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錄 蒲久芳 宋喜環

摘要:目的? 探究新冠疫情下院內一線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方法? 隨機選取2020年1月~2020年4月期間在新冠疫情期間四川成都某院內一線護理人員參與研究,抽取其中的176例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實行問卷調查的方式予以評估。結果? 176例一線護理人員中實行問卷調查后有23例高于90分,剩余的153例護理人員的分值均在40~89分之間。對焦慮或抑郁情緒實行應對方法前,護理人員的總評分分值均處在80分以上,干預后的評分分值低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新冠疫情期間服務于一線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可實時了解護理人員的情緒狀態,并制定具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調節措施,幫助護理人員調節不良情緒。
關鍵詞:新冠狀肺炎;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狀況
【中圖分類號】R??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4-138-02
新冠狀肺炎是2019年12月底突發的傳染性疾病類型,截止至2020年5月21日24:00,全國累及確診病例已達84520例,治愈病例79736例;四川確診病例累及563例,治愈病例558例,國外新冠狀確診病例數達到5113609例,且每日仍在遞增。新冠狀肺炎暴發后,全國各級醫院都在組織和鼓勵醫務人員自愿前往一線,并在第一時間做出部署規劃[1]。在疫情面前,一線護理人員每天需要面對相當繁重的護理工作,每天需穿戴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設備,工作量大,工作內容多,難免會出現適應障礙或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但這種不良情緒極不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因此需提高對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的重視度,并結合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制定應對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抽取某院2020年1月~2020年4月期間在新冠疫情期間四川成都某院內一線護理人員參與研究,抽取其中的176例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評估,評估方式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176例護理人員中包括男5例,女171例,年齡在23~30歲,平均年齡(26.48±4.39)歲,工齡1~6年,平均工齡(3.04±0.81)年。
1.2 調查方法
設計問卷調查,采用焦慮、抑郁量表分別對參加新冠狀肺炎疫情期間的抗疫一線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并根據三個節點實施干預前、干預后的心理治療。176例一線護理人員均選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評估心理健康狀況,現場總共發放176份問卷,一線護理人員自行填寫完畢后,由驗收人員收回,采取當場填寫當場回收的形式。問卷總回收率100.00%。問卷總共包括47個問題,評定分值為1、2、3、4分。
1.3 調查工具
①焦慮:由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定,SAS是一種分析調查者主觀癥狀的相當簡便的臨床工具,它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有焦慮傾向的精神病患者和普通人的主觀感受。②抑郁:由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SDS)評定,該量表適用于具有抑郁癥狀的成年人,其特點是使用簡單,并能直觀地反映調查者的主觀感受。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8.0軟件分析、處理,用t檢驗計量資料(),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焦慮和抑郁評分
3 討論
目前,國內的新冠狀肺炎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病例數也是逐日減少,但國外的疫情嚴重,且呈現“高潮式”爆發爆發狀[2]。在此次疫情暴發期間,確診患者和疑似病例由于擔心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嚴重后果,可能會感到無助、孤獨、憤怒,甚至出現拒絕治療、暴力等行為,護理人員長期處于正在經歷發熱、缺氧、咳嗽等感染癥狀的患者收納環境中,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而很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本次研究結合一線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應對方法,幫助護理人員調節焦慮、抑郁等情緒。應對焦慮--①秉持著戰勝疫情的決心和對政府的信任,樂觀的態度前往一線。②多與同行的護理人員保持頻繁的溝通交流,互幫互助,互相表達自身的感受,互相疏導,增加安全感。③停止不必要的抱怨,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和適量運動的方式進行自我排解,自我鼓勵,增強自信心。④空閑的時候盡量轉移注意力,使自己完全放松下來,冥想或做做瑜伽,始終保持放空狀態。⑤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化壓力為動力,一心一意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應對抑郁--①鼓勵護理人員之間保持相互鼓勵的狀態,學會及時了解同伴的情緒,給予適當的情感支持。②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盡量不影響他人情緒,并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宣泄出來,如在空曠地帶大聲呼喊、有氧運動、聽電子音樂等。③積極改變心態,快速適應新環境,循序漸進式的轉換情緒。④保持適時的運動,如跑步、跳繩等,有效緩解低落情緒[3]。其實,大部分護士是處在無焦慮情況之下的,而針對靠近輕度焦慮或抑郁情況的護士便需要實施以上應對焦慮或抑郁的干預措施,如調整崗位或是一個月后輪休,以體現管理的人性化。本次研究依據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結果得知,176例一線護理人員中實行問卷調查后有23例高于90分,剩余的153例護理人員的分值均在40~89分之間。對焦慮或抑郁情緒實行應對方法前,護理人員的總評分分值均處在80分以下,干預后相較于干預前的分值更高。
綜上所述,對新冠疫情期間服務于一線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可實時了解護理人員的情緒狀態,并制定具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調節措施,幫助護理人員調節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參考文獻】
[1]宋斐翡,王鑫,劇志英,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20,31(02):23-27.
[2]李正,史宏睿,陳俊芳,等.山西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援鄂一線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調查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20,34(02):87-91.
[3]王芹,董麗娟,郭小妹,等.中山市護理人員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期間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03):14-16.
基金項目名稱: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專項項目
編號:2020XG001
作者簡介:余珊.女.碩士.藥師 Tel:(028) 62401769 E-mail:yushanshin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