雨課堂、學習通、QQ直播三種教學平臺比較滿意;而教師對學習通、QQ直播、騰訊會議三種教學平臺比較滿意(見表1)。
2.3 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調查表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影響線上學生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有:(1)缺少紙質材料,占40.1%;(2)網絡不穩(wěn)定卡慢,占19.65%(3)學生自覺性不強,占16.29%;(4)平臺自身功能不完善、需多個平臺功能互補,占13.42%。其中學生自覺性不強,平臺自身功能不完善、需多個平臺功能互補這兩點也是教師認為是影響教學質量的最主要因素
2.4 線上課程學生參與度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線上課程學生參與度90%以上,但是護理學四門主課仍有少數學生沒有參與線上課程(見表2)。
3. 討論
3.1 線上教學調查結果
我們調查結果顯示,影響線上學生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有:(1)缺少紙質材料,占40.1%;(2)網絡不穩(wěn)定卡慢,占19.65%(3)學生自覺性不強,占16.29%;(4)平臺自身功能不完善、需多個平臺功能互補,占13.42%。其中學生自覺性不強,平臺自身功能不完善、需多個平臺功能互補這兩點也是教師認為影響教學質量的最主要因素。
3.2 針對線上教學調查結果,分析并改進線上教學方法
(1)缺少紙質材料,占40.1%。疫情所限不能復課,教材無法落實到學生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整改,將所用教材掃描成PDF文件,上傳給學生,學生自行打印或使用PDF電子書,大大縮減了教材缺失導致的學習效果下降。
(2)網絡不穩(wěn)定卡慢,占19.65%。加強網絡建設,建議學生使用家庭無線網Wi-Fi,經濟實惠,同時提高網絡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避免網絡卡慢影響教學效果。
(3)學生自覺性不強,占16.2 9%。針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待提高的問題,首先設置“線上管理員”,由年級輔導員擔任,將各門課的線上上課時間每周列一張課程表,提前告知同學,上課當天“線上管理員”再次提醒上課時間;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增加點名提問等互動環(huán)節(jié),監(jiān)督學生在線聽課同時強化學習效果;再次,將臨床一些案例導入到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最后可利用回播平臺滿足少部分學生擇時回看的需求,全面保障疫情期間線上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
(4)平臺自身功能不完善,需多個平臺功能互補,占13.42%。線上教學有其獨有的優(yōu)勢,但作為唯一的教學手段仍存在一些不足,基于以上階段教學效果評估結果,我們針對各主流教學管理平臺優(yōu)缺點統(tǒng)籌安排,采取QQ直播+學習通兩種平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取得較好效果。
4.結論
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不是高校教師的短期非常之舉,更是促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方法變革的難得機遇。針對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采取對應措施,在護理學專業(yè)理論教學中應用取得較好成效,發(fā)揮了教師引導與教授的主導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Director-Generals remarks at the media briefing on 2019-nCoV on 11 February 2020[EB/OL].(2020-02-11)https://www.who.int/dg/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2019-ncov-on-11-february-2020,2020-02-12
[2]王琳,朱卓非,章雅青.混合式教學在本科護理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教育,2019,16(4): 267-270.
[3]譚蘇燕.雨課堂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 39(1):142-143.
[4]梁嘉.基于慕課的高校混合式教學實施策略[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2): 61-65.
基金項目:省級質量工程卓越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16zjjh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