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亮 向 恒
習近平主席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軍事工作硬碰硬、實打實,摻不得半點水分、來不得半點馬虎,革命軍人干事創業必須做到避“虛”就“實”,踏踏實實、扎扎實實。
干事創業要不慕虛榮,重在落實。《左傳·昭公七年》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意思是說:每逢任命,一次欠身前傾,再次彎腰鞠躬,三次俯身如弓,平時走路順著墻根謙恭而行。習主席也曾引用此句來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越是位高權重越是要學會低調做人,在生活中的態度越要謙恭儉樸。然而,總有少數黨員干部隨著兵齡干齡的增長,“官生脾氣長”,把黨和人民賦予的公權當作自己“高人一等”的憑仗,甚至有的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在眾星捧月中得意忘形,逐漸迷失了自我,有的甚至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廣大黨員干部應對權力心存敬畏,從內心深處明白“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不好,事關黨的事業人心向背。要時刻把牢擰緊思想“總開關”,破除虛榮心作祟的“官本位”思想,讓“民為本”成為自覺追求,在腳踏實地的為民服務中激發成就感、增強榮譽感、擁有獲得感。
干事創業要不務虛功,重在務實。所謂的“務虛功”說到底就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是不切實際的“花架子”。少數干部在落實工作時“雷聲大雨點小”“聲音快行動慢”,有“唱功”沒“做功”,熱衷于以文件執行文件、用會議落實會議,看似忙忙碌碌、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實則花拳繡腿、表面文章、不切實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和人民的大敵,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曾告誡黨員干部“形式主義害死人”。黨員干部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實而又實、細而又細的工作作風,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抓鐵有痕的落實者,把功夫下在查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將我黨我軍的優良作風體現在為兵服務解難題辦實事的具體實踐中,彰顯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行動里。
干事創業要不圖虛名,重在求實。當下,少數黨員干部自認“居廟堂之高”,不能挽起褲腿、脫鞋下田,不憂其民、卻憂其“名”,對待工作只重表面、不重實際,只重“顯績”、不重“潛績”。“顯績”與“潛績”雖一字之差,卻折射出不一樣的思想境界。“最美奮斗者”——福建省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率領人民苦戰十幾載,披荊斬棘、開山造林,把荒山野嶺打造成綠色長城。開山造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這種潛績卻惠及百姓和地區的長遠發展,雖說見效慢,但正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反之,如果干部對潛績不想不做,只想去做看得見、摸得著、見效快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那么這樣得來的“名”也只不過是徒有虛名、過眼煙云,不會被群眾認可,更不會被歷史所銘記。要想干出一番事業,黨員干部必須具備“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氣魄,要樂于扎根基層和偏遠單位,從“兵之初”“官之初”開始就要立志做大事,不能立志做大官,甘愿多做打基礎、做鋪墊的“地平線”以下工作,確保單位建設一棒接著一棒跑、一茬接著一茬干,確保抓經常打基礎的各項工作不斷線,確保干事創業取得讓官兵滿意、讓大家信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