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秀 都燕 王精財
(青海大通中醫院 青海 西寧 810100)
彌漫性甲狀腺腫屬于內分泌疾病,臨床上較多見,此病多發生于女性群體,是由多種因素所引起的疾病[1]。彌漫性甲狀腺腫疾病對患者甲狀腺功能可造成損害,部分患者可發生甲狀腺功能亢進現象,對患者的甲狀腺造成進一步的損傷[2]。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會出現多汗、心慌、怕熱等癥狀,甚至會出現心臟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3]。本文主要研究左甲狀腺素治療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療效,如下所示。
選取2017 年9 月—2019 年8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2 例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 例患者。對照組,年齡26 ~55 歲,平均(40.58±3.84)歲;男12 例、女24 例。觀察組,年齡27 ~56 歲,平均(41.49±3.91)歲;男11 例、女25 例。
納入標準:均經過臨床檢查確診為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伴有嚴重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者;對本次治療藥物有禁忌癥或者過敏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
組間一般資料作比較,P >0.05,存在可比性。
予以對照組他巴唑治療,治療方法為:患者每日口服4 次他巴唑,每次口服劑量為10mg,然后根據患者病情,對藥物劑量進行合理調整,將劑量控制在15mg 左右,3 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三個月后進行復查,根據患者甲狀腺功能恢復情況,調整藥物劑量,使他巴唑的用藥劑量維持在5 ~10mg,再服用一個療程。
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予以觀察組另行左甲狀腺素治療,治療方法為:第一個療程與對照組相同,在第二個療程開始時,給予患者口服左甲狀腺素,每次口服50 ~100μg,1 次/d。
兩組患者共治療6 個月。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甲狀腺體積以及治療后的甲狀腺功能,并作對比。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的甲狀腺體積對比,統計學無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甲狀腺體積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體積對比(,ml)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6 18.79±1.72 12.03±1.08對照組 36 18.86±1.74 15.54±1.39 t-0.1717 11.9642 P-0.8642 0.0001
觀察組治療后的FT3 和FT4、TSH 等甲狀腺功能,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甲狀腺功能對比()
組別 例數 FT3(pg/ml) FT4(pg/ml) TSH(mlu/L)觀察組 36 4.58±0.43 13.59±1.17 2.60±0.24對照組 36 3.44±0.32 11.42±1.05 4.09±0.38 t-12.7611 8.2821 19.8912 P-0.0001 0.0001 0.0001
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在發病后其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而出現多汗、甲狀腺腫大、消瘦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4]。
臨床上主要對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實施藥物治療,其中他巴唑和左甲狀腺素是兩種較為常用的藥物[5]。他巴唑對甲狀腺內過氧化物酶具有抑制作用,阻礙甲狀腺內碘化物產生氧化反應,血液循環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水平得到降低,使得T 細胞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左甲狀腺素的活性較高,是四碘甲狀腺原氨酸鈉鹽,該藥起效平穩,可誘導合成新生蛋白質,促進機體能量代謝,使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得到恢復。
研究得出,觀察組的甲狀腺體積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患者的FT3、FT4、TSH 等甲狀腺功能,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應用左甲狀腺素治療,能夠有效減小甲狀腺體積,使甲狀腺各項功能均得到改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