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鵬飛 賀強峰 李丹
(臨汾市中心醫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近些年來,我國肺癌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在惡性腫瘤排行當中居第一位,有著極高的死亡率。在肺癌早期是很難發現檢查出來的,又常常因為肺癌的無癥狀,容易被忽視。肺癌的早期治療需要早期診斷和早期發現,這樣會大大提高手術的成功率。經過研究發現得知,低劑量的CT(Low-dose-CT)可有效的發現早期無癥狀肺癌,檢查患者只需要使用低劑量CT,降低X照射量,減少對人體的輻射,對早期肺癌無癥狀患者進行檢查,從而提高檢出率,可對肺癌早期進行有效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章采用低劑量CT對早期無癥狀肺癌人群進行篩查,得知報告如下。
采用低劑量CT對200例患者進行篩查,年齡在38歲~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5±1.3)歲。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65例,既往有過肺病患者120例,無既往肺病患者80例。
使用美國GE公司雙層螺旋CT機器,對患者進行螺旋掃描,10~30mAs,層厚度為5~7mm,螺距為1.5進行連續掃描,電壓保持在120~140kV[1]。結果發生異常時,要及時在病灶處改用常規劑量掃描,如果需要對病灶處詳細了解時,采用高分辨率CT(HRCT)進行掃描,提高了在早期診斷出無癥狀肺癌的可靠性[2]。
200名受檢查的人群中,用低劑量CT篩查出大小結節25例。其中確診為癌癥的有5例、良性病變7例、68例為其他肺部疾病、其余120例均檢查正常。最終經病理證實200例中有7例為肺癌,且年齡在38~60歲。癌癥類型分別為:周圍性肺癌5例,左側中心性肺癌2例,病灶為0.8~28mm。CT檢出率為71.43%全部經我院手術治療成功切除。
近些年來,有些發達國家不斷的研究證明發現,低劑量CT是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檢查方法。低劑量CT掃描是在滿足診斷的要求前提下,盡量的減少在CT掃描時產生的X線放射量的一種檢查方法。這些研究均表明了低劑量CT圖像與常規記錄CT圖像相比較,并不會造成診斷圖像不清楚的現象,因此,采用低劑量CT時同樣可滿足診斷影像的需求。
近幾年來的研究證明,低劑量CT對早期無癥狀肺癌有著較為敏銳的表現,低劑量CT不僅可以降低X照射量,而且檢測出來的圖像不會影響診斷要求。低劑量CT的掃描是按照毫安秒減少,在掃描時,CT球管發生過熱現象將會大大減少,從而提高CT球管的使用壽命,降低其醫療成本。低劑量CT能大大降低患者受到輻射的劑量,符合國際輻射保護最優化的要求。
因此,近幾年來人們對低劑量CT掃描技術的熱度不斷提升。低劑量CT可有效的檢查出早期無癥狀肺癌,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可將低劑量CT掃描納入體檢計劃。篩查的條件和低劑量CT掃描技術要求有:①篩查人群年齡在38歲以上。②常吸煙和被動吸煙的人群。③過往病史有無肺部疾病。④低劑量CT掃描時,采用螺旋掃描,10~30mAs,層厚度為5~7mm。⑤結果發生異常時,要及時在病灶處改用常規劑量掃描,如果需要對病灶處詳細了解時,采用高分辨率CT(HRCT)進行掃描。⑥對陽性肺部病理,采取支氣管鏡進行檢查,從而提高早期診斷出無癥狀肺癌的可靠性[3]。
掃描出來圖像的分辨率與CT的噪聲有著重要的關系。低劑量CR掃描顯著和受檢查者的體重有關,對過于肥胖的患者要加大劑量對其進行CT掃描,大多數人都采用30mA的劑量最為合適[4]。
發生噪聲的原因和X線管的電壓、電流以及層厚有關,影響圖像分辨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包括噪聲的產生,當低劑量CT掃描達到相對位置時,光子數量減少時,噪聲則增加,要想提高圖像的分辨率就必須要加大劑量,這樣這大大減低了噪聲的發生,所以光子的數量和噪聲兩者之間是相互的。肺部本身含有大量的氣組織,大量的氣和肺軟組織結構對比度高,這就成為了低劑量CT的掃描前提。由于過于肥胖體質的人群組織結構層厚,需要增加劑量對其進行檢查,以便于提高的出來的圖像分辨率高[5]。
綜上,低劑量CT有著較低X射線劑量,同時與常規劑量CT掃描相比并不影響診斷要求,更優先于常規量CT掃描,因此,低劑量CT對早期無癥狀肺癌篩查有著重要的作用,采用低劑量CT篩查人群可及時發現早期無癥狀肺癌,為肺癌早期的治療和診斷提供了更有利的幫助,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從而節省患者在肺癌中后期治療當中昂貴的費用,有利減少患者在患病期間的壓力,從而有效的解決了肺癌長久以來診斷難等狀況。低劑量CT在掃描檢查時既能夠減少輻射劑量,又能夠保證圖像分別率高,能較為清晰的顯示出患者肺部情況。因此,低劑量CT是早期無癥狀肺癌首要篩查方法,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