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幼兒園 戴 璐
幼兒學生日常參與運動鍛煉,能夠提升身體素質。而且日常的體育活動往往會伴隨著相應的位置、場地變化,對幼兒學生來講也是提升自身適應能力的關鍵。結合現階段幼兒成長發育的基本要求,探索提升幼兒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措施方法,幫助幼兒從小建立良好的體育活動習慣,給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從生理層次來講,幼兒園年齡段的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其身體機能仍未完全發育,暫無法很好地適應外界環境,且不具備較強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通過科學的方式開展幼兒體育活動,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幼兒自主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更可以提高其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強化自身免疫力。從心理層次來講,幼兒期間的兒童對外界有著強烈的求知欲,且具備很強的活動能力,這些幼兒階段的特性正好為幼兒體育活動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幼兒階段的兒童正是塑造個性和品質的最佳時期,科學化的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堅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品質,與此同時,也可以促進兒童對體育的興趣,注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為幼兒的未來成長奠定堅實的身體基礎。由此可見,體育活動對幼兒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開展科學化的幼兒體育活動則是亟須攻破的一道難題。
根據我對大量文獻的研究分析,發現在當前幼兒體育教學中,當游戲與體育教學發生碰撞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兩者的結合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增添了新穎的教學題材,將原本固定的體育教學內容變得多樣化和多元化,還建立了更為豐富更為有趣更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特色化體育教學課程。比如多元化的情景教學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多樣化的體育器材則可以在幼兒參與體育活動時保持專注力和集中力。與此同時,在課程游戲背景下開展幼兒體育活動,除了可以讓幼兒多加鍛煉,培養精神和意志,為其帶來歡樂之外,也可以為教師自身創造一個較為輕松愉悅的工作環境。
教師作為各項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如果出現對課程游戲化的錯誤判斷,任由學生隨意開展游戲活動或自由活動,則課堂教學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尤其是學生自我約束與管理能力有限,有些教師缺乏對幼兒的合理化引導,更多的會將體育活動的重點圍繞學生運動鍛煉安全教育開展,而忽視課程活動的秩序性、難度控制、時間規劃等方面,體育活動整體來看雜亂無章,與日常學生課下的打鬧、嬉戲沒有任何分別,影響最終的體育運動鍛煉成效。還有一部分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指導階段,由于過于看重課程游戲化形式,就會忽視體育是一種運動形式,學生達成運動鍛煉目標是極為關鍵的,從而影響活動整體效果。
幼兒在日常的學習或探究階段,很難長時間保持對事物的專注度,因此體育活動階段很容易因為其他事物影響,導致自己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不足。如果幼兒園內部環境以及場地建設不合理,且相應的配置質量、數量都未能達到標準要求,教師能夠應用的課程教學引導形式較為單一,也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幼兒教師未能及時更新活動組織的形式,長期采用單一的課程教學指導模式,導致幼兒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興趣明顯不足,對各個階段的教學指導工作銜接性也會帶來不良影響。
多數幼兒園教師都在學校接受專業的學前教育相關知識的學習,但是從現階段的幼兒教育實踐工作要求來看,很少有教師能夠體會到體育活動組織引導的關鍵要素。教師憑借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指導,很容易出現教學深度、廣度不足的問題。此時幼兒在體育活動階段的盲目性、隨意性就會出現,教師未能按照計劃要求,分層次對學生進行有效性的引導。在體育活動階段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整體的運動量進行全面控制,并做好對學生的運動心理負荷規劃引導,避免運動量過大或運動量不足而導致一些安全問題。體育活動設置的盲目性,會讓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受到一定的威脅。
教師在游戲化課堂引導階段,需要將系統性的教育教學方案構建起來。教師有明確的目標方案,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個人能力,而不是在游戲期間隨意消磨時間。幼兒園日常的體育活動基礎都是體操,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從簡單的活動開始將動作的標準性提升。幼兒階段是提升學生身體柔韌性的關鍵時期,教師組織學生有規律地進行拉伸活動,經過教師的示范引導,幼兒的身體肌肉靈活性大大提升。現階段的幼兒在游戲活動期間,由于無規律的動作導致自身的健康發展不能得到保障。將具體的體操標準動作做好,對提升幼兒的意志力與身體協調性都有莫大幫助,教師需要結合現階段的幼兒成長發育所需,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指導。
教師要認識到,幼兒的運動鍛煉水平全面發展是階段性的過程,為確保幼兒動作標準而且能夠獲得增強體能的機會,需要在長遠課程教學目標引導之下,實現各個階段教學活動的優化設置。游戲化教學具備自身的吸引力,在控制教學時間的同時,將體育活動的系統性、針對性增強。結合幼兒的年齡、性格特點,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幫助幼兒掌握體育運動方式方法,動作難度控制到位。而且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幼兒身體的靈活性、迅捷性增強,還能在教師的指引之下,完成具備一定難度的動作。通過綜合性的管理與指導,幼兒的身體平衡性、穩定性得到全面協調,不僅課堂教學時間能夠有效應用起來,而且學生的課下課上各類游戲活動、體育活動的銜接也能逐步增強。
課堂游戲化教學順利推進的基礎條件,是幼兒園教師對游戲化的認知轉變,通過定期組織鍛煉,強化其專業素質并實現有序的引導。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觀念、課程觀念、游戲理念,游戲化教學才能按照計劃方案進行。日常教師與學生相處期間深度溝通交流,學生日常對游戲活動的興趣相對較強,合理設置游戲化活動方式,滿足現階段的幼兒心理需求與活動所需。教師給幼兒足夠的選擇與探討機會,注重游戲互動與體育活動結合的內在含義展現,當游戲精神在教學階段能夠全面展現,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效果顯著提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幼兒園各項活動也能按照計劃目標順利進行。
幼兒在體育活動階段,由于自身的認知理解能力以及基礎知識儲備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教師自行組織的體育游戲活動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互動交流不合理的現象,學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保障運動鍛煉的整體效果,最終的體育活動價值就不能全面展現。教師要事先對學生積極引導,在明確運動鍛煉基本目標的途徑之下,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運動鍛煉,促使學生明確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經過合理化的活動目標設置,并選擇差異性的組織與引導方式,諸如根據學生的運動鍛煉水平,分組開展相應的指導活動,選擇不同的學生組織引導方式方法,避免幼兒學生在課程實踐階段等待太長時間,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運動鍛煉機會,最終讓學生獲得強健體魄的機會,能夠更好地完成運動鍛煉目標。
游戲化教學活動推進階段,教師要認識到日常的游戲鍛煉多半會在戶外進行。而根據幼兒的興趣以及偏好,選擇合理的場地完成游戲活動,需要教師從最基礎的肢體動作開始,理論與實踐統一進行指導,此時幼兒的理解能力增強,還能跟隨教師的節奏完成各項訓練目標。教師在發布指令之后,需要思索有效指揮幼兒學生的方法,此時前期的理論性引導能夠奠定良好基礎條件。經過對相應的活動器械更換,并開發應用多樣化的游戲方式方法,幼兒就能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個人能力,提升自己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跟隨教師的指令有序開展各類游戲活動。
體育活動開展階段利用游戲化的課程教學指導方法,首先需要了解幼兒學生的基本學情,將課程教學的合理性與針對性不斷增強。教師在實踐引導階段,應該認識到傳統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并圍繞幼兒鍛煉習慣以及心理、認知發展等基礎條件,將幼兒園內部資源有效應用起來。通過建立有序的教學計劃方案,注重課程教學時間的把控,優化教學指導方式方法,讓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得到保障。