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215-01
一、重難點分析
《拉丁美洲民間音樂》這一課正是建立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基礎上進行的教學設計。
(一)重點難點
通過對拉丁美洲民間音樂風格的認知與感受,探究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多元性特點。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作品的聆聽欣賞,感受、體驗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
2.通過學習,能說出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特點、歌舞表現形式以及代表樂器;
3.能主動發現、探究、總結出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多元文化特點。
二、教法選用
本節課對拉美民間音樂的學習之重點在于“拉丁美洲民間音樂是三種音樂文化融合的產物”,為了讓學生能夠逐步自主認識、探究出這個結論,我選取阿根廷探戈、墨西哥松、多巴哥鋼鼓以及安第斯高原印加本土樂器及樂曲,以提高學生的聽賞體驗感受,始終突出音樂學科特點,緊扣音樂要素,從節奏、調式、旋律等方面,引導學生主動認知、探究拉丁美洲民間音樂文化特征。
三、學法選擇
有針對性的選擇極具特點并且審美性很強的音樂作品,豐富學生的聽賞體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拉丁美洲民間音樂文化特點;在活動設計上,立足于音樂本身,始終圍繞音樂本體進行。
四、教學設計
(一)導入——節奏型模仿導入
1.請學生跟隨教師做節奏模仿,想一想,我們打出了哪些節奏型,你能寫出來嗎?
2.播放音樂《小伙伴》,伴隨音樂打擊以上節奏,思考:這樣的音樂節奏、旋律來自世界的哪個地區?
3.出示圖片展示人文風情。
(二)阿根廷——探戈
1.為電影《探戈》中的舞蹈片段配以上節奏(部分同學使用響板),問題:這是拉美哪個國家的舞蹈形態?
2.簡要介紹探戈舞蹈風格特點;
3.探戈其他常見節奏型;
探戈的常見間奏除了我們剛才打擊的節奏型之外,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組合形式,比如:
完整欣賞一段探戈舞蹈視頻,感受舞蹈動作及音樂特點,思考:探戈音樂中使用了哪些樂器?
小提琴、鋼琴、六角手風琴、低音提琴構成了探戈樂隊中常用的樂器,尤其是六角手風琴是探戈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這些樂器是拉丁美洲本土的樂器嗎?都是來自哪個地區呢?
音樂文化來源——歐洲
(三)墨西哥——松
1.從圖片的人文風情中判斷所屬國家;
2.簡介墨西哥“松”并欣賞歌曲《美麗的小天使》;
墨西哥民族歌舞曲被稱為“松”,節奏明快,旋律動聽,氣氛歡樂,現在當墨西哥總統外出國事訪問時,也往往帶上一個“松”的樂隊進行表演,作為墨西哥民族音樂文化的象征。
3.學唱歌曲,并找出歌曲調式特點;
(1)師彈琴,生唱譜;
(2)慢速的跟琴演唱歌曲,歌曲副歌部分打出三拍子節奏(重拍拍手,二、三拍拍腿);
(3)充滿熱情,帶著歡快的情緒完整演唱歌曲,同時找出歌曲調式特點:
歐洲七聲音階,大調式
4.師生共同演繹“松”的音樂形式。
一名學生用吉他,一名學生用鼓打節奏,教師彈鋼琴,一同演繹《美麗的小天使》。
5.思考:為什么阿根廷的探戈、墨西哥的松,都有歐洲音樂文化的特點?
(四)加勒比海——多巴哥鋼鼓
1.請學生根據音樂特點描述中,判斷音樂風格;
☆ 節奏在音樂中起主要作用,既強烈又復雜多樣;
☆ 歌曲音域不寬,一人領唱眾人和的呼應式歌曲多見;;
☆ 對敲擊樂器特別是鼓極為重視。
2.為什么拉丁美洲地區會出現非洲音樂文化痕跡?
3.多巴哥鋼鼓形制;
4.欣賞多巴哥國家鋼鼓樂團的演奏片段。
(五)安第斯高原——印加音樂
我們在拉美地區找到了歐洲音樂文化,又看到了非洲音樂元素,難道曾經的殖民和奴隸買賣,使這片土地上古老而純正的當地傳統音樂完全消融了嗎?
1.人文風貌及歷史;(圖片)
拉丁美洲地區曾經有過神秘的瑪雅文明,創造過輝煌的阿茲臺克帝國。在高海拔的安第斯高原,氣候惡劣,生活條件較為艱苦,殖民者很難到達這片地域,因此,在當地,我們聽到了生活在此的印第安人傳承下來的本土音樂。
2.認知并聆聽拉美民間傳統樂器:
(1)聆聽、認知蓋那笛
(2)聆聽、認知恰
(3)聆聽、認知排簫(安塔拉);
3.欣賞秘魯民間音樂作品《山鷹》。
(六) 探究
1.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特點是什么?
☆旋律——在音樂語言上, 旋律與和聲大多接近歐州民間音樂。
☆節奏——較多地出現非洲音樂的痕跡,如切分節奏的連續使用等。
☆形式——歌舞音樂是拉丁美洲民間音樂的靈魂。
2.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音樂風格?
經過300多年殖民統治,拉丁音樂文化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歐州移民和非洲黑人奴隸的到來,歐洲音樂,印第安音樂、黑人音樂相混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樂。于是,拉丁美洲音樂由這三種音樂相互碰撞、沖突、滲透、吸收、融合,從而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多元而又統一的音樂文化。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江蘇;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