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中心醫院手術室,湖北 荊州,434000)
外科手術治療,對于任何患者而言,所有手術操作均會造成焦慮、恐懼及緊張等諸多不良心理反應,如果不良心理反應得不到恰當合理的處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影響治療效果[1]。因此,我們必須完全了解病人的心理過程及個性心理特征,實施樂觀有效的心里護理干預措施減輕患者對手術產生的恐懼,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我院手術室改善護理方法,對200例接受手術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并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入選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手術室接受治療的200例患者為觀察對象,男124例,女76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69歲,平均年齡(44.5±5.8)歲。按照患者入院時間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必要的術前健康教育、術前準備、術中生命體征觀察及術后處理。
1.2.2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科學心理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于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注意訪視時間,避免影響患者正常休息,簡單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并告知訪視目的,并向患者耐心通俗的講解本次手術相關知識、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在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過程中,應對此次手術的優勢以及手術的安全有效性和手術設備的先進行講解,并向患者講解麻醉的相關知識,增強患者手術治療信心;(2)術中心理護理:術中護理人員吧協助患者安置在手術臺,安慰并告知手術室環境,使其放松,并將手術室溫度、濕度調至合適,手術室不要大聲喧嘩,手術過程動作要輕柔仔細,確?;颊呤孢m;(3)術后心理護理:當患者從麻醉中剛剛醒過來時,護士應以親切和藹的語言進行安慰鼓勵。告知患者手術進行得很順利,以免患者術后過度痛苦和焦慮,讓他們意識到順利度過手術關,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1.3 觀察與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生理功能及術后舒適與護理滿意度。
1.4 使用統計學處理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術后輕度不適例數為76例,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23例,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未出現重度不適病例,對照組重度不適例數為13例,觀察組重度不適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10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例數為74例,基本滿意例數為13例,滿意例數11例,不滿意例數為2例,護理滿意度為98%;對照組100名患者中,非常滿意例數為45例,基本滿意例數為10例,滿意例數8例,不滿意例數為37例,護理滿意度為6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常情況下,手術患者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的心理反應,該不良心理反應會嚴重影響到手術效果,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安全的進行。況且嚴重不良心理反應會波及到患者的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影響到麻醉效果及手術安全性。由此,加強手術室患者的圍術期有效科學的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有效促進患者心理及生理達到穩健狀態[2]。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心理護理干預,干預護理后患者的不適感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能力相應提高??梢娫谑中g室開展心理護理干預能夠增加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促進醫患互信、護理的工作滿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