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教學研究室 劉居民
微課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手段,愈發受到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關注,對于其在課堂中的有效應用研究逐漸增多。微課就像它字面上的意義一樣,即微小的課程,但卻能為課堂教學帶來巨大的影響。現階段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情況還存在著一定的改進空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沒有做到將微課與本身的教學過程有機融合起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微課的教學效用,敢于嘗試應用新的教學手段,為數學課堂帶去一抹春風,達到帶動小學數學教學事業向前發展的目的。
結合相關研究工作者對于微課的定義闡述,可以把微課理解概括為:基于我國的教學課標要求,以視頻為實施載體,幫助教師在課堂內、外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進行的教學過程。由此可看出,視頻是微課實施的載體,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過程中某一重要或有難度的數學知識點借助微課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由此記錄下完整的教學過程。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導入微課,使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巧妙結合起來,可以實現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施,一方面能夠實現引導學生有組織、高效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效果,即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形式有效激發數學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也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得到了豐富,實現了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實踐的巧妙結合,最終為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服務。因此,教師只要能夠正確合理地運用微課,發揮其真正的教學作用,必定會為改善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實際幫助。
課前預習是每一堂新課教學的必要環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盡管教師向學生明確布置了課前預習任務,但學生的預習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而將微課導入到學生的課前預習中,以此來引導學生先行自主探究新課內容,則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預習效率。因為學生在自主預習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自制力,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專注度,而微課的到來則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的預習有了目標與方向。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自由設計微課的內容,從而大大提升學生課前預習的綜合效果。
例如:針對“交通中的線——平行與相交”一課的教學,學生在之前已經基本學習了各種線與角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線段在平面之中的關系,即平行與相交。對此,對于課前預習微課的設計,教師需要首先引導學生回顧以往的有關線段的知識內容,利用短暫的時間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再結合本課內容讓學生結合課本完成對平行與垂直特征、點到線的距離含義等基礎知識點的了解,最后將微課視頻上傳到與學生在互聯網的交流群組中,使學生在進入新課之前有備而來,幫助學生打好新課學習基礎。
微課本身就是教師圍繞課堂教學某一重難點知識內容展開的教學過程,由此可見,微課對于在課堂講解中突破每一堂課的教學重難點具有顯著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輔助數學課堂重要知識內容的講解,運用新穎的教學形式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創新教學。借助微課輔助教師對于重點知識的講解,能夠有效化解教師講的費力且辛苦,而學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最終仍然一知半解的教學矛盾,微課可以以其獨特的教學優勢利用十分鐘以內的時間圍繞某一知識點實現針對性、具體且生動直觀地展示。同時,它的運行模式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征,從而幫助學生愈發深入、透徹理解并最終掌握運用數學知識,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教學。
例如:針對“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一課的教學,由于本課主要是對學生的空間觀念進行教學引導,如果緊靠教師單純的口頭教學可能無法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地辨認東北、西北、西南、東南方位,學會精準地描述某一地點所處的方向,教師可針對這一教學內容設計制作微課,將網絡地圖導入其中,因為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一定在網絡設備上見過電子地圖,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教學資源進行微課的制作,給學生更加直觀立體的學習體驗,用微課為學生構建逼真的學習場景,讓學生結合實際進行位置知識的學習,結合教師的語言講解,幫助學生對本課涉及的空間方向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結構體系。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且短暫的,這使得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時間格外寶貴,而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多而雜,緊靠課堂時間進行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同時,由于教學中的現實情況,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任務不一定能夠圓滿完成,由此可見,突破課堂教學空間的重要性。具有現代信息技術的特征的微課則有效解決了這一現實問題,微課依靠無線的網絡空間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地自由傳播,只要具備網絡條件,教師與學生就可以通過微課實現教學交流與探討。這就為學生在課堂以外的空間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使小學數學教學空間得到無限的拓展。
例如:在完成了“我當小廚師——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課上教學之后,在課后,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這一知識載體形式,進行課堂知識的補充或者是與數學知識內容相關的課后練習題,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復習,促進 學生數學學習的知識面的有效拓展。教師可以為學生科普有關分數的數學史知識,或者彌補在課上教學時沒有完成的教學任務,也可以是課外的關于分數認知的練習題,讓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于分數的認識,并最終上傳到交流空間中,對此,就可以實現幫助在課堂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完成課下的自主學習,最終促進學生對于知識與技能的切實掌握。
微課是完善學生深度學習過程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教師確定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目的基礎上,微課能夠整合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發展的教學資源,在已有教材的基礎上,學生借助微課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從而給學生深度加工、理解、吸收數學知識提供廣闊的空間,實現引領學生走向更深層次的學習進步之路。
例如:針對“快捷的物流運輸——解決問題”一課的教學,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構建路程、時間與速度間的數量與概念關系模型,讓學生形成對于這一問題解決的意識敏感度,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高階提升。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對這一解題思維進行重點強調講解,借助典型的實例為學生營造典型問題的解題情境,使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會這一解題模式,學會知識的運用。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教學環境的發展變化,微課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與需求設計制作有效的微課,實現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實質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