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 張 華
“互聯網+”模式滲透到教育領域,實現了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對原有教學模式和手段進行了顛覆,而由此生成了很多新的教學形式,也都主要圍繞著互聯網開展。在這種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也積極推進改革,運用互聯網教學,推動教學創新,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相互補充,使英語教學更具有延展性。“互聯網+”英語教學模式通過全新且多樣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產生極大吸引力,使學生具有參與實踐意識,并在主動融入中積極進行思維活動,在探究中理解、整合、加工知識等,建構英語知識體系,并在過程中提升探究能力,確保綜合素養發展。
高中英語要求學生不再是簡單地理解和運用知識,而要進行深度學習。這就需要學生去探究,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吸納且理解深層次的知識,在批判和質疑中完成學習。認識英語本質,從而在融會貫通基礎上運用其解決復雜問題,并有效提升聽說讀寫能力,從而可以跨越文化差異進行無障礙交流,這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而上述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學生的揮探究能力。但是,傳統教學卻常常忽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學中教師是絕對的中心,學生失去了學習主體的地位。
傳統教學主要對準的是知識目標,一節英語課,基本上是圍繞知識講解進行,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是被動的。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僅僅是知道英語知識,思維階段處于低階,理解淺層化,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低下。這與素質教育以及社會發展中,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顯然有比較大的差別,必定會影響到高中學生后續發展。基于此,高中英語課應積極進行調整,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體驗和實踐,在探究中達到深層次的認知目的,并將生成經驗轉變為知識,最終認識本質,確保形成多種能力,自我建構和完善知識體系。探究能力培養至關重要,對于學生自我發展意義重大,也是學科學習必須具備的能力。這樣不僅能吸納和理解英語知識,整個過程中不斷積累,完成知識體系建構,同時還能使其產生情趣,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強化英語思維,在處理英語問題中減少漢語思維,從而達到綜合發展,英語教學也就能落實課程大綱中的多維度目標。
“互聯網+”與教育結合,是一種新教育形態,將這種模式引入到高中英語課中,有利于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英語課要幫助學生提升探究能力,首先就要確保教學具有探究性,即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要求學生積極加入到課堂中,主動思考,學習過程中必遇到問題,或者是產生困惑,要運用智力和已有知識經驗,通過大膽猜測和推理,在探究中去解決。英語課中探究式學習,非智力因素發揮重要作用,學生認知需要興趣支撐,因為這樣才會具有學的動機。“互聯網+”與英語教學結合,教學形式豐富,而且具有顛覆性,英語課堂的新鮮感和趣味性有較大提升。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就愿意參與,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樂于探究。
主動實踐和探究中之中,分析和搜集信息,在思維活動中去處理,逐漸形成了獲取新知識能力,并且會認識本質,解決問題能力提升,語言運用方面能力將有很大提升。“互聯網+”英語教學除了在激發興趣方面重用大,還能最大程度促進教學拓展,雖然以教材為主,但避免教材束縛,可在網絡中搜集相關素材,或者是與英語教學有關資料。這些不但能生成驅動力,使學生去探究,還能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使其自我完成認知,而教師在其中發揮好引導作用。另外,“互聯網+”英語教學不再固定在課堂,借助于互聯網讓學生自主觀看視頻學習,主動探究,課堂中師生共同探究疑難問題,多渠道和全方位協助學生提升探究能力。
信息化時代各種資源匯聚在網絡之中,搜集渠道廣,且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樹立運用互聯網資源的意識,結合英語教材內容,在網絡中尋找與之契合的優質源,然后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除了能對教材起到補充作用,豐富教學內容,還能以其作為吸引點,引導學生動起來,在英語課中探索。除此之外,教師要利用網絡資源優化教學設計,實施分層教學。過去高中英語教學中,全體學生所學內容是完全相同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學生英語基礎各不相同,學習能力也有差別,相同教學內容容易導致一部分學生學不飽,或者是一些學生聽不懂,跟不上進度。這種情況下,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將會下降,因此必須改善這方面的不足。
而“互聯網+”英語教學可扭轉這個狀況,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然后依據教材內容,在互聯網中篩選資源,分層設計教學方案。網絡中資源眾多,教師需要做好整合,同時應科學分類,以確保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英語認知需求。教師平時可以多積累素材和資料,分類存放到文件夾中,教學設計中用起來更為方便,而且有助于資源優化。課堂中呈現的內容具有層次性,學生學習與自身能力匹配的知識和內容,興趣高,思考和探究意識強烈,邊學邊解決問題,長期體驗中探究能力會提高。另外,教師也可把個人所整合的英語教學資源,傳到網絡中去,實現共建共享,要求學生觀看網絡上課件或者教學視頻進行學習,自我探究中領會知識,學習文化,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高中學生已經有了英語知識積累,具備一定學習能力,教師應學會放手,讓學生在探究中獲知,這是其后續發展,學好和用好英語的關鍵。利用各種軟件,促使學生自學,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探究的過程。課前布置預習中,學生必定會遇到詞匯障礙,指導其運用常見的英語軟件,如金山詞霸、有道翻譯等。解決了詞匯問題,學生就能順利閱讀,建立在理解基礎上探究,效果會更好,而且能形成深層認知。英語教學中鼓勵學生去瀏覽英語教學平臺,里面有各種課程,在線視頻課、微課等,而且語法、詞匯等課程有分類,學生依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免費課程學習,抑或者是購買課程,平時在空閑時自主觀看學習。學生在此期間要思考,必然也會遇到疑惑,調動非智力和智力因素,分析和研究中去解決,從而提升探究能力。網絡學習中依然沒有解決的問題,留到英語課中教師和學生探討,相互交換看法中解決問題,促進探究能力發展。
“互聯網+”背景下英語教學必須保證形式和手段多樣化,這是激發探究欲的重要基礎。設置情境是常用的辦法,運用網絡中圖片、視頻、新聞等,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情境。學生在聲光影音的調動下,興趣變濃,進入到情境中,已有知識經驗與情境所包含的信息交織,學生在過程中會不由自主進行思維活動,分析和提煉各種信息,獲取知識,不斷去進行建構式學習,探究能力隨之提升。
翻轉課堂是促使學生探究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生本”,即探究能力建立在以生為主體基礎上。教師研究教材的前提下,制作視頻,供學生在課前觀看。制作好的視頻上傳至網絡,學生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邊看邊學邊思。遇到不明白的可倒回去重新看,或者是借助于一些軟件,完成知識探究,解決視頻學習中問題。假如在這個過程中依然無能為力,學生可以運用社交軟件和教師展開互動,在引導下突破,抑或者留到課堂,師生探究中共同解決。翻轉課堂中學生課前學習,一定要設有檢測板塊,讓其對視頻學習情況心中有數,明確問題。英語課堂變成了探究問題的主要地方,學生帶著課前視頻學習的疑惑,共同展開討論,相互交換看法,分析和研究,長期如此探究能力就會提升,英語思維、語言運用能力、自學能力、語言知識、情感態度等,都會良性發展。
高中英語課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問題,以及相關的素材和資料。學生理解問題,自己先思考,緊接著進行合作探究。每個小組人員不要太多,四五個人就好,依據提供資料探討,彼此說出想法,相互之間具有促進性,從而在交流中達到一致看法,解決問題,完成探究任務,這方面能力提升是必然結果。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要促使學生綜合發展,需保證聽說讀寫能力共同發展。聽力訓練可運用網絡中的英文原聲歌曲,根據其設計問題,讓學生先聽和思,然后在交流中完成問題的探究。也可讓學生聽新聞和聽故事,訓練聽的能力。訓練說英語能力中,創設各種情境,或者是展示圖片,讓學生去說。閱讀是重點,要求學生在網絡中搜集英語原版著作去閱讀,或者是閱讀英文報紙、脫口秀節目等,總結所看到的內容,并將其用口語表達出來,針對其展開交流。完成這些后,學生將想法寫出來,創作小作文。寫作遇到障礙,在網絡中尋求幫助,最終實現聽說讀寫部分的探究學習,促進探究能力提升。
高中英語課教學幫助學生提升探究能力,最為關鍵的是打破傳統教學束縛,讓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去質疑,主動去發現,然后通過分析、交流、探討、研究等,解決問題。“互聯網+”英語教學有助于上述目標實現,應不斷強化這方面研究,幫助學生全面提升探究能力,促進綜合素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